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
本报记者贾晶晶/文
信息触动世界
改革开放之前,信息二字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只是通过报刊、电视或者邮政渠道获取的新闻和消息,而信息技术,几乎闻所未闻。
1964年 “四个现代化”的提出,被看做中国科技普遍开始起步的标志性事件。 “发展科学技术”由此频繁地被提及,也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超越温饱的生活标准而去探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但是,在很多人眼中,仍然无法将信息与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
1994年3月,马来西亚零售商百盛登陆中国,超市出现了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下,中国人开始 “睁眼”看世界。美国等发达的科学和信息技术便开始挑动起中国人民希望应用并掌握信息技术以更好地建设祖国的急切心绪,而中国信息技术上的空白以及这个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也开始吸引跨国IT巨头的眼光。
1979年中美建交,两国科学技术和信息化交流也开始破冰,美国惠普公司成为第一家考察和接触中国市场的跨国IT公司。据悉,惠普和中国的联姻,还缘自中美两位 “大人物”的 “撮合”。
1979年,在和美国著名国务活动家亨利·基辛格的一次会晤中,邓小平提出,希望能推荐一些比较好的美国高科技公司来华合作。基辛格经过认真考虑之后,便推荐了惠普公司,随后,惠普公司的高层开始访问和考察中国。时任惠普公司董事长的戴维·帕卡德当即提出了3项合作建议:第一、合作必须符合中美两国的法律;第二、在1980年为中国培训16名高级产品、技术、管理人才;第三、惠普愿意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终于,1985年6月20日,惠普公司在中国正式立足———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
后来,在回忆起当时向中国推荐惠普的情景时,基辛格曾激动地表示:“我有幸将戴维·帕卡德先生引见给邓小平先生,当我得知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我感到十分欣慰。中美双方的友好合作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培养了本地人才,更推动了商业上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
而在惠普公司开始考察中国的同一年,另两家来自美国的全球领先信息技术企业英特尔公司和IBM,也正凭借精明的市场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开始考察中国市场。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不断飞跃,那个时候, “电脑”的概念已经开始在中国人心中扎根,中国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生产电脑,促进信息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的迫切性,显露出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些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但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当落后,这种现实,又让不少跨国巨头难以下定决心,这其中就包括英特尔公司。成立于1968年的美国英特尔公司,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同时,正显现出愈加强劲的发展势头,1979年,英特尔首次跻身《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更是成为最具激情和发展潜力的计算机与通信产业公司,这一切,都和当时保守落后、信息化极不发达的中国之间,形成了极大的落差,因此这家IT巨头虽然对中国市场充满兴趣,但迟迟没有下定来华的决心,而是不断进行考察,直至6年后的1985年,英特尔才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代表处。但是,英特尔并没有立即进行投资,而是继续对中国进行观望和考察。 “没有人敢低估中国这一新兴市场的澎湃潜力,但也没有人能确切地指出,如何才能将这种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务动力。”当时英特尔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期,1994年,当时分任英特尔公司CEO(首席执行官)、COO(首席运营官)的安迪·格鲁夫和克瑞格·贝瑞特首次访华,英特尔开始正式在中国投资。由于早已清晰地了解到中国的市场潜力和前景,这家以审慎著称的美国巨头,毫不犹豫地下定了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通过在中国采取研发、制造和营销多管齐下的生产经营模式,英特尔很快融入了中国,并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动了中国信息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和英特尔相比,初来中国的 IBM,步伐似乎迈得更大一些。为了尽快和中国进行合作,IBM始终在寻找机会。由于当时IBM也正在美国频出风头,无论是企业品牌知名度还是产品销量,都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并且在1982年,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还将IBM台式电脑选为 “年度风云机器”,因此和这家大名鼎鼎的IT巨头合作,也让中国十分期待。
1983年,IBM就合作事宜开始和中国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谈判。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双方对于合作的具体内容出现了分歧,合作谈判最终流产了。
谁也不曾想到,与IBM谈判的破裂,却如同一种动力,催生出了中国的本土电脑。由于在谈判过程中的反复沟通以及之前和IBM专家的频繁接触,中国专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研发微机的清晰思路,中国开始下定决心自主研究电脑。于是,在尚不算繁华的80年代的北京,在马甸桥附近祁家豁子的一个招待所和南礼士路一家招待所的地下室里,几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开始了历时1年的研究和探索。
