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在销售过程的排名中已经在‘品牌声誉及可靠性’之后,这足以说明质量好是一个基本条件。” J.D.Power亚太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Geoff Broderick讲述了美国市场的情况。 丰田进入美国时,美国本土品牌认为它肯定是没有机会的,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获得认可;韩系车当年也以低廉的价格打入美国市场,但是质量跟不上,一度差点“打道回府”,而此后,它们在质量上不断地改进,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最终被美国消费者所认可。 “质量不好在未来没有第二次被消费者考虑的机会,那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Geoff说。从2012年J.D.Power亚太公司的报告来看,无论是什么品牌,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都有较大提升。2012年行业总体新车质量平均故障率为146次/百台,新车质量故障比2011年平均减少了16次/百台,相当于整体成绩提升10%。 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博士分析认为,2012年行业的进步主要归功于韩系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提升,特别是自主品牌方面,新车质量平均故障率已经从2011年的232次/百台下降至今年的212次/百台,取得了明显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并非人们所想的是一个实物质量的研究,而更多是对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感知质量进行研究。比如发动机噪音的评估是按照客户感知来评价,而非用分贝仪,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实际使用的需求。 自主质量与合资缩小 尽管在2012年中国新车质量调查品牌排名上,豪华车品牌高居在上,无一自主品牌进入行业平均线以上,但自主品牌车型“紧凑型车排名”和“微客排名”的两个细分市场上表现不俗。 特别是微客的前三甲都被自主品牌所包揽。可以看到,新车质量的总体得分十年来持续下降,今年的行业平均问题数减少了10%,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这其中自主品牌的贡献较大,梅松林表示:“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的进步速度在2012年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我们看到了在不同方面的显著提升,尤其在手动变速箱易于换挡、刹车粉尘和燃油效率方面。 报告显示,不同品牌车型其他细分市场也各有斩获。在2012年研究涵盖的所有215款车型中,韩系品牌北京现代的两款车型(现代名驭和现代索纳塔)分别获得一个细分市场奖项;东风悦达起亚旗下的起亚K2获得一个细分市场奖项。日系品牌(RAV4)、东风本田(思域)和长安铃木(奥拓)分别获得了一个细分市场奖项。美系品牌上海通用的两款车型(雪佛兰赛欧和别克GL8)分别获得一个奖项。德系品牌宝马(7系)获得一个细分市场奖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系品牌,对于此前油耗量过大、轮胎的胎噪声过大、刹车有噪声、送出的风有霉味和异味等问题,在今年的调查中都有明显提升。J.D.Power认为,这主要是受益于积极倾听本土消费者的声音,体现了很强的本土化意愿和本土化改善行动。 新技术对质量的双面影响 J.D.Power亚太区方面还对新技术搭载对IQS产生的影响做出了评估。一个有意思的趋势是,随着消费者对车内娱乐和导航需求的增加,搭载多媒体设备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导航系统在厂家或授权经销商的安装率逐年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原装的导航系统在新车质量的分数随着安装率的上升而增加。这一类别也成为八个类别唯一问题增加的类别,新车质量由2007年3.4上升到2012年的6,增长近1倍。
![科目二第二次机会 质量差,没有第二次机会](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174275458551.jpeg)
技术的采用会增值,但也会带来新的质量问题。又如,涡轮增压在高端细分市场的安装率较高,比如,涡轮增压技术也在新车质量方面带来了双面性,虽然涡轮增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动机动力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问题,如机油消耗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