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人爆发有多可怕 果脯品牌,在沉默中爆发--果脯行业发展的问题与机会



  一、北京果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北京传统特色食品,果脯是北京旅游市场的生力军品类之一。目前,旅游市场(含探亲礼品市场)果脯销售占据了70-80%的市场份额。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代零售业态的兴起与发展。

  近十年,新兴的超市连锁体系快速发展,覆盖了北京各市区。这为北京正规果脯企业提供更多的终端展示和交易平台,使之突破了传统旅游商业街、车站、机场等销售终端的限制。超市连锁体系的发展为果脯类食品的旅游市场消费提供了极大的购买便利性,同时也为中、小型果脯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市场机会。目前果脯行业销售呈两极分化局面:以红螺、御食园为主的中高端果脯品牌在北京地区中高档连锁型零售终端占据主导地位,而以盛德隆、万泽芳、世宜嘉等为主的中低端果脯品牌主导了中低档零售市场。两大阵营以价格和终端为区隔,共享“北京特产”资源牌,分割了近10亿元的市场蛋糕。

  从行业发展历程看,在产业化发展初期,“北京特产”的品类形象为北京果脯行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成就了红螺、御食园等知名品牌。但目前消费者口味等消费习惯、终端消费形态与之前已不尽相同,果脯行业一成不变的-爱华网-产品结构和一直所依赖的“北京特产”的品类形象也显得难以适应当下的变化,尤其是在新一代消费者开发的问题上。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北京果脯企业绝大部分采取零售终端直供的操作模式,从而使包括红螺在内的生产企业更像果脯渠道运营商,使渠道网络规模成为了各个企业竞争的主体,产品、品牌反而退居其次成为了渠道运营的载体,形成了各个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总体而言,果脯行业缺乏创新意识,各个品牌差异化概念缺失,“北京特产”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沉默的人爆发有多可怕 果脯品牌,在沉默中爆发--果脯行业发展的问题与机会

  在产品结构上,在近二十年发展过程中,在“北京特产”概念的窠臼内,各个品牌产品结构基本相同,主要产品还是杏脯、桃脯等八个产品系列和茯苓荚饼等。随着时鲜水果的普及,更是使果脯行业只能偏安于旅游市场。当终端主导产品销售下滑时,企业首先想到的是更换包装,而不是依据市场上所反应出的消费者所关注的问题,如产品甜度、食用健康与安全性,进行产品创新。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产品更新模式严重阻碍了行业的产品创新。

  8226;在品牌概念上,消费者在终端看到果脯产品时,首先跳入消费者眼帘的是包装上的“北京特产”四个大字。各个品牌宣传口号都是千篇一律的“地道北京味”,其区别也只是商标字号而已。由此,这个延续已久的宣传口号导致消费者只能通过销售终端的信誉背书和零售价格进行产品选择,即“能进入大卖场的果脯产品品质应该更有保证,价格高一点的产品口味应该更好”。

  曾几何时“北京特产”成就了果脯行业的发展,而今却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障碍。作为行业领军品牌,红螺、御食园等企业负责人更应该值得深思。

|!---page split---| 

  二、如何突破“北京特产”的瓶颈

  当下,四季时鲜水果的普及已经让起源于皇家宫廷的果脯行业有些尴尬,红螺、御食园等领导品牌也难以突破亿元销售大关。是进行产品品质和品牌差异化概念提升,实现现有行业容量下的品类内竞争性增长?还是根据消费人群细分,进行产品创新或延伸,实现品类细分的容量性增长?

  但不管实施那种战略,企业应已现有的核心优势为前提。然而综观北京果脯行业,各个企业严格意义上的核心竞争优势尚无明确彰显,红螺、御食园等领军品牌有的也只是暂时相对稳定的中高端销售网络和经过日久积累的人脉资源而已。因此,在现有相对稳定的终端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差异化概念提升和产品结构调整成为了北京果脯行业各个品牌突破发展瓶颈的机会,尤其是对领导品牌而言。

  下面就北京果脯行业的品牌概念提升和产品结构调整两方面提供一些建议,以供企业借鉴。

  品牌差异化概念提升的两种机会

  1、专业性品牌概念厚度建设——做专业果脯品牌

  作为品类共享资源,“北京特产”的宣传点难以使消费者对各个品牌形成差异化认知。在这一点上,果脯行业可以借鉴二锅头三大主导品牌的宣传概念。果脯之所以成为北京特产,最大的特点是宫廷流传的特色制作工艺和口味。举例来说,红螺应该加强果脯的特色制作工艺和口味的正宗性和源头性诉求,以加强品牌厚度,从而与其他品牌形成区隔。

