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国式管理之一:8小时还是8减N小时?



系列专题:非中国式管理

在你的企业里,员工是在等着领导布置工作任务吗?

 

在你的企业里,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员工在做什么?

 

如果你是员工,是否抱怨过无事可做,或者是否曾经绞尽脑汁思考打发这8小时的方法?

 

如果你是领导,是否认为这就是员工“素质低”,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

 

无论你是员工还是领导,你认为这是个正常现象吗?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企业里的工作逻辑是错误的,是自上而下的“发布命令——奉命执行”的任务导向型工作制。没有了任务,员工就没有了工作内容;而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如果将工作逻辑转向正确的自下而上型——目标导向型工作。但如果您看了这个标题就认为我们提倡给员工培训如何树立目标等等,那就又走偏了。

 

这不是培训,是全新的管理机制……

13年前,我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那是一份当时在周围人看来非常羡慕的工作——在银行的储蓄所里当代办员。最初是以实习的身份进去的,但那时候银行有机会接受新代办员加入,甚至转为合同工,再加上家里有点小关系,所以父母几乎是满怀希望的把我送进了银行。

在那段经历中,最值得回忆的是几天国库券的发行工作。因为当时国库券利息很高,而且是其他储种中利息最高的了,所以来的储户非常多,大家争着抢着买国库券。我们所里一共就5个人,那个忙啊,连上厕所都得跑着来回。中午饭就别提了,哪有时间吃啊。但就在那几天里,我们是最开心的,因为平时几乎无事可做。

现在的情形和13年前大不相同。13年前银行提供的产品、服务相对狭窄,而且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也不高,所以储户光顾银行的频次就低。我记得平时只要有个储户来了,临柜的三个人几乎是抢着给人家办——都冲储户打招呼、微笑,希望人家走到自己这边来办。最后争不到的只能失望的看看正在办理aihuau.com业务的同事,或者有事没事的跟储户闲聊上两句。我当时就是这三个人之一。

所以在干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我实在受不了啦,这叫什么工作嘛,简直可以养老了。于是放弃了转为代办员的机会,离开银行,加入广告公司,开始了我的策划生涯。

当时离开银行有两个原因,首先我已经把策划当成自己终身事业了;其次就是实在无法忍受“活活闲死”的困窘。而在加入我所工作的第一家广告公司的时候,我想,以前的日子终于一去不返了。可是,我错了。

绝大数情况下,领导布置了任务你就有事可做,反之就无事可做。而在这时,你即便只是坐在自己办公桌前发呆,领导也无法责怪你,因为你确实无事可做。这是正确的现象吗?

如果这种现象仅仅在个别企业,或者个别行业存在,那只能说这个企业或者这个行业出了问题,如果这种现象在大多数行业的大多数企业里面存在,那问题可就大了!因为这里隐藏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今天绝大多数企业的工作逻辑都是错误的!

今天流行的工作逻辑是:“领导下达任务,员工出色完成”。这看起来好象没问题,可是如果领导没有任务可下达呢?员工就出色的去发呆!有些人会讲,难道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领导、推给老板吗?你这家伙是想把老板们都累死吧?公司养那些中层干什么,不就是管理好员工,给员工下达工作任务吗?好吧,我赞同,不能把老板们累死,要不没人给大伙发薪水。可问题是,中层的任务是哪来的?中层给员工下达的任务又是哪来的?按照“领导下达任务,员工出色完成”的工作逻辑,中层的任务不正是需要老板给吗?于是乎就行成了中层等待高层指令,基层等待中层指令的工作体系——整个机构都在等待,最终是等待老板发出各项工作指令。所以在中国,做员工是最轻松的,做老板是最累的。

我们现在可以看的很清楚了,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工作逻辑,

说它错了,就是错在这里了。

《易经》研究出了自然界变化的一般规律,或者我们也可以狭义的理解为生命成长的一般规律。而这规律就16个字“自下而上,由内而外,不断变化,静虚核心”。我们看,无论高大的树木,或者其貌不扬的小草,它们的生长都是自下而上的——根都在底部;人也是一样的,人的生殖器官是在下半身而不是上半身;人是两脚着地向上生长,而不是头悬天空向下生长。

古代贤明的君主们能从谏如流,而且还关怀臣子们的疾苦,这时大臣就赶紧拍马屁:“陛下如此体恤下情,实乃臣之万幸!”这个“下”就是臣,而相对应的“上”便是君了。但凡能够成就一代伟业的君主,例如周武王、汉高祖、唐太宗等都非常重视“下”的力量,实施的也是“自下而上”的管理体制。他们懂得决策不能拍脑袋,更不能把自己累死一个人去琢磨,而是要发动群臣的力量;但这可能还不够,所以还要发动百姓的力量,让民间的能人志士也参与到国家建设、发展中来。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皇上发展国家的最终意图,更加顺乎了民意,凝聚了民心。

跟老祖先的聪明智慧比起来,今天的企业领导们应该汗颜了。

前段时间我看了本书,只是看了几个案例就脸红。书名叫《管理大未来》,作者是两个美国人加里·哈默、比尔·布林。里面讲到的网格化管理、团队决策、自然领导等等,其实都是我们的老祖先早就告诉我们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却没有做好呢?

等待,当等待成为整个机构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你会认为这个机构很欣欣向荣,或者很有创造力吗?

传统的工作逻辑是一种“任务导向型工作体制”,有了任务你就去做。现在很多管理理论研究的也是如何做好的问题,所以这并不能帮助企业解决什么,最多医治些症状罢了;而在没有从根本上看清楚这个任务导向型工作体制的谬误的时候,我们去谈创新、谈主人翁意识或者企业文化就通通是瞎扯,因为到最后会发现,谈的很好,可就是用不上。

 非中国式管理之一:8小时还是8减N小时?

先看清楚这个体制上的根本谬误,然后我们再来讨论如何解决它。请关注本系列下期文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7082.html

更多阅读

刘达霖谈中国式管理之:空降老板

  案例回放:  A老板是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高层出身,在快速消费品领域有着深厚的市场经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人才制度的完善化,一次偶然的机会,A老板被B医药公司聘请去做总经理。B公司旗下有着几十种产品,但多年来却一直是不痛不痒的活

第35节:做记者还是做DM杂志主编?(1)

系列专题:《后白领时代如何越跳越高:新跳槽时代》  8 做记者还是做DM杂志主编?  周末,苏美美迫不及待地把与肖强见面的结果告诉韩笑笑,两人约在后海见面。  天高气爽,风和日丽,韩笑笑提议划船,苏美美举双手赞成。  于是要了一艘脚

中国式管理批判系列七:中国式管理的六大无知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式管理表现出明显的不求甚解、盲目自大倾向,以至于其大部分观点都缺乏论证,也远离实际。如果一门科学,以如此轻率的态度去建立,那显然有悖科学的精神。   中国式管理的缺乏严谨,使其很多观点表现出明显的无知。中国

中国式管理行为 评判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言:“美国人经过日本人的冲击以后,开始有了一种反省:认为今年在寻求管理做法的狂热中,所缺乏的检讨管理的灵魂与管理的精神,这是管理哲学。(美国人称之为企业文化,日本人称之为经营理念,中国人称之为管理哲学,其实是指的同一个

声明:《非中国式管理之一:8小时还是8减N小时?》为网友半裸狂热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