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业生涯的开拓秘诀: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
焊接机中,最轻的十几公斤,重则达数百公斤。零件也都是钢铁制品,十公斤以上的都有。虽然我们在作业过程中有时候用到起重机,但大部分的工件都是靠人力来移动的。一开始由于不得要领,我的腰和膝盖经常受伤。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如果是新产品或订制品,有时投产后才能发现存在设计漏洞。一开始是停下生产线撤下产品让我们进行修理,但如此反复多次后,像“再发现问题的话就给我把生产线停下!”这样的话就难以说出口了。那种情况下,我只好一个人留在车间,把生产线上的焊接机全部搬下来。然后,取下电源装置中的印刷基板,逐一焊接上。经常是满身油污默默地不停地进行修理,不知不觉中,早晨的阳光已经从窗口照射进来。周围的环境不适合于专心研究作为工程师,根据顾客的要求制作订制品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就算产品设计得很完美,制造也没有任何问题,有时候出厂以后顾客还是会发现有不如意之处。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是正投入到产品开发中,我们也必须马不停蹄地赶到顾客的工厂去进行修理。有一次,由于我设计上的疏忽,我负责设计的汽车生产厂商的订制品出了问题,我立刻赶到对方的工厂,向对方领导道歉,并请求他们允许我在生产线的午间休息时段进行修理。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我把几十台焊接机的印刷基板全部进行了更换,根本就无暇确认作业是否正确,我只能认真而迅速地进行交换作业。终于赶在下午开工的汽笛响起之前修理完了,接下来就是运转测试。我怀着祈祷的心情守在生产线旁边,要让几十台的机器全部毫无故障地重新运转,这是只有技术相当高明的工程师才能做到的事情。对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的我来说,这样的期望实在是太高了。万一启动以后焊接机不能顺利运转,整个工厂的生产线都要被迫停止,这样一来松下的信誉就一落千丈了。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就算赔偿工厂的损失也不能解决问题。那个时候,对我来说,每一秒钟都是那么漫长。然而,所有的焊接机都安然运转起来了。修理圆满成功!极度紧张过后突然放松所带来的脱力感,使我差点当场晕了过去。像这样的麻烦虽然不是发生得很频繁,但只要有顾客求助,我就得毫不耽搁赶到现场去解决问题。

焊接这个工作,具有模拟计算机学的特点。焊接效果是硬还是软,这种现场的感觉,是说不清楚的。一旦那些对产品要求特别严格的客户有了需求,在电话中给予指导是很难说清楚。环境等固有的条件对焊接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不亲自去现场,就无法把机器调整到令客户满意的焊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