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大一新生参加社团须知



系列专题:《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

大学生活只有短暂的四年,转瞬即逝,应好好珍惜,选择在自己所感兴趣的社团中好好锻炼自己,是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修的课程。通过参与社团,积累了我们需要的知识、我们从中得到锻炼,我们的内在素质从而得到提高。

有了社团的打磨,我们高中年轻气盛的棱角渐渐圆润,我们懂得姿态放低一些,会让自己飞得更高。而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充分展示个人魅力,学会包容,学会乐观地看待困难,则是另一种收获。

其间,参加的活动是酸、是甜、是苦、是辣都是一种经历,而经历了何尝不是每个人独有的一种人生财富。

若干年后,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悠悠万事,唯有和文学社的同学一起聚在茶馆高谈阔论最为畅怀。这样经历虽不足道,却能成为人生美好的记忆。而"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体验,则更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大小小的社团给我们撑起了一方飞翔的天空。同学们,还等什么呢?用青春和激情来好好描绘我们美好的大学画卷吧!

[提示]

大一新生参加社团须知

1.要注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是否参加社团。在校大学生有很多种类型:

考研型,即一心学习,不参加任何社团,此类学生往往课程较多,空闲时间较少,无暇

参与社团工作;

社会型,即参加了很多社团,且社团工作做得很好,此类学生因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

学习成绩往往不是很好;

社会、考研兼备型,即只参加一或两个社团,社团工作也搞得很好,此类学生往往学习

和待人处世能力较强,能处理好学习与社团工作的关系。

所以,要选择社团首先要考虑自身特点。

2.选择社团。大学社团很多,一般每个学校都会有几十个,其中有很多比较出名的社团,如戏剧社、文学社,书画社、武术协会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3.应聘。每个社团在要招聘新成员时都会贴出海报,很多社团会在学校各处海报栏上贴出招聘通知,同学们注意留意即可。

新生加入社团的几点注意

1.部分社团要交纳一定的会费,这是正常的。

2.喜欢为主的原则,即"我选择我喜欢"。

3.自己的特长与兴趣与社团活动吻合才会充分施展才华。

4.参加社团量少质精。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5.参加社团要务实、有意义。

6.不要因为社团活动耽误了学业,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以免得不偿失。

[大学故事]

无悔的社团故事

文学社成立是在我们读大一的时候。那时,我们几个人充满幻想,想有所作为。我们想办刊物,为此不得不成立了一个社团。我们决心办一份全国大学生之间的文学交流刊物。"只要稿件质量提高了,名气打出去了,我们以后甚至可以与《收获》分庭抗礼。那样,大家毕业后就不用找工作了。"

我们中最有胆识的G满怀豪情地描绘了我们期刊的前景(在今天看来这个设想即使相对于大一学生也已经相当落伍),大家居然都心安理得地默认了,仿佛这是确定无疑似的。后来真的动手干起来,才知道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了找稿子,我们要和全国几十所大学打交道;为了找钱,要和资助方进行拉锯式的谈判。

一天晚上,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已经是午夜12点钟了。我和G走到阳台上,我感叹道:"累呀,真累呀!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麻烦。"

G说:"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已经开始了,就一定得干下去。"

第一期刊物出来的那一天正在进行期末考试,我无法忘记第一眼看见那本朴素淡雅、散发着墨香的刊物时,心里那种狂喜的感觉。这种感觉真是好,它让我们着魔似地继续下去了。

文学是无用的东西,这决定了它永远是贫穷的。

出第二期社刊的时候,我们再也找不到钱了,只好出了一份简单的诗歌专号。我仍然记得我和S在他打工的公司里偷偷地排版打印的情景(那时候,电脑可不像今天这么普及)。不幸的是,当晚,S的老板也在上班。他看见我们在偷用公司资源,很不高兴,扭头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屋子里的电话响了,是老板打来的,他叫S到他的办公室去(不当面叫而打电话叫,我最烦这种资产阶级作派)。S显然被训斥了一番,因为他回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看,他拉熄了灯,和我关上门走了。我们到楼顶上去,按S的意思,就是等老板走了再下去打印。

那是一个下雪的晚上,楼顶上堆着厚厚的雪,我们在平台上滚雪球玩,滚好了推到楼下去,轰轰隆隆犹如雪崩,煞是好玩。街道路灯桔黄的光温柔地洒在白雪上,偶尔有一辆车慢慢地驶过。这美丽的雪景让我们多少产生了一点超脱感。

 第6节:大一新生参加社团须知

过了一会儿,老板屋子里的灯熄了,我们又溜下去工作,一直干到凌晨(因为我们对排版一点都不熟)。好容易挨到天蒙蒙亮,我和S从先后从三米多高的铁门上翻了出来。我怀揣着一夜的劳动成果--几页清样,在雪地里摇摇摆摆地骑车往回赶。回到寝室后,脑子里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当天就把刊物制作出来,分发到社员的手里。

钱永远是文学社最匮乏的东西。有一次,我们举办了一个讲座。讲座结束后,有一个人找到了我,地上一张名片,我一看是个大公司的副总经理,正在光华管理学院进修。他对我表示,可以和他的几个同学给我们捐一点钱。我听了他的话十分高兴,只是心里有些疑惑,因为世界上很少有人没有目的付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7530.html

更多阅读

老子时代 第6节:第一章 老子和他的时代(6)

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总之,老子所向往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是原始社会在他头脑中的再次重现,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希望停止战乱,休养生息的愿望。  第四节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章

第6节:推荐序(6)

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2003年的万圣节时,太阳风暴是30年来最强的一次,它在北欧造成停电;它使许多飞机航线改道,而各损失数万美元;美国损失价值6.4亿美元的ADEOS-2宇宙飞船。下一次太阳风暴,将在2012年前后发

第6节:谨防茶壶煮饺子(1)

系列专题:《求职全攻略:面试,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3节谨防茶壶煮饺子  ——英文面试需知道  小丫的第二次实习地点是一家外语出版社的少儿图书出版分部。  那家出版社的少儿图书分部,从前专门引进外文少儿读物翻译出版,从这一

第6节:为什么要评写电影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3节 为什么要评写电影  如果说电影反映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也应该以多种方式来享受它,包括享受思考、阐释和书写观影经验的乐趣。我们去电影院有很多原因:思考或者不思考,盯

李鸿章发迹史 第6节:第一章 高盛发迹史(3)

系列专题:《金融资本的内幕:揭秘高盛》  第四节 繁荣与挫折  一、1990~1993年的繁荣  高盛以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进入90年代。1991年,高盛的税前利润为11.5亿美元,而1993年,公司的税前利润更达到27亿美元。  这让英国《卫报》在

声明:《第6节:大一新生参加社团须知》为网友記憶承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