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生动活泼的投资手册:资本战争》
美国无线电公司在"黄金的20年代"经历了繁荣,投机者们也顺理成章地去疯狂抢购美国无线电公司,在股市上简称为"无线电"的股票,对无线电的股票进行交易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这个大的投资集合基金想把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股票全部买进,然后通过大肆宣传来哄抬该股票的价格,最后把股票高价卖给该股票的追随者。共有63个追随者联合成"无线电辛迪加",这其中有许多有名望的人,如雷克伯(John J.Raskob)、洛克菲勒(Percy Rockefeller)、华特oPo克莱斯勒(Walter P. Chrysler)和通用汽车创始人威廉o杜兰特(William Durant)。尽管交易所规则禁止米切尔o米汉加入"无线电辛迪加",但他还是通过他妻子进行股票交易而从辛迪加中获利。在刚开始哄抬股价时,"无线电"的股价还是74美元,不久后就大幅攀升至100美元。这个基金从1300万美元的投资中通过操作净赚了500万美元。 为了在本来就很兴奋的投资公众那里制造更热烈的投机气氛,大多数情况下给新闻界发出一个小暗示就足够了,而这经常是借助一张支票来实现的。在股票交易额很高和引起轰动的情况下,行情被看好和被巧妙操纵的股票的价格就会快速上涨。股价上涨是对股票的最好宣传,因为这样那些不明真相的小投资者就会根据"无风不起浪"这句谚语猜想,事情总有些不对头的地方。随后就会出现许多买主,投资集合基金的发起人也能够再从中大捞一笔。顺便提一下,米切尔o米汉又单独进行过两次"无线电股票"的大型投机活动。 由重要的经纪人掌管的大型投资基金能够更轻易地骗取广泛的交易所公众。这些投资基金对于它们的发起人来说纯粹是造钱的机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赚钱:先是在股票升水时进行投资,然后通过对股票进行管理(管理酬金和参与分红),此外还可以通过基金合并,最后是通过获得交易费用。此外,如果事先知道大基金在不久的将来将买进哪些股票的话,那么也可确保获得巨额利润。跟自行负责地进行投机相比,通过"专家们主管的"基金可以更好地对小投资者进行控制。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一本书中作者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写道:"几乎所有的工人都非常活跃地参加和经历了股票的波动。这个新的投资层降低了投机者通过交易所交易来赚取利润的希望。"然而这位作者在他的《华尔街的故事》(The Story of Wallstreet)这本书中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也许他也无法正确地解释,因为实际情况跟他说的刚好相反。事实上,那些聪明的了解股市内幕的人可以不受干扰地靠没有经验的客户的钱发财致富。 大多数小投资者一点也没觉察到自己被投机者利用了,因为股市行情似乎在没完没了地上涨,小投资者也从中赚到了钱,大家都在为赚到钱而欢欣鼓舞,投机气氛一点也没有减弱。

谁预感到了不祥之兆? 1928年春,由于经纪人不能及时处理客户的订单而不得不在多个星期六将股票市场关闭。最繁忙的日子即将来临。当时的一个观察员将交易所里的喧嚷和混乱说成是:"看上去像是在进行巷战。"虽然股价在1928年夏天出现了短暂的大幅下挫,但是当总统竞选开始时,股价又重新上扬。崇尚"强烈的个人主义"的胡佛(Herbert Hoover)在1928年的总统大选中战胜纽约州长阿尔弗莱德o史密斯(Alfred E. Smith)。在沃伦oGo哈定(Warren G. Harding)和卡尔文o柯立芝(Calvin Coolidge)的政府中担任商业部长的赫伯特o胡佛(Herbert Hoover)似乎正是那个能把这种繁荣永远延长的人。"大企业"的代表人物、大银行家、亿万富翁安德鲁o梅隆(Andrew W. Mellon)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都任美国财政部长这件事就表明共和党政府非常喜欢强大的垄断资本集团。当美国进入决定命运的1929年时,政府的口号是"柯立芝繁荣过后就是胡佛繁荣"。谁会想到在当时的"黄金年代"光是在美国就有300多万的失业人口呢?1929年3月卸任的卡尔文o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总统就曾公开宣布:"股票在目前的价位上还是比较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