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世界500强的中国主张》
处在全球500强榜单零售业第一位置上的沃尔玛2002年3月的销售报告显示,2002年4月5日前五个星期内盈利214.89亿美元。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自1995进入中国后已超过沃尔玛,拥有27家连锁店以及设在上海的全球采购中心。研发——国际公司重要的技术基地中国的人才资源也十分吸引人。北京已成为国际公司重要的技术研发基地。Sun公司在2001年7月建立了Sun 中国工程研究院(ERI)。Sun工程研究院院长宫立博士认为大量的软件开发人员、低廉的成本和增长的市场使中国成为ERI起步的地方。网景公司2002年4月末发行的Netscape 6.2.,80%的研发是在中国完成的。微软在中国拥有最大的外资研究中心,其北京的150 个员工组成了微软的第三个全球调研中心。 三星、IBM、杜邦、宝洁、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公司在中国投资设立了超过100个调研中心或是项目,涉及电脑、电子、化学、电信等领域。希望和善意——对话背后的核心北京与世界的经济对话当然不会一帆风顺。北京面临着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投资环境的竞争。希望和善意是所有对话背后的核心。大公司们由于不同的原因留在北京,他们看中的也许是相对低的成本、高级的人力资源、与中央政府密切联系、历史文化遗迹,甚至可能仅仅因为这是北京。北京经历酷热夏日到2003年7月底,将地区总部设在北京的跨国公司比2002年增加了24家,这充分证明北京对于外国投资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不断增长中的中国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正是摩托罗拉、东芝、三星、北电网络等公司将地区总部设在北京或者在此进行主要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已经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来说,中国或亚太区分公司正在全球业务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思科系统公司2002年的净销售额中,亚太地区占12%,中国区业务在其全球业务中排名前列。微软中国2002年是微软亚太地区业务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而且也是微软全球主要分支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同时,中国地区成为杜邦公司在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市场,而且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2002年的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由于2002年一些公司的中国地区业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也因此决定将新的地区总部搬到北京来。JAL集团于2003年4月将中国地区总部从香港移至北京,摩托罗拉也决定选择北京作为北亚地区的总部。汽车市场崛起正在崛起的中国汽车市场似乎让汽车生产企业以及与汽车工业相关的公司受益无穷,特别是在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00万辆。固特异公司(Goodyear)的轮胎年生产量已经从200万套增长到了525万套,他们将此归功于新增加的汽车销售量和新修建的高速公路。日本能源也表示希望能和广州本田这样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一起成长,因为中国市场对于汽车的需求日益旺盛。外国保险商开始振奋中国入世之后,保险业一直在耐心等待中国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2003年外国保险商们也开始经历让人振奋的变化。所有的这些外资保险公司都期待着能很快进入北京市场开设分支机构。瑞士再保险和纽约人寿保险都认为,低层次的个人风险意识和当地百姓对保险概念缺乏充分的了解,是外国保险商面临的主要挑战。不过,他们仍然对中国保险业市场的潜力非常看好。银行业依然低调

银行业依然保持谨慎和低调,尤其是日本银行,很多都为呆坏账所困绕。三井住友于2002年12月在东京总部新成立了一个部门并任命了一个新的董事会成员以负责在中国地区进行市场推广。中国近几年来GDP的高速增长和积极的货币政策使一贯低调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也开始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潜力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希望和善意——对话背后的核心北京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改进,特别是北京市政府在控制空气污染上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电通中国集团和德国商业银行还高度赞扬北京市政府具有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的意识。尽管如此,就如何保持政策法规的一贯性以及在当地政府和外资企业之间建立互动性的沟通,许多公司还是提出了他们的建议。有的公司甚至建议北京发展一个综合的区域性经济开发区,来与繁荣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抗衡。三井住友银行建议,在把北京建设成世界性大都市的过程中,邻近的天津地区和河北省也同样应该得到发展,这样才会为首都地区的发展创建一个内地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