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已过立冬。天气忽冷忽热,每个人都感受到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严防感冒。
在制药产业,自10月14日起,新医改方案意见稿出台后,行业气候也为之一变,身处其中的制药企业们,都在揣测着气温的变化,通过各种渠道探测消息,也通过各种途径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上达天听”,以求应对之策,防止自己患上“流感”。
或许,更多企业的希冀是,新医改给企业带来一个有凉意的春天,再趁势分享市场扩容的盛宴。
那么,大气候到底如何呢?
笔者认为:对于大多数中国普药为主的企业,2009年,整体的生存环境将会是一个“暖冬”:有些利好,但还是会让人感冒发烧,甚至冻死人。这个趋势似乎不可逆转,就如同全球气候变暖的地球一样。
无疑,全民医保覆盖、医疗中心下沉、政府加大投入进行普药购买,医疗需求被激发,导致市场扩容,国产药市场份额扩大,对于行业是利好(值得注意的是,在需求放大而药价降低情况下,行业总体销售额不见得会有较大增长)。
但是,基本药物制度、定点生产、严格控制流通差价率等,将会是一股冷风,让众多企业会感受到命悬一线的严寒。
因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后,那些低端重复生产,产品同质化,定点生产,统一配送,可能将会有一半的普药型制药企业,因为失去了入场券,被淘汰出局。
再比如,新医改意见稿中,有这样的条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此制度一旦实施,那么“第三终端”的蓝海,将成为公共海滨浴场变成少数人的度假圣地了。
有人心怀侥幸,新医改意见稿不还没有出台吗?这种大动作导致上千家医药企业的利益重新分配,相信会有变通空间。
笔者也相信这一点。新医改意见稿最终会有调整,但估计只能是微调,在各方利益上照顾一下面子。但大的方向恐怕不会改变,那就是,提升产业aihuau.com集中度,扶持大型企业诞生,降低政府买单成本。
一个必然的趋势是,医药产业从混沌期将进入淘汰期,行业洗牌已成必然。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暖冬”,是消极“冬眠”等待春天,还是积极“取暖”,应对冬寒呢?答案似乎不言自明。
而取暖的手段,对于多数普要为主的药企,必须做好“一高一低”两个方向的选择:其一,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包括原料药成本、生产成本、渠道物流成本;其二,是提升产品品质,由此提升品牌效应,加大产品使用率,扩大市场份额。
而一些具有品种优势的药企,或是首仿药或仿创结合药,或是独家中药,通过单品种的突围,向中高端市场进军,来创造企业生存基础,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建设平台,正如毛泽东说:在整体没有优势的地方,要善于创造局部优势,单品突破就是创造局部优势的最佳策略。
而已经具备多品种优势的药企,如恒瑞、先声等,如何提升研发效率,如何找对品种,如何在目标科室加速品牌建设应对竞争,成为决胜的关键。
总之,“暖冬”天气,正如严迪广告所说:冷热交替,严防感冒。要想不感冒,一是苦练内功,提升免疫力;二是备好感冒药,有备无患。从这个角度说,通过营销进行竞争优势提升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汲取的最大教训就是:人类从不从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我想,制药企业们应该从近三年的政策寒流中吸取教训了,也许,还为时不晚。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