1985年,中国第一台电脑———长城0520CH终于诞生了。虽然无论从其笨重的外形还是从实际的技术水平,它都无法和现在的电脑相比,但在当时的中国,却绝对可称为了不起的创举,这台电脑甚至得到了IBM专家的称赞。0520CH的诞生却毫无疑问地预示着中国的信息化产业发展,从此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继0520CH之后,286、386电脑开始逐渐出现在市场上,IBM等跨国公司也开始在中国销售电脑,电脑开始走下展台,进入普通人的视野和工作中。但当时,电脑只能供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购买,而并不向个人用户销售,即使单位购买,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首先就是价格昂贵,据说当时买一台0520CH电脑,需要3万多元!并且,也要有相关部门的各种批示才行。
那时,电脑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近乎神圣的高级产品,并且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人们对电脑的专业知识又十分匮乏,使电脑在一段时间内都享受着各个单位至高无上的待遇。首先,电脑拥有单独的办公室,室内铺有地毯,并且房间的门上几乎都写着“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字样,非 “闲人”进来的时候,也要换上拖鞋和白大褂。 “安静、一尘不染,单位的微机房里就像医院的手术室。”回忆起90年代初期单位刚刚拥有电脑时的情景,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90年代中期,电脑逐渐开始普及,中国的信息技术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并显示出更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IT企业进入中国。1992年,软件巨头微软公司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Windows95面世,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人机对话界面,使电脑开始走进普通大众。1998年8月,美国戴尔公司将直线订购模式引入中国,带来了全新的电脑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用户通过网站或电话下单,这些信息直接进入数据中心后,传到供应商的仓库,在很短的时间内戴尔即可收到配货,一个系统组装后马上发货。从零部件进厂到最后装配检验完毕后装车出厂,只需要5个小时。戴尔这种直接面对客户的市场模式,使其在吸引中国政府、公司、机构等团体客户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戴尔因此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大。
与此同时,惠普、AST、康柏、IBM、戴尔等越来越多的IT产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在给中国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PC企业的迅速崛起。方正、同方、联想等国有品牌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同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中国大陆的第一个 BBS站点———曙光 BBS站。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成立信息产业部,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从此,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被全面推进。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有2.5亿网民,高效、便捷的电脑和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伙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30年不断的发展、跨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规模已经由最初的接近空白跃居全球第二,同时,软件业快速发展,信息化有序推进,已经使我国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并正在向电子强国迈进,而在这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变革中,跨国IT巨头无疑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购物成为享受
改革开放之前, “逛商场”是一个绝少被提到的词汇。因为那时的商店对于中国百姓而言,只是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才去光顾的场所。那时,城里的商店几乎都按照经销种类被划分为日用百货、调料副食、土产日杂以及五金电料等门市,而到了乡村,人们购买生活用品便只能依靠赶集才能办到。无论在城市或是乡村,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之外,人们几乎难以想象商场还可以出售休闲、娱乐、装饰、把玩等各种用来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其他商品。
