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女总裁告诉你》
在一个把批评看作是一种发展方式,而非不公平待遇的环境里工作,是件惬意的事情。如果你看待问题用这样的角度,你就会发现,尽量不把批评当作是人身攻击,也不因批评动肝火,并不是难事。当我们认为批评是对人而不是对事,我们就是在冒自己蒙受伤害的风险,这比伤了和气还要糟糕。凯西?艾略特是位个人投资者、作家,从事公司早期投资,他经常跟企业家面谈讨论他们的商业计划。艾略特的部分工作是,对金融预测、市场模式和产品设计进行评估,考察公司的长期潜力和创业者的商业头脑。寻找问题就是爱略特的工作。她曾经见过,有的女企业家在自己的观点受到质疑时,会生气,会捍卫自己的观点。她们的语调变了,嗓门升高,好像是在反驳而不是在讨论,而有的时候又会一言不发,对什么都充耳不闻,无法进行有根有据的探讨。结果,艾略特说,这些女人不大可能说服投资者投几千美元去创建她们的公司,尽管她们的创意和业务能力也许跟男企业家媲美,甚至更胜一筹。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自我宣传并打动听众,是一种恳切地让自己摆脱危局的能力,或者,就像艾略特所言,是一种“避开正面冲突从容应对困难”的能力。的确,做生意就需要对各种点子进行筛选、排除,这样最好的点子才会浮出水面。 成功的要求:必须懂得,在工作中肯定会有否定、异议和批评。别担心有人与你意见相左;应该担心的是从没有人与你意见相左。
![《女总裁告诉你》第59节:会议室不相信眼泪(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52449835368.jpeg)
警惕:先有臆断 情绪错位的源头有两个:1)别人对你和你的行为做出的错误臆断。2)你对别人做出的错误臆断。前一种难以控制,后一种相对容易控制。我说服一家重要的客户准备“激活”它的软件,而客户希望万一出现什么问题我就在现场。运行软件前,我们公司的一位女区域主管给我打电话,要我立刻飞往旧金山去帮忙搞定一笔生意。我告诉她,“不行,真抱歉,我去不了”,因为我之前已经给客户做了承诺。可是,她听到的却类似这样的话:“没门,我不想帮你!你和你的提议对我不重要。她把我的拒绝当成了怠慢——怠慢了对她重要的活动;她还认为我故意想妨碍她的工作进程并让她难堪。她在电话里冲我大喊大叫了十五分钟,过后还两个星期没跟我说话。她把我特定情境下的拒绝误解成了对她的拒绝,并且把我的行为误解为对个人的侮辱。除了让她自己冷静下来,我别无他法。 可是,你可以防止自己对别人做出情绪化的主观臆断。职业辅导师海伦??戴维斯建议“换个角度看问题”,以防止把事情看作是针对个人并产生无益的情绪反应。应该客观地反省你的情绪反应,扪心自问你的恶感是不是真的符合实际。咨询主管洛丽回忆她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 有位女士在公开场合大喊大叫贬低团队成员是出了名的,我和她共事时,烦透了她差不多每周三下午一点钟都要骂人的做法。尽管我本能的倾向是会认为,她那样做是由于我出了什么岔子,但是我渐渐开始认识到,如果我先发制人,不要让她和我自己的情绪发作,对我和团队都会有利。我开始引导她回到眼前的话题,而不是让她呆在情绪的“漩涡”里。我也开始私下里跟她谈有争议的问题以避免公开交锋。 洛丽不仅客观地看待这种情况,并断定那位女士的行为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且对症下药地调整了跟这位反复无常之人的交往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少使人筋疲力尽的、冒犯性的行为。 有的时候一个拒绝、一位疯狂的同事,甚至是一阵沉默(例如一个没有回应的电话或电子邮件),也就那么回事,并且跟你毫无关系。如果这些行为不是对你的明显攻击,或者只是跟一个人的心理有关,而跟你的业绩无关,那就不要把这些行为当成是人身攻击。 成功的要求:不要总认为别人的行为是针对你个人的。工作可能跟个人有关,但多数情况下跟个人无关。 “泼妇”不是一个低俗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