  2、专业性品牌概念的宽度建设——专业“北京特产”品牌

  作为六朝古都,北京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京式饮食文化形成了诸多极具特色的京味食品,如青团、特色糕点等。目前北京市场上也拥有众多的aihuau.com北京特色的食品品牌在市场上进行运作。果脯行业品牌拥有比较稳定的终端网络资源,可以放弃专业果脯制造商的品牌形象,将“北京特产”概念扩大化,成为“北京特色产品品牌”运营商,选择性整合北京专业特色食品资源,打造专业的“北京特产品牌”形象。

  ※果脯产品结构调整的几种思路

  1、以本地细分消费群体为基础的针对性产品开发

  作为领导品牌,红螺、御食园等高端品牌终端网络辐射范围较大,且相对稳定,况且目前占据果脯的主流渠道还是旅游业态的一些渠道,其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0-80%,其他渠道资源利用深度不够,渠道网络资源整体利用价值并没有达到最大化。因此,企业完全可以针对细分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如针对消费潜力巨大的年轻时尚群体,进行有针对性产品创新,实现产品代餐型向休闲型的转变。

  2、创新利润型产品开发

  几十年来,果脯产品一成不变的产品特点让消费者感受的也是一成不变的吃法和口感。不进行有效创新,只能让消费者移情别恋,这是目前果脯品类的共性问题。在产品健康或健康互补性基础上,进行创新性产品开发,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口感和新奇感受,从而改变消费者对果脯品牌传统陈旧的品牌形象认知。 如在松软的果脯芯内加入颗粒状干果,外软里脆,口感细腻而又有嚼头,可以改变消费者对于传统果脯的口感认知;如在复型果脯中注入红酒,既可降低果脯甜腻的口感,同时又加强吃法的新奇性。

  3、竞争战术性产品开发

  对于这一点,行业领导型企业实施起来比较可行。基于对市场竞争的需要,以中高档产品为主的领导品牌可以导入中低端副品牌产品,利用现有相对稳定的优势网络向周边、下游渠道,如中小型超市,进行辐射,增加市场覆盖率,分摊高端产品的终端运作成本;同时,也可以弥补目前主导产品提价而让出的原有价格区间,使中低端品牌无法进行跟随性提价,从而进一步保持品牌的渠道竞争优势。  

  总体而言,果脯行业必须改变目前裹足不前营销现状。品牌概念提升和产品结构调整均是果脯行业突破瓶颈所必须实施的战略性工作,以上几点思路行业可供企业综合协同选择,也可单点操作。也许目前北京果脯企业已经意识到或尝试过,但都没有坚持下来。对于果脯行业品牌,尤其是红螺、御食园等领导性品牌,维持现状也是战略和营销运作的失败。如果不在沉默中爆发,只有在沉默中消亡。  

  葛斌,北京国韵康达8226;锐基构策划总监,资深食品营销咨询顾问,具有10年营销咨询顾问经验,涉足创意、调研、营销、客户服务等多个咨询专业领域。在食品品牌发展战略、产品力构建、渠道整合、区域市场运作方面经验丰富,长于策略思考。服务客户包括:烟台啤酒集团、欣和酱油、郎酒集团、衡水老白干、长城葡萄酒、日月星蛋白质粉、皇家戈麦斯橄榄油、健人海参、稻香村、维科特赛益糖、伊田面馆、塞飞亚集团等众多酒水及食品企业。E-MAIL:[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9024.html

更多阅读

当前党费收缴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

会员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简 繁 默网站首页党建动态理论研究党建资料库党建实务党员风采知识百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首页 → 党建实务 → 组织建设阅读内容背景:              当前

银行联保贷款案件的问题与对策 联保贷款

银行联保贷款案件的问题与对策吴俍君导读:近来,银行联保贷款案件大规模爆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联保贷款中银行的困境以及采取何种对策予以化解值得研究。文章在对问题进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以及操作问题进行了初步解答,以

声明:《沉默的人爆发有多可怕 果脯品牌,在沉默中爆发--果脯行业发展的问题与机会》为网友今生挚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