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在拥有133年历史的“王星记”,最贵的一把扇子曾经卖到7万元,最普通的扇子也可以卖到10元以上的价格,这是其他扇子厂家无法比拟的。今年前7个月,王星记的产值便已经达到了1000万元,和去年全年产值基本持平。
或许,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仍保留着夏夜的童年摇着扇子纳凉的情景。手拿一把蒲扇或者折扇,便能度过整个炎热的夏季。
然而,随着空调走入千家万户,扇子似乎开始被人们遗忘,走进了历史的缝隙。
但是,做扇子做了133年的老字号“王星记”却没有被人们忘怀。无论春夏秋冬,走进“王星记”的人们,总是忍不住想要购买一把扇子。
只因这扇子太精巧别致,似乎将整个杭州、整个西子湖的风情都蕴涵了进去。如今这老字号的当家人是位典型的江南女子孙亚青,凤眼细眉,手持一柄绢扇,宛若从某段前尘旧事中走来。
她把扇子做出了江南的韵味,因此这扇子竟不再像那扇子,而更像是一则关于江南的小诗。
一把扇子半把伞
说起王星记100多年的历史,不得不提到自古以来的“杭州雅扇”。自南宋建都杭州后,许多制扇艺人云集此地,一时间店坊处处,争相比试。到了清朝中叶,杭州经营纸扇的店坊已有50多家,工人四五千人,杭州雅扇开始与丝绸、龙井茶齐名,被称为“杭州三绝”。
清朝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扇工王星斋开出了“王星记扇庄”。王家祖祖辈辈都是制扇子的工匠,王星斋的技术更是炉火纯青,成为一代名匠。
当时扇业竞争激烈,唯有在工艺上苦下功夫,才能保持优势。“那时的王星记,靠的就是独特的黑纸扇。”孙亚青告诉《浙商》记者。
黑纸扇,扇面用的是临安于潜的桑皮纸,经过大大小小的86道工序精制而成。这样一把扇子,柔韧性强,不脱色,不易炸裂,因而既可以拂扇取凉,又能够遮阳蔽雨,获得了“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誉。
王星斋做的黑纸扇,不但质量上乘,而且其妻陈英独特的贴花、洒金技术更是为纸扇锦上添花。一把黑纸扇拿出手来,既实用,又美观,成为当时人们颇为喜爱的随身饰物。
尤为难得的是,王星斋不但注重制扇工艺,还通过发料加工、预付货款、收购成品或半成品等方式,找到了一部分中小作坊为“王星记”代工,扩大了产能和影响力。
到了王星斋的儿子王子清这一辈,“王星记”更是获得了新的发展。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召开,颇具商业头脑和创新意识的王子清精选各式精致雅扇参会。不仅如此,他还印刷了一批宣传册,在“西博会”上广为散发。为了招徕国外顾客,王子清专门雇aihuau.com了一名翻译,组织外商参观工场。
这些宣传措施令“王星记”扇子在博览会上大放异彩,所有的扇子售卖一空,而且,还得到了两年的外贸订单,创下了杭州老字号的“外贸第一单”。
在西博会上大获成功的王子清注册了商标,开始扩展扇子种类,从过去的黑纸扇,延伸到檀香扇、曲艺舞蹈扇等等。
“他从香港购入檀香木,委托苏州等地工场加工监制成檀香扇,再运销香港。”在孙亚青的眼中,正是由于“王星记”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产品种类,才能在百年的历史中得以延续、传承。
改制重获生命力
也许是“王星记”悠久的历史吸引了孙亚青,也可能是精美的扇子迷住了年轻爱美的孙亚青,又或者是因为自小在扇厂周围玩耍耳濡目染爱上了扇子……1978年,18岁的孙亚青刚刚中学毕业,便缠着要进入王星记扇厂学习制扇工艺。
别看小小扇子精巧美丽,制作工艺却并不好学。进厂第二年,学习能力突出的孙亚青被派往苏州学习制作檀香扇。檀香扇有个重要工艺叫“拉花”,即在扇面上用钢丝镂空、拉出图案。孙亚青的师傅给了她一根已经钝掉的钢丝和比一般扇面厚一倍的木板,让孙亚青在上面练习。一天练习下来,往往手指手臂酸痛不已。这活孙亚青一干12年,完全是因为“拉好一把扇子仿佛画一幅图画,自己看着都很享受”。
或许只有深爱,才能最终坚持。一晃,竟有30年的光阴。
1994年,一场大火降临到了“王星记”,在这场大火中,所有的产品和材料均被烧成了一把灰,“王星记”多年珍藏的名扇、古扇也未能幸免。火灾过后,技术工人走的走、散的散,最后只剩下不到100人。
“当时的‘王星记’已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摇摆不定了,这把大火,更是把‘王星记’推上了绝境边缘。”孙亚青回忆。
