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
海尔认为,海尔文化是不断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活文化。海尔是什么?对此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倡导并要求“海尔应当是海”。 所以张瑞敏也曾郑重说道:“企业的终极目标,乃是致力于对地球和人类的终极关怀。” 这种终极关怀是什么?海尔还没有开始回答。一旦海尔回答出来,它就步入了世界顶级企业之列。 中国另一个标杆企业联想,则是这样描绘它的未来图像的: 联想企业定位: 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 我们的成功源自于不懈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提升生活品质。 联想使命: 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 创造世界最优秀、最具创新性的产品; 像对待技术创新一样致力于成本创新; 让更多的人获得更新、更好的技术; 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 联想核心价值观: 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 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 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 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 在上述表述中,联想没有按照国际跨国公司那样首先列出自己的愿景,相反,它先给出了自己的企业定位。定位既包含现在的状态、又包含未来的状态,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一种基于现在状况的愿景的折衷。在整个价值体系的逻辑表述中,联想没有犯错误。也许同海尔一样,联想正处于对企业愿景的动态摸索之中,他们已经看到了那扇门,一旦他们找到钥匙,他们就可能进入,并且会看到我们所看不到的新景象。 正是由于制定了明确的纲领,华为则给出了一个清晰的愿景。 华为愿景: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华为使命: 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华为核心价值观: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蕴涵着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战略是四个方面: 1.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惟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2.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 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4.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由于在《华为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所以华为将华为愿景定位为“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就理所当然。在《华为基本法》第一条中还明确规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所以华为在阐述使命时目标非常明确:“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当华为将自己定位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时,其企业目标就产生了巨大的聚焦作用,从1988年到今天,华为仅用18年时间,就崛起为一家世界级的一流通信方案解决公司。 通过对中国以上优秀企业的分析,我们看到,这些企业在本源的思考上,已经意识到追溯企业根本的重要性所在。但在追寻本源的道路上,每个企业都走了不同的路。在明晰了共产党的愿景、使命、共同价值观以后,对照中国企业对愿景、使命、共同价值观的理解,我们有一个更大的惊人发现: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意识到纲领、愿景、使命、价值观等理念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那些意识到重要的企业,在向中国共产党学习的时候,学而未得其髓。这真是一个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三章

■ 唤起工农同心干: 革命就是过上好日子 代表大多数人根本利益 一九三一年春,毛泽东面对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写下过下面一首词。我把它抄在下面: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首词写得很好,我最感兴趣的是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面对围剿,充满豪情不说,而且令人兴奋。打仗并不可怕,军民团结,胜利是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在这首词里面可以找到一种心情,那是生活在共同愿景之下的心情。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以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那是夺取政权的重要资源。 仔细翻翻共产党的发展史,处处都可以看见人民的力量。我们都知道共产党,是历尽艰辛才获得最后的胜利的,但是红军的精神却一直是高昂而且激动的。他们在不断地生长,庄严而且烂漫,那样的组织是多么令人向往! 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甘愿与红军共进退的工农群众,对红军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们在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是非常高的。他们之所以被召唤起来共同战斗,是因为被压迫太久,他们知道红军是来解放他们的,于是他们几乎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来加入战斗的。既然革命战争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是没理由不努力的。那个时候,在群众眼里红军的形象是高大的,身上有着神圣的光圈,而在红军眼里群众是亲切的,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