计划调拨、凭票供应、定量分配就是那时中国商业现状的全部概况。小到火柴,大到自行车、电视机,甚至人们赖以生存的粮油、猪肉、鸡蛋等农副产品,在改革开放之前物质匮乏的中国,都属于 “紧俏物资”,需要凭票限量供应。粮票、肉票、布票、工业券……几乎各类产品都要用相应的票证才能购买。甚至有的产品,即使手里有票,也很难买到。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撰文回忆30年前的生活时曾说, “那时候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副食商店的售货员,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力非常管用,买副食品都要经过他们的手。跟售货员关系好的买东西可以不登本,本上没有记录就可以再买一次。司局级干部见了售货员也得点头哈腰、赔笑脸。物资的匮乏把人的尊严扫得一干二净。能买到吃的东西比什么都重要。”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商业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商场、店铺逐渐增多,中国的商业开始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但是,弹簧控制的双扇门、天花板上的巨大吊扇、水泥或者玻璃的三尺柜台、木质或者铁质的货架,远远摆在柜台内的商品,一脸严肃的营业员,仍然是大多数人对城里商场的印象。而在乡村,主要商业模式则是基层供销社和集市小摊,商品种类虽然增多了不少,但欣赏性、娱乐性等商品还是非常少见。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的文件,同意先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和五个经济特区各试办一至两个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商业零售企业。事实证明,这项新政策的出现直接刺激了中国零售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这一年,由中国、德国、韩国共同合资经营的北京燕莎友谊商城在北京东三环亮马河畔落成了。这是国内第一家开业的中外合资零售商业企业,据说,这座装修高档豪华的大商场建成之初,亮马河畔还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
燕莎商城定位于奢侈品经营,这使得这家颇有来头的商场在当时依然遵循旧有经营模式的北京国营百货商场中间显得非常另类。不少亲历燕莎开业之初景象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感慨, “中央空调、自动扶梯、电子屏幕、电脑结账,从未见过的国际大牌,幽雅、宽敞、鲜花遍布的购物环境,使人感觉燕莎这座商场本身就是一件奢侈品。”
如果说燕莎的出现影响的仅仅是当时先富起来的那批人,那么随后外资超市的出现,则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感受到了如天堂般购物的新鲜体验。
1994年的3月,乍暖还寒中,北京迎来了第一家外资超市———来自马来西亚零售商百盛。百盛在中国的第一家超市坐落在北京长安街畔的复兴门。带有PARKSON英文字样的深绿色LOGO,宽敞明亮的卖场,丰富新奇的货品,面带微笑的收银人员,这一切,都和当时中国本地商场存在着极大的反差,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超级市场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时尚和便捷。
“琳琅满目的商品近在咫尺,令人充满购买欲望,自选自取的方式给了顾客最大的选择权,如果你改变主意可以把商品随时放回原地,不必看营业员的嘴脸。”对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中国顾客充满着新鲜好奇和由衷地欣赏: “即使不买东西,也愿意时aihuau.com常来到这里感受一下。”
毋庸置疑,对于百盛集团而言,首次登陆中国市场,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一切,却完全在百盛高层的预料之中。时任百盛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的彭细光曾透露,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市场的考察。十几年中,彭细光亲眼目睹了中国由毛驴车、马车等旧式交通工具为主,发展到后来的车水马龙,宽阔马路,他敏锐地感觉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在给零售行业带来新的商机。 “仅仅十几年的光景,中国大地已发生巨变。”彭细光说,“正是由于看到中国发展迅猛,我才决定把百盛引入中国。”
继百盛之后,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企业开始进入中国,中国零售市场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各大外资零售品牌也纷纷拿出制胜着数,以期培养忠诚于其品牌的中国顾客。
1995年,来自法国的家乐福在北京开出其在中国的第一家超市———北京国展店,由此也带来了现代化的 “一站式”购物理念,几层高的超大卖场,一应俱全的丰富货品,快捷的收款通道,尤其是家乐福 “只赚厂家的钱,尽量不赚消费者的钱”的新赢利模式带来的低廉的价格,使家乐福在中国备受追捧。
1996年,美国大牌连锁企业沃尔玛也带着其 “天天平价”的经营理念和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盛情的服务的经营原则,走进了中国的深圳。其 “以价格取胜”的特点,同样使沃尔玛在中国迅速走红。沃尔玛也很快在中国开出了更多分店,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后,法国的欧尚、日本的伊藤洋华堂、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易初莲花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些外资超市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上,以各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和服务风格,竞相展示自己。
随着中国商业的蓬勃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逐鹿中国。今天,外资零售企业已经成为中国零售行业中重要的力量,其经营模式也由单一的超市,逐步演变成今天的大卖场、折扣店、便利店等更加多元的商品销售场所,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消费者也经历了从商品匮乏到新品迭出、从求人买东西到真正成为 “上帝”的种种转变,购物真正变成了一种享受。同时,这些外资零售企业在来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成熟的物流、供应链建设、店铺管理经验和商品销售和服务理念与盈利模式,对中国商业的国际化、现代化以及多元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在外资企业的启发和影响下,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如物美、联华、华联、顺天府等迅速崛起并成熟起来,他们和外资企业一起,彻底打破了旧有的商业生态,改变了大众的购物习惯乃至生活方式,中国的零售业呈现出百花齐放、共同繁荣的全新态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