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走出单位》
但是,我发现许多本地雇员不是这样选择工作的,而且许多人都在做自己既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工作。对这个事实,有些人自知,有些人不自知;自知的人中,有些在寻机调整,有些则麻木不仁。 有三种情况导致许多本地雇员在错误的岗位上工作:一种是管理层对雇员的能力判断失误,而雇员又不懂得拒绝提升的机会;另一种是雇员对自己的能力判断失误,未能扬长避短;第三种是雇员主动选择失误,包括为了职业以外的原因而迁就就业机会,因为糊涂而不加以选择,或天真地挑战自我,让自己尝试既没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任何认知的工作领域。

在错误的岗位上工作有一些典型的症状,最突出的一点是困惑、茫然和对自己无能为力。比如,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需要很多培训,但说不出最需要哪些培训,只觉得什么培训都对自己有益;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并总是提醒自己要多学习,却不知道该学什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缺少发展的机会,但不知道为什么机会总是与自己擦肩而过;清楚地知道自己怎么努力都做不到最好,但想不出自己还能怎么做才能有所提高。这些是危险的信号,表明你正在自己不适合甚至是最不擅长的领域工作。 许多人为了进跨国公司而迁就工作机会,理科毕业生做非产品部门的文职工作,文科毕业生在产品部门做销售、市场或新业务开发工作。我不反对人们放弃在学校里的专业,但主张应该在与专业有一定相关性的职业领域就业,以便借助自己的所长。我也不反对在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为了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便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短时间的跨部门或跨领域的自我培养,但我反对不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盲目就业,让自己在不适合甚至最不擅长的工作领域内挣扎求生。这是对自己的浪费和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残忍。 我的建议是,当你明确知道自己对工作力不从心而又不知道如何弥补时,先问自己:我有可能胜任这份工作吗?这是我真正擅长的领域吗?我最擅长的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很重要。一个人的弱势不可能在工作中通过努力变成自己的强势。你需要先确定自己擅长什么、在哪些方面最有竞争力,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其一。人在一生中可能要转行几次,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每一次转行是强化了自己的竞争优势还是相反。换句话说就是,在寻找自己最热爱的职业、寻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始终运用自己的所长而不是所短。职业发展的原则是不断强化自己最擅长的,使自己成为那个领域中最好的,而不是相反。许多本地雇员喜欢在自己的弱势领域找工作,以便自己能在工作中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弱势,这是一种耽误自己的逻辑。 每个人在离开自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领域时,都要对自己做一番认真的考察。如果确信自己当初选错了专业或职业,确信自己对另一个专业或职业感兴趣并且擅长,仅仅就业也还是不够的,还应当在那个领域里接受专业训练。科班出身意味着训练有素,这样的竞争基础是半路出家、自学自通的人无法比拟的。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不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