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当代经理人》企业“过冬”专访
周永亮博士:绝大部分倒下去的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是核心业务
《当代经理人》:自9月16日依赖,沪深两市首发新股数量均为零,新股发行进入真空期。除去政策层面上的影响,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周永亮:企业如果在这个时候上市,认购率将得不到保证,而且很有可能会跌破发行价,这对企业来说不划算。另外这个时期上市的政策也更加严厉,甚至有些苛刻,这让企业必须仔细考量自己的是否符合上市的各项政策。
大的形势可能并不好,但一些行业还是会遇到发展的机遇。这需要企业有自己的判断,要有自信。如果经过分析和判断,认为自己的企业有发展前途,那么就应该坚定不移地执行包括上市在内的计划。
《当代经理人》:也有一些企业继续获得融资,如7天连锁酒店在10月中旬又获得第三轮6500万美元的融资,你认为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投资基金和企业是如何达到默契的?
周永亮:尽管投资基金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受到很大影响,但实际上在“冬天”里还是有许多资金存在,希望找到投资的对象。而市场上也有不少好的项目,这种项目投资基金当然不会放过,毕竟投资基金是需要进行投资才能获得收益。经济型酒店就是这样,在经济放缓的局面下,更多商旅还要进行,公司会更注重低成本,肯定对经济型酒店非常有利。
不过,目前的金融形势使得大笔融资不太容易出现,而相对小额度融资还是会青睐行业好、市场前景广阔、风险小的项目。我认识的一个投资公司,它们表示在2008年底之前还要投出去1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目还是非常大的。
《当代经理人》:融资难是国内中小企业遇到的一个普遍难题,在上市受阻之后,你认为这些企业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融资多元化来渡过现金流危机?
周永亮:我认为有两个出路:首先是找到符合国家政策大势的项目,比如环保的、节能的等,这样的项目投入少,见效快,同时还受到政策的有力扶持。另外一点就是企业要找到自己最核心的业务,这种业务只有你能做到,别人做不到。
《当代经理人》:显而易见,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内出口导向的制造行业收到的冲击最大,损失也最大,你认为这些企业应该怎样避免死亡?这些企业未来应该有什么改变?
周永亮:绝大部分倒下去的企业都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核心业务。我去日本做过调研,日本也有许多中小企业,而且倒闭的也很多,达到了20%,但还是有很大部分的企业活的非常滋润。它们的秘诀就是“ONLY ONE”,我有你没有,就算是aihuau.com本田、丰田、索尼、松下这样的巨头也甘拜下风,小公司做的产品大公司就是做不出来,这就保证了自己的生存。
《当代经理人》:你觉得实体经济什么时候才能好转?企业要渡过这一轮“冬眠期”应当做哪些准备工作?在执行过程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周永亮:这个目前来说很难判断,有人说今年年底就会到底,有的说得到2010上半年。我的观点是:什么时候人们的信心恢复了,什么时候经济就将开始好转。比如我有100万元,如果我在2008年底就投到一个
项目中,这就是一种信心;但如果我直到2009年底仍然把钱放在银行里,表明了我对经济没有信心,大家
如果都把钱放在银行里,那么经济将肯定不会好转。在这段时间里,企业要做的还是很多的,比如:
1、趁这个机会四处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国内外的市场和环境,这对企业未来的决策有重要作用
2、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业务,重点发展,而其他不太重要的业务和产品则要大胆地舍去。
3、这段时间正是企业“做内功”的时候,比如给员工做培训,优化公司的管理和生产流程等。
《当代经理人》:你认为是否有曾经发生过的经济场景与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处境相对应?这对他们有什么启示意义?
周永亮:目前我们遇到的危机和国内外许多危机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危机,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等。在这种时候应该系统地审视国外长寿企业生存的秘诀,纵观这些企业在发展历史中无一不是遇到很多风波,但它们都战胜了困难。分析它们的秘诀,我们发现有三点:思路清晰,财务投资严谨,以及不断修炼自己的核心产品。这正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应当学习和借鉴的。
原文请见《当代经理人》12月刊物,46-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