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钢
所谓“银行脱媒”,是指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融资中心的重要地位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持续下降,由此而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转换的过渡。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发展中,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逐步失去其融资主导地位,利差收入不断减少,出现了“银行脱媒”的现象。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业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脱媒”状况也日渐显现,正规银行与非银行机构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旨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龟兔赛跑”。
进入本世纪以来,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直接融资比重逐年加大,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地位显著下降,传统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存款立行”的指导方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于是,2005年以来,央行开始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改革举措,迫使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寻找资金的出路。
一系列的金融改革,虽然从政策上给银行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随着“脱媒”的深化,商业银行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在经营模式的转型和经营方式的创新中谋取发展。
反观非银行机构,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不容忽视。来自于非银行机构的融资比重正在逐年加大,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显示出的无穷活力和生命力,引发了一场新的“金融革命”。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后的“迟来的晚宴”。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在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肯定了民间借贷的作用,这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金融突破信号,预示着在中国一直被限制但实际存在的民间借贷,将有可能披上合法化的外衣。由此可见,我国非金融体系不仅愈加受到政策的支持,而且业务领域在不断拓展,显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银行脱媒”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给我国的货币政策、银行监管以及金融业发展带来一定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调整金融布局、改变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商业银行的现状、提高资金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在这场博弈中,无论是正规银行还是银行机构,面对的同样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谁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关键取决于改革创新的力度和加快发展的程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在面临着更为强大的竞争压力的环境下,必须直面挑战,积极寻找对策,大力调整经营策略和推进业务创新;另一方面,对非银行机构也要加强监管,积极鼓励其合法合理、风险可控的形式创新,以保证其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