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接触了一些中小企业,与他们交流企业怎样开展网络社会化营销,一方面,在交流过程中深受启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观点,另一方面,也碰到了一些“困惑”。虽然接触的企业数量不算很多,但下面这些“困惑”或许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国的中小企业在接纳和应用社会化媒体营销时可能存在的问题(issues,不是problems)。1.销售导向这些企业希望借助社会化营销来达成的商业目标基本上是销售促进(销售线索、代理商开发、零售铺货、网站流量增加、季度或年终促销等),对于网络品牌建设、客户关系维护、网络声誉管理、危机公关、企业内部沟通等其他非销售性的商业目标,基本上没有涉及。造成这个现象的,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主要经营瓶颈是销售和市场开发,很多问题(网络声誉和公关危机)对于他们并不存在,二是我们接触和交流的主要是企业的市场职能部门,其面临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市场开发,与一家企业领导所面临的战略性的经营目标有所不同。2.短期思维、活动为单元、硬性指标与上述“销售导向”相联系的,还有对于所策划的社会化营销出现成效比较短的一个预期,比如,“每个季度要带来xx的销售线索”、“尽快形成对各地代理商的吸引力,促成代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等等,而心目中的社会化营销基本上很接近传统营销中的主题促销活动,而衡量和考评则是销售额、发展渠道数等一些硬性指标。3.信息推送当谈及应该在社会化媒体渠道中如何发展自己的“内容”时,我们所接触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从发布企业产品服务信息这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即便论及并表示理解社会化营销以“建立关系”为导向,企业也很难摆脱传统营销“信息推送”的思维模式,比如,在讨论“口碑营销”时,仍是从怎样把企业的产品服务信息做的更巧妙,从而能形成网络口碑来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基本还是把社会化媒体当作一个单向的信息发布渠道来看待。

4.服务外包从企业的角度考虑,社会化营销的实施最好以企业自己的身份、用企业自己的员工来进行,这样最符合企业长远利益。不过,限于经验和人手,不少企业提出是否可以把相关的实施外包出来,由广告公司代为进行,比如,企业博客建立和维护、口碑营销促销活动的实施、微博和其他社会化媒体渠道的建立和维护,总之,你策划、你执行、我没人、我付钱。除了身份问题外(社会化营销需要实施者公开身份),营销服务商代为执行的话,还面临不了解企业情况和缺乏产品知识,以及时间成本过高等困难。对于aihuau.com企业来说,完全外包,不仅失去了一个学习这一全新领域的机会,而且也不利于帮助企业实现社会化营销的核心价值-建立客户关系,长期投入,持续回报(外包需确定执行周期、绩效考评等,往往有损于客户关系建立)。5.缺少细分和高效的社会化媒体渠道总的来说,具体为某一行业里的企业进行咨询和策划,就会面临这个问题,也就是以前我所提到过的中国社会化媒体的两个问题 - 细分程度不够(除论坛外)、集中程度欠缺。前者造成开发企业目标消费群的社会化媒体比较困难,后者则是沟通效率低下,往往需要通过很多渠道才能接触到比如说30%的目标客户。sidenote: ... 接触中小企业而非大企业,是觉得相对于大型成熟企业而言,和他们的沟通成本较低,中小企业的企业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更熟悉互联网,对于社会化营销的认知理解更快更到位,获得的好处也更直接一些,希望所谓的“边缘创新”和“增量改革”能有所成效。另外,上述观察并非是企业客户的“问题”(problem),站在他们的角度,产生上述要求或思考的角度完全正常,我想营销服务机构作为社会化营销的实践者,应该从企业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把最好的社会化营销理念和实践,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