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弈》:奇迹中的常理(1)



系列专题:《智弈》

为什么是谭智,刚好是谭智,只能是谭智,做成了框架—— 正是生活和事业的起起落落,山重水复,磨炼了一个人的意志,锻造了一个人的性格,陶冶着一个人的情操,韬晦出一个人的气度。所有这一切成就了谭智的厚积薄发。

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 熊晓鸽

熊晓鸽,现任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创始合伙人。1996年11月,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管理班。2005年成为波士顿大学董事。2007年,被中华创业投资协会(CVCA)推举为理事长。

据说,有关框架传媒的奇迹般的整合与并购已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教案之一。可以想见,西方管理学界对这有如中国乒乓一样的短平快风格是如何的啧啧称奇,由衷赞叹。然而所谓传奇,也是由人创造的不寻常的故事,并且循着那些不寻常的伟业与神迹,往往都能发现平凡如同真理的常规以及常理的草蛇灰线。在IDGVC数以百计的投资目录上,框架传媒的确是一个惊人漂亮的案例:10个月的投入期, 27倍的回报率。但这看似干脆利落、回报丰厚的投资项目,其后的渊源和铺垫,却是绵长而深厚的。

认识谭智早在1993年,当时他在Chipcom 任中国区总经理兼首席代表,来参加IDG在上海举办的展览会。说起来,他们公司还是《网络世界》的广告客户,这家改名于《国际电子报》的媒体刚刚并入计算机世界集团,也是我回到中国后做成的第一个项目。再说远一点,原来大家在美国时,还都在波士顿住过,彼此便更多了几分亲切感。过了不久却听说Chipcom 卖给3com了,谭智只好另谋高就。当年的我们初回故土,也和如今的创业者们一样血气方刚,颇有几分放开手脚作一番事业的豪情。只是那时候,“创业”这个词听起来还是很让人陌生的。

然后就有了8848,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网站,曾让我们这群初试身手的投资人和谭智一起热血沸腾,豪情万丈。还记得大家曾经一连几天守在8848听谭智的培训,一门心思趁热打铁,把这个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为标识的项目顶上市。无奈终究生不逢时,正好赶上互联网的寒冬,乌云盖顶,功亏一篑。后来有人考证,珠穆朗玛的准确高度并不是8848,于是我们也私下里自嘲,如果当初用的是个准数,没准现在也就没有马云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网站龙头老大的一席之地了——是个有点悲凉的笑话。

话题绕了这么远,其实是为了揭开这个奇迹的谜底:为什么是谭智,刚好是谭智,只能是谭智,做成了框架—— 正是生活和事业的起起落落,山重水复,磨炼了一个人的意志,锻造了一个人的性格,陶冶着一个人的情操,韬晦出一个人的气度。所有这一切成就了谭智的厚积薄发。所以他才能号令资本,在“诸侯割据、狼烟四起”的电梯平面广告市场,以合纵联横的气势与韬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整合出风光正好、潜力无限的新框架,创造出资本市场所谓的传奇。所以在这传奇背后,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看来,IDGVC投资框架只是一个合乎常理的水到渠成的选择—— 我们投资框架,投的就是谭智,一个壮志未酬、饱经磨砺、愈挫愈勇的创业者—— 相信这也正是所有投资人孜孜寻找梦寐以求的、堪称成熟的创业者。因为所有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的其实还在于人。只有真正成熟坚定的创业者,才能率领一个无坚不摧的团队踏破重重险关直捣黄龙。

当然不能忘记市场。不可否认,电梯平面广告市场最初几乎是一块被资本遗忘的市场,由此便造成了一片原生态的群雄割据的局面。它的混乱揭示出令人棘手的事实:靠传统的小鱼吃虾米的方式整合市场,必将耗时费力,劳而无功。这时,资本的力量就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以一种局外的超然的力量大刀阔斧,开创出全新的格局。这其中,操刀手的技术与技巧不可忽视,资本在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展现的宽广平台和无穷潜能更是不可小觑。或者有一天,框架案例在此后会成为某些传统行业整合的成功示范?

 《智弈》:奇迹中的常理(1)

还有产品。框架的电梯平面广告和书中提到的分众的电子广告展示屏都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但作为媒体,它们却有着于无声处听惊雷般的震撼力,代表着一次颠覆性的革命—— 媒体一向以内容为王,而以新媒体自命的它们完全没有内容,却也风生水起,营销业绩直追业界老大——威名赫赫的CCTV。这是一个颇有兴味的话题,可是也的确不在本书以及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了。然而,至少投资人念念不忘的产品创新的分量在此可见一斑。

对于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事后的分析总是轻松而愉悦的。可当时无论是投资的慎重考量,还是运作的迂回反复,无不让人殚心竭虑。于是想起书中写到的谭智的2005年10月14日那一夜。商海浮沉十多年,对那一刻的抉择之艰,取舍之难,感同身受。决策的沉重,犹如芒刺在身,骨鲠在喉,当其时乃至事之后,仿佛也并不能一拔了之,一吐为快。幸亏我们也从这种种磨砺中逐渐认识并理解了存在的合理性,对一时一事的成败也终于有了会心一笑的超脱和了然。皆大欢喜的结局,自然人人拍手称快,但投资和创业的乐趣却也不仅于此。可以想见的是,无论是对谭智、对框架,还是对分众,这奇迹般的并购案,只是一个感叹号,并不是一个休止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8216.html

更多阅读

《智弈》:联合共赢:“三国演义”的另一种结局(4)

系列专题:《智弈》企业家之于企业的责任,就是以股东、员工、客户的价值实现为优先、为大局,将管理层利益与企业家个人感受放在次要位置,实现股东、员工、客户价值增值的最大化与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其间,无论是收购,抑或是被收购,只要能够

《智弈》:联合共赢:“三国演义”的另一种结局(3)

系列专题:《智弈》在框架整合8家地区性公司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尊重与认可的力量,“不战,屈人之兵”。在谭智闪电般收购8家公司的过程中,“明理”是一方面,通过经济账计算使得8家公司的老板明白“联合大于竞争”的经济道理,且在整个过程

《智弈》:联合共赢:“三国演义”的另一种结局(2)

系列专题:《智弈》被收购,追求联合之路被收购,实际上是“以退为进”。被别人收购并不丢人,尤其被有实力的公司收购就更不丢人了。“换股”等现代交易方式实际上已不再是传统认知上的吞并,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性联合”。“

《智弈》:联合共赢:“三国演义”的另一种结局(1)

系列专题:《智弈》中国企业要想“做强做大”,除了依靠自主滚动积累发展以外,合并收购、联合联盟是必由之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缺一不可。收购中的战略驾驭能力、包容与整合能力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盛景网联培训集团董事长

声明:《《智弈》:奇迹中的常理(1)》为网友叫大爷小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