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及食品价格飙升,推动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蔓延,同时持续恶化的次贷危机,正在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步入下行通道。未来的世界经济,被滞胀风险的阴影笼罩着。如此艰难的局面,是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必然结果。因为传统经济学理论重“币”轻“货”,一再使用金融手段,扭曲了自然的经济。
这就好比人的饮食过量,导致消化不良,脂肪堆积,身体发胖,从而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富贵病”。治理滞胀这个“富贵病”,必须合理配置货币(金融资本)与货物(实体经济),回归自然的经济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凯恩斯主义和石油危机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最早的滞胀现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通货膨胀率接近20%,失业率超过9%。危机时间之长,企业倒闭率和失业率之高,都创二战后新记录。
滞胀发作的直接诱因是石油危机,本质原因则是凯恩斯主义逻辑的失败。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同时,经济无论以货物的形式还是货币的表达,结果一致。但是古典经济学解释不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爆发。于是凯恩斯针对“大萧条”时期的“需求不足”,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核心内容是紧盯失业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人为地制造和扩大就业需求。
这种方法只是缓和了经济危机,积累的矛盾在40年后爆发,形成滞胀。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迅速上涨,厂商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同时大众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所以更愿意把钱花出去,同时企业事先将通货膨胀因素反映在未来成本上,造成物价上扬。
当人们发明了痛苦指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和)这一术语来表达滞胀的时候,传统经济学理论正在左右为难。如果采取紧缩性政策抑制通胀,则会加快衰退的到来,如果转而运用扩张性政策,则会使控制通胀的努力前功尽弃。
例如尼克松政府,暂时搁置通货膨胀问题,逐步下调联邦银行贴现率,从1970年初的8.78%降到1971年底的4.5%,逐步增加货币供应量,从1969年年均增长率3.5%提高到1970年的6%,而且在1971年实行首次和平时期的物价管制。结果在1974年4月物价管制取消后,物价急剧上升,当年消费物价指数陡升12%,同时生产增长缓慢,失业率仍然浮动于6%上下。
后来保罗·沃尔克于1979年就任美联储委员会主席后,两害相权取其轻,采取了高度紧缩政策:把贴现率提高为两位数的12%,并一提再提,一度接近20%。利率的提高虽然限制了投机,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但也影响了工商业正常的资金周转,伤害了投资,最终引发了“两个危机谷底”的“沃尔克衰退”。
潜伏: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
陷入滞胀泥潭十多年以后,美国经济才在里根总统的带领下渐渐走出困境,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在此阶段美国财政赤字严重。里根采取了供给学派的减税观点和货币学派的货币控制观点,由此形成了宽财政、严货币、放松管制这几条重要思路。
供给学派着重分析税制对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效果,认为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能促进生产增长,并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他们还主张大量削减社会支出,停办不必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降低津贴和补助金额,严格限制领受条件。
货币主义的思想则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用“稳定的”货币政策,紧盯通货膨胀率。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从1979年撒切尔夫人开始,众多国家都奉行货币主义政策,并取得了成功,货币学派一时声誉鹊起,其创始人弗里德曼更是被称为“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在这些经济学理论(尤其是货币主义)的帮助下,人们暂时战胜了滞胀,迎来了新的繁荣,但是滞胀没有被彻底清除,它只是暂时潜伏起来而已。
次贷危机和全球化
作为“碾平”当今世界的决定性力量,全球化导演了最近一轮空前的经济繁荣,也可能催化一场空前的经济崩溃。
今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通胀水平都改写了历史纪录:美国5月份通货膨胀率为3.8%,创17年来新高;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为3.3%,达到14年来最高值;沙特阿拉伯处于16年来最高线;越南5月份CPI增幅加速上升到25.2%,增速达到1992年以来最快……
通货膨胀的结果是,生产成本上升,实际收入减少,消费下降,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很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不得不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是在次贷危机中愈陷愈深的美国,一直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断降息,自去年9月以来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以试图缓解经济颓势。所以那些执行紧缩政策的国家,已经成为美国流动性的“洼地”,饱尝输入型通货膨胀之苦。
虽然通过实施退税计划,美国经济2008年上半年增长好于预期,但是因为金融动荡、房价深跌、油价高涨,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备受打击,美国经济内需将日益疲软,制造业也可能萎缩。随着美国经济放缓对全球经济负面影响逐步蔓延和深入,其他经济体将面临很大的下滑风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衰退以后,出口放缓、企业投资萎缩,内需低迷,还会反过来加剧影响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几乎一触即发。全球性的经济滞胀初现端倪。
产业升级和货币回归
凯恩斯主义紧盯失业率,暂时解决了“大萧条”,结果引发了滞胀。货币主义紧盯通货膨胀率,暂时解决了滞胀,最后却制造了经济的虚假繁荣。他们都割裂了“货”与“币”,认为只要有钱就一定有货,只要关注货币就可以了解整体经济的状况。于是“币”的花样越来越多,距离“货”越来越远,暗藏的风险越来越大。
货币最大的优点正是它的缺点:不记名,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趋利的货币是不受控制的,只有一部分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完成它的本分,其余的都停留在金融领域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这是产生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
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2001年6月为78.8%,到2007年年末已经降至67.4%。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只有67.4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有近三分之一的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而贷款出去以后,还可能一哄而上进入热门领域(比如近年的房地产),导致资源浪费,或者绕道进入金融市场投机(比如炒股票)。
全球超过80%的外汇交易和超过50%的全球出口是以美元来计值的。因为无需为国际货币稳定负责,美元发行泛滥到了天文数字,导致全球货币供应量迅猛扩张,已经远远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这些过剩的流动性,不但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还带来了花样繁多的金融创新和投机交易。
滞胀问题本质上是“币”远大于“货”造成的,也就是通俗说法“钱毛了”。笔者建议“货”“币”并重,让货币回归本原,真实反映实体经济状况,引导合理的生产消费。一旦“货”“币”返璞归真,根治滞胀的技术方法自然就有了,核心思路是:保持合理的低利率水平,以促进投资,同时尽可能提高货现率,以促进消费,抑制通货膨胀,引导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运用货现率促进消费,根据货物的不同,有三个层次:
1.资源类货物,如石油、煤炭、金属、水、电等。建议运用价格杠杆,通过市场的方式完成资源合理配置。对于使用这些资源的企业和个人,采用累进加价收费的激励手段,以改变不合理的消费场所和消费习惯。对于生产企业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于能耗大户(如电解铝),则增加税费,发行环境券,限制污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2.农产品类货物,如米、面、食用油、蔬菜等。当前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成本驱动型,来源于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建议政府针对性地补贴中低收入户,减轻其通货膨胀压力,同时维护农产品生产。补贴的操作方式,货币不如实物,实物不如货权。
3.充分竞争的工业消费品,如家电、IT数码、汽车、日化等。建议大幅度提高工业消费品的货现率,鼓励消费,让企业直接把货权卖给消费者,并且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生产,这是从需求反向配置资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