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给权力掌控者的忠言:检察官手记》
古人说:“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讲的就是一个站位的问题。做事的站位高不高,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至关重要。下棋讲究一个“谋势”,要通观全盘,不能见子打子。 做事也是一样,不可只在乎一事之成败,而必须站在是否有利于全局形势发展的高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盘谋划,全方位考虑。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事当前,能高瞻远瞩,必先考虑全局之成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我们党造就了像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的伟人和一大批杰出的领导人。他们之所以为历史所记取,是因为他们具有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远见卓识,具有领导亿万人民艰苦创业的非凡能力,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虑事站位高人一筹,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恢弘大气的深谋远略。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都有相应的职责范围,或管辖一个地区,或领导一个部门,想问题、做事情,就应当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标准,以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尺度,不要只考虑局部利益、团体利益,甚至是个人的升迁荣辱。只有这样,才能干大事、成大业。 高瞻远瞩,从思维的深度来看,是指人的远见卓识,是对事物发展的预见和认识的深度。而鼠目寸光恰恰相反。要是一说谁鼠目寸光,那就是说他目光短浅,缺乏远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大大的犯傻行为。大家都巴不得离这个词远一点儿,可实际上很多人已经做了或者正在做鼠目寸光的傻事呢。 某饭店,原本饭菜可口,价格实惠,生意非常红火,每到三餐时间必定客满,很多客人还要排队等候。老板为了赚更多钱,便偷工减料,宫保鸡丁里的鸡丁越来越少,花生米越来越多;土豆炖牛肉里面牛肉越来越少,土豆越来越多;饺子、米饭、面条的分量一起缩水。表面上看起来像是节省了成本赚了钱,实际上生意越来越差,最后竟然倒闭了。只顾眼前一点利益,把好好一个饭店弄得关了门,典型的鼠目寸光。 某商贩,卖东西缺斤短两,顾客找上门来理论,他不但不赔礼道歉,反而语气强硬、百般抵赖,把顾客气得抬脚就走,心说以后再也不来他家买东西了。商贩得罪了上帝,心里没有丝毫愧疚,还因为多赚了顾客的块儿八毛小钱而沾沾自喜。渐渐的生意越来越惨淡,终于落得难以糊口,不得不另寻其他谋生之路。 北方某市,二十多年前环境优美,风景宜人,被国家相关部门评为“花果城”。后来市领导为了发展经济,批准投资兴建了好多煤焦企业,每天排放烟尘颗粒和化学物质,经过这些年的污染,当年的“花果城”已经被美国一研究机构列入2006世界十大污染地区,变成了“中国污染第一城”。市民遭殃了,支气管炎、肺炎、肺癌、偏瘫、心血管疾病高发,富人还好说,在其他城市置下房产,早早就搬走了,留下没钱迁移的穷人继续受苦。重经济,轻环境,苦了一方百姓,是百分之百的杀鸡取卵,鼠目寸光! 傻事太多,说是说不完的。普通人的鼠目寸光,顶多关系个人或者家庭的成败,还不至于在根本上影响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最可怕的是当权者的鼠目寸光,一个决定往往影响重大,关系国计民生。所以越是位高权重,越是应该时常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犯傻,不能给做傻事提供机会。 领导干部做事站位的高低与否,与他的眼光有直接的联系。眼光的长短和宽窄,是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前提。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干部,眼光一要长,二要广。 所谓长,就是在科学分析、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事态的发展及走向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能成就大事的人,不会被眼前的暂时利益所蒙蔽,能够清晰地辨识事情的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进行取舍。秦末农民战争时期,刘邦抵达秦国国都咸阳后,其部属争相瓜分国库里的金银财宝,只有萧何先带人没收了秦国的法律、典章、档案,并妥善收藏好。后来,刘邦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全国的法制、经济、人文、地理等情况,有条不紊地治理国家,萧何接管的这些文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看来,前瞻性的眼光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砝码。 所谓广,就是要统观全局,环顾四方,对其他地区的发展程度和方法策略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以期对自身的发展有所借鉴,有所帮助。近些年来,我们党对干部的培养讲“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就是要着力提高广大领导干部这方面的水准。作为领导干部,切不可闭门造车,低头只看自己的进退,而是要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多走一走经济社会等方面相对发达的地方,看一看自己与这些地方有哪些差距,想一想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听一听别人的看法、见解和思路。只有这样,你的眼界才会开阔,站位才能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