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不必讨论的问题却紧紧纠缠住了中国企业——要大还是要强?
从理论上来说,应当先强而后大,就象个小孩子要全面了自己的营养、健康自己的体魄、努力学习功课,并且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补充身体、思想所需要的各类养料,而后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大人。所以强和大的关系是相伴、互促的,以强促大,以大助强。当然,这只是个理论的说法。
当人们面对做大还是做强的争论时,大部分声音倒向做强一边,因为这是一般规律。可这并不见得就符合了中国市场的实情。
一场“三聚氢胺”事件几乎让乳业巨人蒙牛倒下,那可怕的经济犯罪旋涡更不知卷走了多少个黄光裕。体质虚弱的大企业在中国并不鲜见,事实上,不少国内大企业,及中小型企业都陷入了市场经营运作良好,而企业管理漏洞百出的泥潭。我们都知道,这对企业良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有关如何加强企业管理的讨论是多的无可计数了。但只要我们稍微清醒一些就会发现,这种思路只是“头痛医痛”式的救急招,事实上也往往救不了。面且缺乏了深入理解现状的支持。
让我们把要大还是要强的问题暂且放到一边,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做企业很难吗?
我想多数人都会说难,做企业怎么会不难呢,如果不难大家都去当老板了;可确实还有一些做的蛮大的老板说:不难!
这些老板会告诉你,只要跟紧政策,只要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人打好关系就有大把赚钱机会,比你农民种地一般的耕耘市场来的快的多!所以做企业不难。朋友们,这样的论调难道陌生吗?
所谓“政策论”只是众多“不难”当中的一种而已,还有“投机论”、“插缝论”等等。中国市场太大了,但规则、标准,乃至法制建设并不健全,所以企业们有时会见缝插针,有时甚至会无所适从——截止今天,中国市场并不是被科学的市场规则所支配,而是被某些潜规则交织起来的利益网所支配。置身其中的企业们aihuau.com自然早已看明白了这一点,他们清楚不够大就很难从这张利益网中获取利益,就会活的异常辛苦;不够大在这张利益网中就没有发言权,就只能吃到残羹冷炙。而人性的本质皆是自私的,在一条路径上获取了更大利益之后人非但不可能放弃既得利益,更加会不断深化之。但这就很可能走到潜规则利益网为企业早已准备好的陷井里,于是一个又一个黄光裕“落马”了。
今天讲“共赢”的人不少,那什么是“共赢”?共赢就是一群小孩玩游戏,有人赢、有人输,但最终大家都是快乐的——他们赢得了快乐。他们并不去真的计较每一次的输赢,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有这样一群小伙伴,每天在一起玩,每天都开始这个大家都非常清晰规则的游戏。
而在成年人的市场游戏里面,“共赢”有些时候只是句骗人的鬼话,因为那张由潜规则编织的利益网是极端自私的,规则也是多变的,它从不可能考虑到其他人的得失,关注的只是自己的钱囊。
我在《揭露策划之十二品牌迷雾C》一文中提到过,品牌是“产业之花”。只有当产业链合力打造和共同传递品牌价值的时候,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品牌。4A们讲做品牌需要相当长时间积累,积累什么呢?产业链上各利益集团间适切关系的建设和维护就是其中最根本的内容了。而在这个命题上,产业链上各利益集团都要逐步明确自己的角色、责任、权益及任务,并且遵循着由一个共同价值导向的规则参与其中——这也是企业能够实现做强的根本。
在中国,或许企业要先做大,大了才能有发言权,大了才可能对市场规则产生正面的影响(类如苏宁)。但黄光裕们则不同了,他们在那条标有“捷径”的道路上走的太久回不了头了,所以必然落马。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是否可以把做大还是做强的问题暂时放到一边,讨论一下做企业到底难不难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就一个字“正”。尤其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要先做到“正”,可能比别人辛苦了点,只要你不是一味计较个人得失;可能比别人慢了点,只要你不被诱惑所动;可能比别人矮一点,只要在你的心中有一个事业巨人的存在。
先做“正”!
企业家们可以穿着袈裟吃肉喝酒,只要心中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