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第14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12)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

 1936年,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威宁,足迹遍及板底、结里等30个乡镇,所到之处,都有宣传革命真理的标语,都有“打富济贫”的革命行动。

  1936年3月4日,红军一部为试探驻威滇军虚实,进至板底和结里。在大街小学的墙上,红军写有“青年学生只有参加红军才是真正的出路”“苏维埃和红军是抗日的先锋”、“打倒蒋介石”等革命标语。

  红军还在民众的墙上写出“打大户,分田地,打官僚,分仓库”的标语,并把土豪的粮食分给穷人。

  住在农民杨国清家的红军,吃了他家两升大米和一些猪油,就付给三块五角银元,贫寒的彝族妇女王阿戈,还得到了红军送给的包头帕。病在家中的老人,做梦也没想到红军会送饭来吃。在辅处,天桥、兴隆等地,财主管培生、赵清和等早已闻风而逃,红军将他们的浮财分给穷人。

  3月16日,红军离开兴隆厂后,苗族罗伯亚米发现家里有一

  碗红色小豆,时逢春播季节,便拿到地里种下,到了秋天获得好收成。年复一年,种者越来越多,产量很高。小豆为红色,又是红军送的,因而人们称它为“红军豆”,直到现在还在种、还在吃。

  红军在得胜坡,见农民马杨八太贫寒。就拉一匹军马送他。事后,地主刘朝来强逼,企图霸占,群众机智顽强的斗争,才给马杨八保住了这匹红军马。3月19日,红军到麻乍,贫农赵敢生,借粮招待红军,舂5升谷子做饭给红军吃。行前,红军要付钱,他死活不肯收,红军硬要送他一匹红沙马,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以后他牢记红军情,精心饲养红军马,现已繁殖第五代。

   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发动了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才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是很独特的,与历代革命者都不相同的是,在共产党心里,群众不是愚昧不堪的奴隶,群众是艰苦的,是被压迫的,最重要的是,群众是可以依靠的,是革命的主力军,是具有力量的,并且他们只要被领导得当是可以自我解救的。当我们想到共产党人当年提出“放手发动群众”的时候,那是需要怎样卓识的眼光啊!

  1927年9月19日,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到达文家市,随后,一团二团也进入了文家市。他们在文家市烧了大地主彭伯堂的看花楼,分了他家的盐和谷。同时,打开了过去一直由土豪劣绅把持的文家市积谷仓,把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并根据分工组织部队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这是一副镶嵌在文家市里仁小学砖墙上的红军宣传标语。

  这副宣传标语,是目前我国保存完整的第一个也是红军第一次写出来的宣传标语。它说出了红军的政治主张,写出了毛泽东关于如何发动农民群众起来闹革命的政治谋略。

  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民问题。因为,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关系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

  换句话说,当时的中国问题的公式应该是:

  中国问题←→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执政问题。

  也就是,谁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谁解决了农民问题,即土地问题,谁就取得了中国问题的发言权和执政权,谁就是胜利者。反之,就没有发言权,就是失败者,就没有资格来执政。

  所以,毛泽东在《中国农民问题》中,对农民问题特别是对中国革命中的农民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和论述:

 《红色管理》第14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12)

  首先,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政权落于军阀之手,完全是未得三亿二千万农民的拥护和帮助,国民革命,惟有把农民动员起来,参加并支持革命,才能成功。因为,农民人口要占80%。

  其次,中国现在还是农业经济,大部分生产还是农业生产,受压迫最重的是农民,亟待解决农民无田耕、没饭吃、无衣穿等大问题。

  第三,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只靠工人孤军奋战,是以前几次革命行动失败的最大原因。

  第四,革命的目的是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得到自由平等。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农民问题。

  这是毛泽东对中国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后来,毛泽东又多次对这个至关中国革命胜利与否的大事作了详细的阐述。其中,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两篇文章中,对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进一步地进行了阐发。

  他说道:“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紧接着,毛泽东进一步分析说:

  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是贫农问题。“贫农问题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如果“不使农民得到土地,农民将不能拥护革命至于最后之成功。”为此,毛泽东在《农民问题讨论案》中,提出了“土地革命”的口号,认为,要杜绝农村骚动不安的现象,惟有满足农民土地要求,进行土地革命。

  到了1927年4月的土地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又一次提出了“土地革命”的问题,并初步形成了初步纲领:

  1.确认并大力宣传解决土地问题的意义;

  2.确定没收土地的标准及如何分配土地的方案;

  3.建立农民的政权以便进行土地的没收和分配;

  4.规定禁止买卖土地和土地国有问题;

  5.解决地税问题,即如何征收田税的问题。

  也就是说,至此,毛泽东已经把农民问题和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土地问题,考虑得比较成熟完整了。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阶级分析和利益分析的基础;使党员和领导干部从根本上明白了在革命的过程中“依靠谁和怎么依靠”的基本问题,明确了具体路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6199.html

更多阅读

《红色管理》第94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2)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其次,共产党的解放思想是一个永远坚持不间断的过程。而企业所追求的思维创新则是间断不连续的,当新的“蓝海”开辟,它们就会停止创新,当“蓝海”再次变为“红海”,它们又开始创新。  最后,“解

《红色管理》第93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1)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第四,是“导向性”原则。组织的导向决定着全体成员的注意力。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企业的导向经历了一个从生产导向型、产品导向型、促销导向型、营销导向型的发展历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使命

《红色管理》第81节:控制强化组织战斗力(12)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可以说,对于流程和制度越趋于完美的企业组织,越是需要加强这种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政治的宣传史,在各种党政干部和军队会议上,共产党始终都会不厌其烦地宣讲党的

《红色管理》第59节:干部是组织建设的关键(12)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内部矛盾  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党用来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的团结的重要武器。  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正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

《红色管理》第19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17)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企业精神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培植企业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般说来,培植企业精神的工作可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领导的示范作用;其二是政策的引导和强化,即有一套明确的

声明:《《红色管理》第14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12)》为网友芦苇微微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