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名第二的便利零售品牌OK便利,这个冬天在东莞也不OK了。从2005年入驻东莞,近四年的时间,已广为东莞人所熟悉。截至昨日,其名下12家东莞直营店全数宣告半价清货,收回货款后暂时撤离东莞,等待金融风暴过去再做打算。
现场清货时严阵以待 “OK店的东西本来就好贵,但打半折后就很优惠了。”昨日下午3:40分,中信新天地的OK店侧门已站着20位排队买半价货品的街坊们,正式清货时间为4点。 这家OK店员却没有这样的兴奋,他们昨日中午不慎让几位街坊冲进店内,差点造成场面失控。因此在下午清货中不得不严阵以待,安排了近十人在场。 下午4时正,OK点的侧门准时打开,工作人员为避免店内拥挤,每次只放十几人进去,其余的在店外暂时守候。记者看到,店外排队街坊已多至30人,进店后都不错失机会地慢慢精挑细选。 同样的抢购风暴也发生在东莞其余11家OK分店,多分布在第一国际、康华医院以及胜和广场等,都属于东莞市区消费水平较为高端的地区。 声明暂时退出东莞市场 “兄弟们,把货清光。估计要忙得把底裤翻转来穿。”东莞中信新天地附近的OK便利店门面,贴着半价清货的宣传单,一位负责人模样的便利店员工,如此形容接下来几天将遇到的繁忙。然而,对于半价活动将持续几天、OK为何清货等疑问,这些工作人员只推托自己是搬运工,而他们胸前分明挂着利亚华南的工作牌。 据调查,利亚华南便利店有限公司,就是OK便利店在整个华南地区的总代理处,地址在广州。 昨日下午,在广州的利亚华南便利店有限公司发出声明,称在东莞的12家分店基本上都已关闭,并由此暂时退出东莞市场,待金融风暴影响减弱后再做计划。 本地行情“五步一店”喜扎堆 在东莞生活过的人,都会对繁多的便利店有印象,有市民形容其为“五步一便利店”也毫不夸张。更有网友在阳光网上贴出,两家美宜佳商店开在一起的照片,美其名曰“最强便利店”。 记者在莞太路体育路口至南城医院路段发现,不到500米的街道有大大小小的便利店十家,但极少直营店。 “金融危机将是许多本土品牌的商机。这样的格局面临洗牌。”周星轲透露,上好已经酝酿在明年初施行“大鱼吃小鱼”计划,而美宜佳的周振兴称今年在珠三角扩张共计800多家便利店。 业内说法 高端消费遭遇“水土不服”? 业内称,OK便利店跨地区管理成本很大 便利连锁的业内人士都承认,OK便利(CircleK)这一美国品牌,在全球内不仅规模第二,经营意识也是数一数二的,是唯一可以与7-11抗衡的品牌。这次在金融风暴形势下,首先栽在东莞,既让人惋惜又在预料之内。 东莞直营店管理成本大 据了解,OK便利店定位客户为高端消费人群,在华南地区只在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一线城市的中心地带设立直营店。上好便利店行政总裁周星轲分析OK最先在东莞守不住的原因:“总部在广州,店面在东莞,管理成本大;深圳有靠近香港的优势,珠海分店铺得没那么多。所以东莞压力最先撑不住。” 另据美宜佳副总经理周振兴分析,与OK便利店的直营形式不一样,本地连锁品牌都采取特许经营。具体模式是,总公司每年向每位经营商收取1000元的品牌使用费,相应提供支持与服务,其余由经营商自负盈亏。 与连锁经营“四两拨千斤”的管理相比,零售总公司对直营店的盈亏则要全包全揽,加之OK便利店的华南总代理在广州,营销在东莞,跨地区管理成本也相应增大。因此东莞的OK便利店不堪重负,也在业内的预料之内。 曾欲收购“上好”60%股份 熟悉连锁零售行业的人会记得,东莞本土著名的品牌上好便利店,曾经与OK便利店有过一段陈年宿缘。2005年,OK便利店曾试图购买上好60%的股份,当年也正是OK在中国大陆扩张最盛之时,OK也乘势进入东莞市场。 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收购事件,后来却不了了之。作为东莞星翰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上好便利店行政总裁的周星轲透露:“OK属外资零售,在现行政策下不能卖烟。我们就因为这个法律问题没有合作成。” 风暴专吹“高”头鸟 在OK遭遇金融风暴退离东莞之时,东莞本土连锁便利品牌在年底的总结中发现,它们基本完成今年的扩张计划。根据美宜佳提供的数据,该公司仅12月就在珠三角新开50余家连锁店,在东莞全年新开店200多家。上好也称其以每月20-30间的速度扩张。 按照周星轲的说法,对于定位中低端的上好、美宜佳来说,金融风暴更多是“挪挪地方”的区别,而OK便利店这种定位高端的经营,对于东莞以市民消费为主的经济来说,则“像高档车、高价房一样,首先敏感地受到冲击。” <南方都市报 见习记者杨洋 邱韵菁 记者李卫国 摄影:记者 陈奕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