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
奶粉事件发展至今,已经有一万多个儿童因此住院。事件不可谓不大。在此之前有奶粉类的大头婴儿事件,玩具类的含铅涂料事件,到中国汽车由于配件质量问题频频遭到品牌伤害。这些问题的发生看起来都不是成品厂家的问题。而是上游供应商的问题。可上游的造假难道厂家就无辜吗?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就说出了:“无知就是犯罪”这样的重话。牛根生同时说:“在责任面前,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他说出对消费者负责的办法无非是收回有毒奶粉,付医疗费及加强检测。可问题是检测能保障没有漏网之鱼吗?能发现除了三聚氰胺还有其它的有毒添加剂吗?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保障,企业又凭什么能对消费者负责?再发生其它问题,难道再出来“负责”吗?同理,玩具厂商难道就能保证以后除了含铅涂料不会发生其它涂料有毒问题吗。难道非要和上次一样在市场上出现了严重问题,才回头去找原料供应商吗?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如何控制上游原料的质量。尤其是那些有着多级上游原料供应商的原料质量问题如何得到控制。
牛奶公司向奶站采购,奶站向奶农采购。玩具厂采购涂料,涂料厂采购化工原料。整车厂采购车锁,车锁厂采购锁配件,锁配件厂采购特种钢。至于跨国公司在中国OEM,更是涉及到多级原料供应的问题。在这里最终产品生产商对多级上游原料的供应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原因是由于从初级原料到成品完工有多个生产环节,造成监督的困难。而在产品生产原材料信息方面的不对称将导致某些供应商偷工减料行为不断发生。当原料质量问题在最终产品使用过程中被发现时,产品的质量已经被伤害,企业品牌也同时被损害。这次奶粉事件损害是整个奶业的品牌,甚至是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品牌。
以上情况说明,仅仅通过成品工厂检验来控制产品质量已经难以完全规避产品质量问题的风险,至少是滞后了。如何在产品的源头,多级采购环节中防止供应商出错是生产厂家耗费了大量监督成本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政府就向奶厂派出了5000多名监督员,这里还不包括蒙牛等公司自己派出的监督员。规模之庞大世所罕见。同时,也说明仅仅靠生产厂家的到厂检验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要说在市场上抽查的效果了。另一方面,现场监督员是否aihuau.com一定能够监督到位呢?我们都知道人不是机器,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监督员看不见的时候,加两瓢水,添一小袋三聚氰胺并没有什么难度。想想看,餐桌上要毒死个人,一转身就可以下毒。有人会认为这个现象太丑陋,太极端。是的,中国人一向喜欢从好的方面来看问题,我们应该“五讲四美”,我们应该讲“八荣八耻”。可丑陋的事情在中国一再发生。谁去为那一万多个奶粉事件婴儿负责?他们忍受着我们这些强调人性本善的长辈中败类的侵害。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信用危机的时刻。我们的管理制度设计不能再从人性善的方面出发。既然要管理,就要先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
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明了从性本恶的角度来监督多级原料采购质量的办法。第一“恶”,引入供应商互相不知名的暗标竞争;第二“恶”,利用如何一个质量好的供应商不愿意与质量搞鬼的供应商竞价的原理,鼓励供应商举报;第三“恶”,不论供应商还是买手都不知道采购监督者知道些什么:不知道谁在举报及举报内容,不知道竞价者是谁及价格。以致想“恶”不敢恶。手段上从采购信息开源入手,引入系统外供应商参与。将多个环节的采购供应内容全部在网上公开,供应商互相猜疑,就有动机互相了解是否有投机取巧行为。这样就会产生让老千来抓老千的效果。同时,让厂商监督者第一时间监督所有原料的采购环节的暗标报价及质量问题举报,从而保证产品生产原料品质。
其效果是:
1. 最终产品厂商及所有上游厂商第一时间直接看到上游所有层次相关原料的采购价格及质量举报内容。
2. 所有层级的供应商可以直接向多级下游厂商举报上游采购过程中的欺诈行为。
3. 将质量欺诈风险控制在采购之前。
4. 帮助各环节采购商节省采购成本:包括查询成本、调查成本及谈判成本等等。
这个互联网采购管理平台为厂商防范上游采购环节中的欺诈提供的监督工具不仅可以用在生产厂商,更可以用在项目采购和跨国采购的多级采购监督上,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原料采购质量欺诈问题。因为它让罪恶的行为无所循形。
欢迎与作者探讨,陈学南 上海求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3986000811 [email protected] www.500bi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