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玩转华尔街:财富公式》
这些引起申农兴趣的事情之一就是人工智能。在1956年,申农在达特茅斯组织举行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第一次重要学术会议。由于申农的声望和影响,人们开始重视人工智能这个新兴学科。当时申农设计的一些模型,包括能够下棋的计算机和所谓的智胜机,在机器学科领域的早期研究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申农对自己所推崇的人工智能研究具有清楚的认识,而且看到了人工智能美好的前景,但同时他也知道人工智能研究的很多目标在自己有生之年难以实现。如果碰到有人就这个话题提出一些不求甚解的问题,申农经常妙语惊人。 问题:您认为,未来的机器人能达到和人类交朋友的智力水平吗? 回答:我认为能,但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到。 问题:将来能由机器人来做美国总统吗? 回答:有可能。但到我们制造出可以做总统的机器人时候,也许就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美国,而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国家组织了。 申农的办公室源源不断地收到世界各地著名科学家发来的信函、论文以及打来的电话,希望申农能够审读他们的论文或要求申农亲自发表论文,还有一些人的目的是邀请申农讲学或要求获得推荐。随着这些信件电话数量的增加,克劳德 申农不得不拒绝越来越多的人的请求。后来,随着申农的名字逐渐被公众熟知,他收到的信件和电话数量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进行科学实验的小学生,也有一些头脑不正常的人来信来电对科研人员、计算机技术、以及电话公司等机构表示反感和敌意。其中有封信中这样写道:"你研制开发的机器人就像圣经《但以理书》中描写的守护神彼勒一样,完全是个机器怪物,你已经被你的机器人控制住了,你正在使美国总统和联邦调查局陷于不义之地。如果你再不幡然醒悟,我就把你告上法庭,我已经跟纽约电话公司打过官司了。" 美国中央情报局及其他类似机构经常找到申农,请他帮忙解读复杂的密码,但总是被礼貌地告知申农已经退休不再进行科研工作了。1983年中央情报局的菲利浦 麦克勒姆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们找到您并非出于偶然。我们需要一位富于创造性的科学家来协助我们研究一些问题,您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最佳人选……虽然知道您不需要钱,我们仍会向您支付报酬。"

但按照申农的习惯,只有在想出完美的答复之后,他才会回信。由于思考完美的答复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这些信件都逐渐被申农放在文件夹中束之高阁。其中一个文件夹的标签上写着:"由于我的拖延而长期没有回复的信件。"现在这些信件和申农的论文稿一道装箱存放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里,仍然没有答复。 申农非正式提前退休的时候只有40多岁。退休之后,申农在麻省理工学院里的角色就像美国作家麦尔维尔小说《誊写员巴特比》中的主人公一样,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别人提出的要求一律答复:"我不愿意。" 伊曼纽尔 基莫尔 虽然同是美国人,伊曼纽尔 基莫尔和克劳德 申农的境遇却大相径庭。基莫尔大概出生于1898年,具体哪一年连他的亲生儿子也不知道。据说,伊曼纽尔 基莫尔小时候被人拐卖到一条船上,自此之后就再没见过亲生父母,当然,这个说法还有待证实。在远东,基莫尔跳船逃生,在一条运牛船上给人干活谋生,每天的工作就是把热气腾腾的牛粪铲到海里。就这样伊曼纽尔 基莫尔终于辗转回到美国。从回到美国之后直到长大成人,基莫尔一直住在纽瓦克市犹太人聚居区的王子大街,人们经常叫他"曼尼 基莫尔"。在王子大街他和德尔 朗格成了朋友。 德尔 朗格外号"大高个儿",身高六英尺二英寸,在基莫尔和其他来自东欧的移民中显得鹤立鸡群,当地人都把他当成天神看待。在王子大街,经常会有些爱尔兰裔的孩子骚扰做生意的小商贩,把货车推倒,抢走犹太人的圆顶小帽作为战利品。一旦发生这种状况,人们就会通知朗格,过不了几分钟,朗格就会带着他的人出现在大街上把捣乱的孩子揍一顿。朗格长大之后,生意圈子越来越大,接触的人很多都不像犹太人一样说依地语,于是,他就把名字改成了艾伯纳 杰尔曼,外号叫"长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