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单位》第49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9)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
本地雇员对待竞争的非建设性态度和方式表现为妒嫉、不支持、不配合、不打交道,更糟的还有拆台、恶意攻击、讽刺挖苦、诬告、打小报告。这些人不知道,这些行为起初会对对方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反过来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 比如说告状这件事,A经理向人力资源经理抱怨被视为竞争对手的B经理,说后者无端插手他的业务,干扰了他的工作。这听上去是一种很缺乏职业素养的行为。在单位里,事情通常到此为止,B经理从此有了不好的名声。但在跨国公司里不是这样,任何抱怨都要得到处理,所以,那个人力资源经理听到抱怨后即找B经理核实,问是否有这么一回事,结果发现B经理是应更高管理层的要求为A经理及其同事提供了帮助,而A经理参与了整个过程。A经理不久后又向总部抱怨B经理,说后者在主持项目期间不给他人(包括A经理)参与的机会,缺少包容性,因此违背了项目的宗旨。总部的人很快询问起这件事,问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忽略了员工参与,而了解到的情况是,A经理几次受到邀请却没有参与活动,几次被要求提供支持和帮助却找出各种理由不予合作。A经理的名声开始受到损害,同事们说,他给自己挖的坑越来越深了。
再比如排挤这种做法。有名部门经理十分害怕有优秀的人加入自己的团队,甚至害怕有优秀的人被招聘到同一职能的其他团队,实在拦不住时就孤立、不合作,直到把后者排挤到别的部门去,以除“后患”。但是,只用比自己能力低的下属并保持这样的状态,我们还能有进步吗?还有什么机会建设自己的领导力呢?这种狭隘的做法既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损害了自己的长远利益。 协商 协商是民主决策制度内最重要的工作和能力之一。没有了绝对命令,相关者的共识便是行动的依据。要取得共识就得有效地协商、讨论,以便达成一致。大多数本地雇员已经懂得了协商的重要性,但协商的方式却不对,所以协商的过程常常不是很愉快。 本地雇员在协商过程中说得多,听得少;主观意见强调得多,客观评价做得少;着重表达自己的意见,忽视完善他人的意见;固执己见,不愿意妥协。这些行为导致协商许久也达不成一致,或者最终由职位最高的人做一个武断的决定,大家只能执行,但共识还是没有达成。 还有一种情况是无休止的协商,采取“大民主”的方式,各人充分表达意见,天马行空,任思绪驰骋,会议开到凌晨两点,共识还是没有达成。 寻求共识就是要寻找共同点,而共同点的实质是利益、兴趣、审美、价值观、认识和见解的结合点。天然的结合点是很少有的,因为个体间的差异很大,但是通过讨论、解释和相互启发,大家的认识会趋向一致,而最终产生的多数人意见往往比任何人在会前持有的意见都要好。这是公司民主的价值。 寻求共识需要我们尊重一起协商的同事,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意见,不去否定或指责,而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感兴趣的意见上,进一步了解它、丰富它,使它成为一个完善的行动方案。尊重是一种基本的民主决策态度,它也包括尊重他人的时间,不在协商过程中谈论不相干的事,使协商富有成效。
更多阅读
《走出单位》第51节:文化和行为冲突(31)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成功的项目规划需要规划者对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和问题有专家见解和经验,对公司的战略和规划有明确的认知,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做仔细的调查分析,在组织系统内对预算的承受力有准确的把握,对重要合作伙伴所期待的合作
《走出单位》第50节:文化和行为冲突(30)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寻求帮助和支持 职能部门之间,团队之间,团队成员之间都经常需要相互提供支持和帮助,无论是项目还是日常工作,我们都无法全部独立完成。虽说提供支持和帮助是每个人的本分,但大家都是满负荷或超负荷工作,要在已
《走出单位》第48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8)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我也多次接到咫尺之外的团队成员在办公室里打来的电话,讨论很具体的事。我多半会说:“我过来跟你谈。”我总是鼓励团队里的同事面对面交流,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工作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团
《走出单位》第47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7)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自满与精英意识降低了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职业发展。首先,我们不清楚该学习什么或怎样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我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还没有到那里?于是各种抱怨层出不穷,比如天花板理论、性别歧视
《走出单位》第46节:文化和行为冲突(26)
系列专题:《走出单位》另一名资深经理希望拓展自己的领域,在为公司领导层提供专家建议时,积极介入自己不熟悉但自认为熟悉的职能领域,提出通过新华社内参向中央政府反映情况的建议,并向外籍领导解释说“内参”是中央政府高层领导人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