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业化员工必修的10堂课》
去多读些书,多学点东西吧,你会从中吸取更多成长的营养…… 新道家在西方的影响日渐增大。新道家主张道家智慧是竞争时代的人生智慧:"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严子陵早就道出了我们现代人应有的心理健康标准:人格的独立和心性的自由! ●柯维博士的成功观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一培训课程在中国企业内的影响越来越大。这项培训课程来源于柯维博士的同名书。这本书1989年一经推出就畅销不衰,被职场人士奉为"成功"宝典。 有人信奉性格决定命运。柯维博士认为,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并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你走向成功所需要的提高效率的技巧。这本书的精髓,更在于引导你树立"全面成功"的信念,探询何为自己真正想要的成功。 全面成功有两方面的含义: ■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圆满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
![《职业化员工必修的10堂课》:压力管理(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7202327829.jpeg)
■"个人成功",即实现个体物质和精神的独立,也不能叫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要实现"公共成功",即为社会作出贡献。但"公共成功"必须以"个人成功"为前提。很难想象,一个还未达到"个人成功"的人如何实现"公共成功"。 柯维博士提出的7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3项习惯, 即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着重于如何修炼自己,由依赖进而独立,属于"个人成功"范畴。第4、5、6项习惯, 即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致力于团队沟通与合作,追求"公共成功",进而实现真正的成功。而第7项习惯:不断更新,帮助你保持和巩固成功! 主动积极的心态来自人类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纵然不能掌控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决定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这是犹太心理学家弗兰克尔通过二战集中营的亲身遭遇而得出的理论。他发现,"选择的自由"是人和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举例来说,羊见了狼,会本能地逃命。而人见了虎,可以选择逃跑,也可以选择当武松,即在刺激与反应之间,人有选择如何反应的自由与能力。这种"自由的选择"基于人类同时具备以下四种天赋: ■自觉性,因此人可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想象力,因此人可以树立愿景和目标。 ■意志力,因此人可以为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 ■良知,因此人可以知道自己的哪些作为是对人类有益的。 成功的人一定是充分发挥了这四种人类天赋的人。(培训4"组织变革中的自我管理"与此习惯相关) 以终为始,即我们行动之前应树立正确的目标。为什么太多人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反而感到失落?这是因为我们常常在攀比和虚荣中忙碌,未曾探明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什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真正应该做些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源自内心的满意。(培训1"职业生涯规划"与此习惯相关) 要事第一、平衡角色的忙碌才有意义。柯维博士在此提出了他那影响极大的时间管理观念,即依重要性与紧迫性将事务分为四类,告诫我们要关注其中属于重要而非紧迫的事务。而重要性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就是要事。当我们过多地或被迫处理紧迫之事时,那些重要而非紧迫的事务迟早会变得紧迫,使我们陷入"救火队员"的模式之中,似乎永无宁日,也体会不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同时,每个人都是多角色,我们是主管、雇员,也是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是朋友……倘若我们用全身心去完成单一角色的使命,如做一名出色的主管或雇员,而忽略其他角色,那么很难造就圆满人生。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登月太空人巴兹在完成任务后不久即发生精神崩溃,以及某些企业精英在退休后过早辞世。当然,关键还是在于价值观,如果有人愿意选择锐意进取、光辉灿烂而不那么冗长平淡的人生,也有可取之处,只要自己内心满足就好。(培训3"时间管理"与此习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