系列专题:《玩转华尔街:财富公式》
相比之下,艾萨克 牛顿投资南海贸易公司却赔了2万英镑。以现在的价值计算,这笔损失大约有360万美元。牛顿说:"我能够计算天体的运动,却无法揣摩人们疯狂的想法。" 申农跟他的一个叫做亨利 恩斯特的博士生说,通过套利手段能在市场上赚到钱。 "套利"这个词当时正在被信息时代重新定义。 最初,"套利"是指在地理意义上距离遥远的市场间通过微小的价格差来获利的一种手段。镀金时代的理财家杰 古尔德发现伦敦和纽约的黄金价格存在微幅差异。古尔德在黄金价格较低的市场上买入黄金,然后在价格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很快就赚取了差额。 实时电子通信的发展几乎完全消除了地理原因产生的价格差异。今天,"套利"用来描述试图从市场非理性中获取利益的做法。就像古尔德一样,当今的套利者通常在几乎同一时间买进又立即卖出同一种商品,以赚取利润。由于套利能够快速带来收益,所以其投资回报可能会远远大于传统的投资手法,如股票和债券投资。 "套利"这个词具有丰富的内涵。那些抱有左派政治观点的人通常将它等同为华尔街的贪婪或牟利却不回报社会的不道德做法。对于有效市场理论家来说:"套利"无异于一种侮辱。从定义上讲,套利机会在有效市场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最为强势的理论态度是将无套利作为一个公理对待,而金融学定理一直坚持假设不存在任何套利机会。 这个循环式的逻辑引发了一个笑话。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说,别指望能在大街上拾到100美元的钞票,即使真的有的话,也早就被别人抢先捡走了。 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没有看上去那么矛盾。街上是否有100美元钞票取决于人们丢钱的频率和人们捡钱的速度。有效市场理论家认为,捡钱是很容易的。捡钱的人们之间存在竞争,谁的速度快,钱就是谁的。这种竞争使街上的100美元钞票立即一扫而光,就如同雪花落在了滚烫的炉子上会马上消失一样。那么可以说,大街上是没有白来的钱的。 有效市场假说的批评者认为,有时人们掉钱的速度会大于人们捡钱的速度。因此,在某些地方,100美元的钞票还可能停留在大街上一段时间。 申农显然认为凯利公式正是套利的数学的精髓所在。在1956年的春季学期,申农在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一门叫做"信息理论研讨"的课程。在其中一次课上,他讲的题目是"投资问题"。这堂课留下的唯一痕迹是他的学生韦斯利 皮特森保留的讲义的复印版本。韦斯利 皮特森现在已是一位知名的信息论学家了。他收藏的这份材料与申农的论文一起被保存在国会图书馆中。 申农的这份讲义令所有试图寻求投资建议的人大惑不解。他讲的是约翰 凯利的博弈体系。他谈到了智力竞赛节目《64000美元问题》和提供赛马窍门的电报服务。除了题目外,整篇讲义再没有提到过投资和股票市场这样的字眼。 申农在讲课中将赌马和炒股联系了起来。他的观点是,赛马就如同一个节奏极快的恶性股票市场。如果去拜访一家知名的股票交易所,你会发现地板上到处散落着作废的认股凭证,这场面确实会令人非常惊讶。而如果尝试去赛马场看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下注票也会在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孤注一掷是愚蠢的做法,无论对赛马还是股票来说都是如此。能够避免血本无归的唯一途径是将投资多样化。如果将赌注分别下在每匹赛马上或购买指数基金,至少可以在付出交易成本外获得平均回报。"平均"这个字眼在赛马场上并不令人满意,因为不同马道的收益会差距极大。但是在股市中"平均"收益却还不错,比如相当于通货膨胀率以上6个百分点。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承担的佣金和税金都相对较少。

申农对于中等以上的收益更感兴趣。战胜(股票或赛马)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掌握其他人所不掌握的信息。股票自动报价机就像赌金计算器显示板一样,会增加人们赚钱的概率。如果想打败市场,必须要具备他人所没有的优势,要洞察购买哪些股票才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