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提升销售能力》
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
——巴顿
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
——歌德
?认知什么
简单地说,认知就是指个体对他人他事、对社会的和物质的环境的理解,或者说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储存、转化和作用。
一、认知企业的发展规律
在企业销售经营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知的内容包括:企业销售的发展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框架、采取什么样的企业销售管理模式、在企业销售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应采取什么战略、什么是管理、管理都包括哪些内容、企业销售内部应采取什么样的业务流程、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应怎样定位、当出现问题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企业销售的人员流动等。
二、认知企业的经营环境
企业生存的三大外部环境是物理环境、法律环境和供需环境。物理环境是指企业选定的注册所在地和商业活动所在地的人文、地理、经济与技术等;法律环境是指企业注册所在地和商业活动所在地的有关法律法规;供需环境是指人们的需求和社会供给及其关系。
三、认识企业的意识环境
1. 客户意识
企业是为客户而存在的。没有客户,企业就没有了市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个企业家必须每天重复着这样的问题:我的客户对我公司的服务满意吗?我公司的产品、营销乃至公司的方方面面是不是具有市场竞争力?身处市场中的企业必须努力争取更多的客户。
2. 竞争意识
现如今中国的企业看似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实际上客户总量无论多大也是有限的,真正无限发展的却是源源不断的竞争者。据一份有效的调查显示,中国的民用品已有98.4%供过于求。这意味着民用品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表明了民用品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者多如牛毛的民用品市场上独树一帜,可谓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需要在策略上胜人一筹。
具体说来,企业必须调整自己的竞争方向,使自己的竞争变得更有效、更能吸引客户。①要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开发出与众不同的好产品,既要激起客户的购买欲,又要保证质量。还要在服务上精益求精,对中国的企业来说,这一点有着更现实、更重要的意义。②一定要力争比对手更有效益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3. 效益意识
“经济”是指企业必须赚钱,这要求企业首先要有“效益意识”。一个企业的效益关系着方方面面的利益,一个企业如果不赚钱,员工生活就没有了保障,供应商的利益将大受损害,而客户也会受到类似没有售后服务这样的困扰。
4. 成本意识
企业一定要有“成本意识”。企业要想提高效益,必须要有效地控制成本,而且一定要有活动的成本。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地增加收入。
四、认知企业自身
对于一名追求成功的营销人来说,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能深刻地认知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你就有了获得成功的可能。
认知自己是困难的,但是能够正确而深刻地认知自己,无疑是一种出色的能力——许多出色的营销人共同拥有的素质之一就是:他们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去。
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让营销人冷静地分析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判断出自己优势与劣势,从而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华人首富李嘉诚早年生活艰苦,经历过无数磨难。少年时他曾在香港的茶楼里做侍应生。虽然身为侍应生,但李嘉诚有强烈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实业家。可是,像他这样没有后台、没有本钱的人,该怎样才能投身实业呢?
自小早熟的李嘉诚对自我有强大的认知能力,他相信自己有做销售员的潜质,而且做销售员可以为自己更快积累资本成就实业家的梦想。在这种强烈自我认知引导下,17岁的李嘉诚大胆地迈出了新的一步,他辞掉了茶楼里的安稳的工作,成为一家塑胶厂的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