大火让“王星记”大伤元气,从那一年开始,“王星记”连年亏损,几次易址。到2000年,“王星记”的年销售额仅有160万元,负债180多万元,只有80多人的生产队伍却要负担150多名退休工人……
眼看着百年老字号危在旦夕,有关部门领导找到孙亚青,要求她带领“王星记”进行改制。
应该说,在老字号企业中,由于当时面临的问题较突出,因此“王星记”改制也相对较早。而正是因为较早完成改制,“王星记”才又重获新的生命力。
孙亚青接受改制任务后,多管齐下,下了多帖改变体制和机制的猛药:买断工龄,按件计算,多劳多得,走中高端路线,实现与其他扇厂的差异化。其中,最为特别的是“次品自消费”:如果员工设计、制作的扇子不被市场认可或者出现次品,则由员工自己“买单”,作为惩戒。
这样的方式逼得员工们不得不提升自己的市场敏感度和生产责任心,渐渐地,“王星记”的产品等级中不再有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只有精品。
“之所以要这样做,跟我们的定位分不开,”孙亚青解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扇子的功能开始发生转变,从过去的纳凉工具,变成了如今的装饰品、礼品和纪念品。因此,改制后,我立志要把‘王星记’做成一个中高端的工艺品品牌,而这就要求我们只能出精品。”
转变了定位的王星记,在强有力措施的推动下,成效立现:当年便停止亏损,略有盈余;次年就取得了190余万元的利润。
创新打造的“扇子王国”
中高端路线、纯手工打造,这样的定位既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又保证了不菲的利润,同时更使得“王星记”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在“王星记”,最贵的一把扇子曾经卖到7万元,最普通的扇子也可以卖到10元以上的价格,这是其他扇子厂家无法比拟的。“王星记”已经成为我国制扇业中产量最大、花色品种最多的扇厂,被誉为“扇子王国”。
正因如此,许多重要的会议,都会选择“王星记”扇子作为礼品。据了解,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首轮会谈上,中国代表团向其他代表团赠送的礼品扇就是“王星记”制造的。“王星记”还承接了2001年中国申奥代表团的礼品扇制造大单。
为了保证“王星记”的品牌美誉度,孙亚青还常常拒绝一些量大但对质量要求并不高的订单。“我们只做最好最漂亮的扇子。”她这样说着,脸上流露着骄傲与自信。
这个与扇子打了30年交道的女子,已经把她的生命融进了扇子里。在她的办公室,桌子上、茶几上、书柜里……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有各类扇子的身影。纸扇、绢扇、竹扇,三角形的、圆的、橄榄形的,各种质地、各种形状,一款款、一面面,满溢着江南风情。
“其实在过去,古人佩扇,也有装饰作用,体现的是一种身份。如今,我也想引领一个扇子的潮流,希望扇子能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孙亚青边说,边演示着各类扇子的不同搭配。一把扇子在手,配合整体服饰,果然有种别样的风采。
为扇子赋予新的功能,采用创新的材质、优良的设计,老字号“王星记”越来越有光彩。去年一年,“王星记”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其中50%销往国外。今年以来,“王星记”凭借其独特的扇子文化、精细的制作工艺、不断翻新的花色外形,依然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前7个月的产值便已经达到了1000万元。
不仅如此,接下来“王星记”还将搬进新的办公大楼。在这个大楼里,最令人期待的是将会有一个属于“王星记”自己的扇子博物馆。事实上,孙亚青多年来收藏了许多古扇、扇骨和扇边,这些宝贵的古物将有望与扇子爱好者们见面。
如今,年近50的孙亚青尚有一个心愿:寻找一位真正爱扇子的人,把“王星记”的事业继续传承下去。
她告诉我们:“在烦嚣的尘世,唯有能静下心来,真正全心爱扇子,爱‘王星记’的人,才能够真正把这样一个老字号发扬光大。”
在“王星记”的扇面创作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他们端坐桌前,用手中的毛笔和颜料,在扇面上创作。一盘盘山水、一丛丛鲜花,生动的图景间,我们仿佛看到了“王星记”鲜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