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
一面是因朱新礼把汇源果汁“当儿子养大当猪卖”给可口可乐而被重新燃起的支持民族品牌的大众热情;一面是以三鹿毒奶粉事件为标志,爆发的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丑闻,以及由此导致的民族品牌信任危机。汇源果汁事件,消费者民族意识的唤起,本应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好契机,但由三聚氰胺事件导致的整个食品行业危机,却将公众对民族品牌的信任推向了历时最低点。可以看出,我们的民族企业还很不成熟,民族企业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那么,民族企业究竟路在何方?
首先,民族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源于自身。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好的产品不一定能够成就一个品牌,但一个产品质量都过硬的品牌注定不可能做成一个长久的品牌。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虽然不仅仅源于产品质量问题,但如果没有一流的产品质量,让消费者拿什么爱你?
应该说,三聚氰胺事件更深层次上源于企业急功近利的行为,以及企业道德底线的缺失。伊利奶粉在被检出三聚氰胺后,其“三聚氰胺含量低于安全标准,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的声明,让人心酸。要知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制剂,而非食品添加剂,即使产品里含有零点零零几毫克,也不符合国家标准。在三鹿沦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际,伊利仍然坚持这样的论调,企业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令人痛心。
同样,蒙牛“大品牌要有大责任”的论调,在笔者看来只是一种高明的公关手段,但并非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体现,社会责任应体现在行为上而不是出了问题之后的忏悔,蒙牛的社会责任论调值得怀疑。爱之深,痛之切,如果蒙牛真正想成为一个百年企业,那么就应该有一个百年企业的风范。这次毒奶粉事件的发生,给我们的企业上了最好的一课:“天做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企业的命运与消费者休息相关,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要坚强自律。“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大品牌必须担起大责任,只有把对消费者的责任扛在肩上,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赢得发展。
但我们在指责企业急功近利的行为同时,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心安理得?可以看出,国内现行对企业监管的政策依然存在着很多的漏洞。虽然国家产品免检制度已经废止,但谁又可以说不是这种产品免检制度,滋生了企业的投机倒把心理。而且目前的食品检查检验制度并不完善,一句三聚氰胺属于食品行业严禁添加的化学制剂,不属于检查范围,暴露出了检查检验部门对责任的推卸。应该说这种对政府责任的推卸,也是目前国内企业生存的一道沟坎。
此外,不合理政策的历史遗留,成为民族企业发展中的另一重要瓶颈。虽然今年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多年来国家酝酿的“两税合一”最终完成,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但长期以来内外资税率不平等,造成民族企业不得不为了生存而畸形发展;同时两税合并,并不代表取消对外资的优惠,这些重外资不重内资的政策,导致国内企业在发展中,长期处于一种夹缝状态。同时,去年以来,随着aihuau.com国内物价结构性上涨,CPI不断攀升,国家发改委出台限价令,范围涉及三鹿、蒙牛等乳业企业和鲁花、九三等食用油企业在内的国内众多大品牌,而产品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企业长期处于保本经营甚至亏本经营的状态,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难保企业不会剑走偏锋。这种非市场经济的调控手段,值得反思。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国内企业要想求发展,政府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已刻不容缓。
在民族品牌发展尚不成熟的阶段,“闭关锁国”或能造就一批优质的民族企业,但如今外资已经进入中国,一味堵塞决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市场来竞争,公平竞争,民族企业才能有所发展。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决不意味着对民族品牌可以姑息养奸,超出经营底线的企业行为一定要得到应有的惩罚,三鹿董事长田文华沦为阶下囚,石家庄副市委书记、市长冀纯堂的去职,应该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警钟,只有警钟长鸣,民族企业才能健康持久发展。
民族企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夏鱼,男,现供职于国内某知名食品公司,三年营销经历。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email protected]; QQ:37353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