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业生涯的开拓秘诀: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
和战友共同奋斗课堂上发言对我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的折磨。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预习时决定“今天就说这个了”,但是,如果别人抢先发表了类似内容的话,我的就会被老师否定。然而,即便拼命竖起耳朵去听,对在我之前的发言之中是否有与我相同的看法,却一塌糊涂,完全不懂。并且,如果发言不符合当时课堂讨论的主线也不能得分,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只要把讨论的中心意思随机应变加以修改就是一篇质量很高的发言,但我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高水准。于是,我开始绞尽脑汁地想解决的办法了,比如在点到自己之前不太可能被别人发表的观点,不论当时讨论的是什么都能沾上边的观点等等。当然,这么妙的法子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想到的,在无数个深夜我站在窗前凝望着外面一片漆黑的夜晚,内心充满无力的痛苦感。一个人独自思考难得想到什么好点子,因此我也开始参加朋友们举行的读书会,我参加了一个由6个日本人组成的读书会。在那个读书会上的还有三菱商社派遣留学的新浪刚史,现在是罗森(Lawson)连锁的总裁。实际上,哈佛大学的读书会是在开学前很早就成立了。能不能找到优秀的同伴,对能否晋升二年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习很好的人,与自己不同班不同背景的人往往是很抢手的对象。我是哈佛少数几个出身技术院系的学生之一,并且有着手拿烙铁制造样品、在工厂生产线旁边工作过的罕见经历,因此幸运地被人选中了。
![第23节:脱离困境的斗争(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54540891732.jpeg)
所谓读书会,就是大家各自预先阅读了案例,晚上10点开始集合,跟和自己没有竞争关系的别班同学交换观点和看法。我在这个读书会中虽然是年龄排第二,大家却也都知道我已经处于不及格的边缘了,因此他们预习任务不是很重的时候经常告诉我一些好点子,或者为我收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和重要信息。从我开始留学生活到现在,从来都没有这么深切地感受到同胞的重要性。当波士顿的严冬时节来临以后,寒气逼人,白日苦短,有时候,读书会结束以后我们在积雪深厚的校园里围成一个圆圈,大声呐喊:“加油!加油!加油!”对我来说,他们不单单只是“好友”,更是“战友”。在校园内偶遇时,读书会成员之间的问候语是:“今天发言了吗?”我如果答“是”,对方会为我高兴,如果对方也说“多亏了读书会我的发言很精彩呢。”我的心里也会有一种开心又羡慕的感觉,这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