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直销 文/王琦 宋文明
早在2005年6月份左右,何华(化名)就听到同事议论,公司正打算增加直销作为公司的一项常规销售手段。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何华脑子里迅速产生两个念头,一是转型直销后,自己的工作职责会不会出现变化。另一个则是,怎么去跟亲友解释,自己进了一家直销公司?何华是联合利华中国总部的一名高级销售经理。
3年后,何华当初的担忧已不复存在。2008年7月22日,上海市福泉北路33号联合利华中国区总部大楼内,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向记者表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犹豫—调研—徘徊—论证,联合利华最终放弃了在中国启用直销模式。“站在今天,我们对当时的决定仍不后悔”。
勇于尝试
据曾锡文回忆,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80年前,当时,利华兄弟在上海黄浦江畔建立了中国肥皂有限公司,从那时起,联合利华就与上海结下不解之缘,直至现在,上海仍然是联合利华开拓中国区市场的根据地。
经过对中国市场多年的培育,联合利华旗下的中华、夏士莲、奥妙等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家乐和立顿等食品品牌,以及和路雪冰淇淋等已家喻户晓,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牌。
尽管已经建立起了成熟而庞大的多品牌营销架构,面对强劲对手——宝洁公司对市场的争夺,联合利华一直试图找到摆脱全球市场第二的有效方法。2005年,国内市场传出即将出台《直销法》,政府高层将通过立法来规范监督直销模式的消息,撕开了在中国长期以来处于灰色地带的直销模式即将登场的口子,政府这一决策让跨国巨头兴奋起来。
“这些跨国巨头对此消息有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中国直销专业网顾问、中国商业协会理事、中国直销业资深专家胡远江教授评价道,直销模式与其他营销模式相比,有一些个性特色:首先,直销采用的是直接的款货交易方式,这使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流,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它不会出现三角债,可以避免一些经济纠纷。同时,直销模式在销售过程中主要通过口碑传播进行推广,可以减少宣传成本的投入;采用劳动合同制,销售人员无底薪,主要靠业务提成,可以节省财务支出;并且无店铺经营,可以减少运营成本,这些都对于企业拉升盈利空间非常有吸引力。
直销模式在营销领域里这些特性,使得企业一直不愿放弃。“因为它可以为企业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102)旗下子公司——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全国营销总监王轲一针见血地指出,“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对企业来说,是梦寐以求的。”
正因为如此,一向谨慎的联合利华开始着手在中国进行直销的尝试。2005年3月,一个7人小组的直销研究项目小组成立,当时还是联合利华对外事务董事的曾锡文也在其中。
“事实上,联合利华在全球主要有三种销售模式,一种是通过大卖场、连锁店、批发商进行分销,另一种是通过建立专卖店的形式零售,第三种就是直销,尽管这三种模式不同,但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接触消费者。”
曾锡文娓娓讲述道,正是基于这个目的,当时成立的直销项目小组的工作,主要是对中国直销市场及法规做一些调查研究,研究消费者对直销模式是否感兴趣,研究跨入这一门槛的可能性等等。
而且联合利华本身在泰国、印度和巴西的直销业务比较成功,使得联合利华更加坚定地希望,在中国市场能同样成功地采用直销模式,作为对传统零食方式的补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
曾锡文向笔者坦言,当时小组成员里,甚至有个别人aihuau.com是专门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的,而并非流传的都是兼做研究。可见,当时联合利华公司高层对直销模式还是寄予了厚望的。
叫停直销
“但是小组成立不到一年,即宣布解散。”不同于当时被外界认为是联合利华内部人事调整的猜测,曾锡文对于公司直销模式考察的流产有着自己的解释。
联合利华有一个自己的消费者体系结构。它将消费者分为α或α-Plus,特指高端消费者;β,特指大众消费者;γ,指低端消费者,主要是农村市场较低收入水平的人群。
在这个结构里,联合利华的消费主体主要在大众消费者,确切地说,是指城市中等收入以及农村中高收入人群。联合利华的营销研究主要是针对这部分人群展开,包括对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以及接触商品信息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经过研究,联合利华发现自己并不完全适合采用直销模式。一位在联合利华销售岗位做了多年的员工告诉记者,中国的老百姓对于日用消费品实际上更多的是去大型商超里购买,如果对于这些消耗快、价格不高的产品采用直销的方式,效果可能还远不如传统的零售模式。
曾锡文告诉记者,当时研究小组经过一段时期的考察,认为直销模式不符合联合利华的产品特性,比如冰淇淋由于产品对于温度的要求,以及不便于携带等特性,根本不适合直销方式;而家用日化产品虽然可以采用直销方式,但小组认为自身的产品种类不够齐全,护肤品种类不够多,在这种情形下,重新建立一个直销系统,会造成复杂的管理。
“因为政府部门出于对于直销模式监管的需要,规定采用直销方式,必须是单独的公司,以及建立单独的计算机系统,这就意味着联合利华如果想采用直销方式,就要重新拉一队人马,这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增加了成本。”出于对成本及管理的考虑,联合利华最终宣布放弃对直销的尝试。
尽管直销计划在中国流产,但是联合利华并没有感到遗憾。自言乐于尝试新事物的曾锡文,在接触了互联网之后,反而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互联网的应用上。曾锡文表示,销售模式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等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而对于未来新商业模式的探讨,他认为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会涌现出更多的新模式,比如互联网直销,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直观性;普及速度及结算方式都远远优于传统的直销模式。“未来,也许我们也会像淘宝那样,开展互联网销售业务。”对于未来联合利华的营销架构,他大胆地做出假设。
直销之困
事实上,直销模式一直以来都处在严格的监管之下,也是联合利华不敢轻易尝试直销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直销业资深专家胡远江教授告诉记者,直销在进入中国后,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采取非法集资活动,一度出现金融欺诈行为,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甚至于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而且一些非法的直销活动往往损害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包括一些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比较差,产品质量不过关,通过采用直销方式欺骗消费者。此类事件的一再发生,使直销行业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位置。换言之,直销行业企业在中国消费领域的商业口碑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位在中国直销行业领跑企业的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尽管该公司在中国直销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比重,但该公司管理团队一直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处理公司事务及对外事务,“美誉度”也是该公司最为注重的一项指标。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公众对直销行业的怀疑态度,使直销企业发展格外谨慎,“一个细微的事件发生,就有可能导致这个在中国经营10多年的企业瞬间消失”。这种高风险性在其他行业是难以想象的。
这一切的原因,造成中国政府对于直销方式的监管不会放开,对于申请直销的企业资质会进行严格考核。联合利华一位“直销流产”事件的亲历者向记者表示,直销牌照的申请周期是多长?申请成本会有多高?会对公司的现有架构带来怎样的冲击?这些问题在当时都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回答。种种不确定的风险,使这个跨国日常消费品巨头的直销模式尝试无疾而终。
再被问到联合利华是否还有可能再次启动直销模式时,曾锡文表示“暂时不会考虑”,但会不断尝试一些新的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