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悉尼奥运会带来的不仅是16天的运动会,而且是10年的发展机遇。当时澳大利亚旅游局就预测,1994到2000年再延伸到2004年,海外游客增加132万人,本地游客将增加17.4万人,新增加的旅游生意将为澳大利亚赚取30亿澳元的外汇。
邢海洋 奥运会赛事结束,高企的北京酒店价格也恢复常态,由三四倍于日常价格回到原地。早在房价回归前,奥运概念股甚至就已经过犹不及地回落,首旅股份拥有民族饭店和京伦饭店两家奥运签约酒店,从奥运会开幕前的20元跌落到闭幕前的12元,而只拥有3家连锁商务酒店的中青旅股价也从16元回落到9元。从奥运会诞生的那天起,这场全球体育盛会就和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届奥运会算起经济账,旅游业都是一笔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奥运会又给每个主办城市做足了广告,带给城市持久的旅游吸引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为西班牙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创下奥运会收益纪录之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也分别为举办国带来51亿美元和63亿美元的收益。这个意义上,炒作奥运概念股的投资者期待着奥运会期间业绩的暴涨,实际上也的确如此,至少119家签约酒店几乎预定满,而按照北京奥组委的申办承诺定的价格,签约酒店房间增幅约为平日价格的1.4~1.6倍。北京奥运会的签约房价总体来说虽低于雅典奥运会和都灵冬奥会赛时的房价水平,但还是给酒店带来了超额的利益和超高的入住率。 证券市场上的旅游股却大幅度走低,自有“见光死”的因素。另外的原因或许是2家签约酒店和3家商务酒店在上市公司业务中的比例被炒作者“不当”夸大,或者它们本身并无代表性,毕竟分享到奥运最大蛋糕的是那些拥有自主定价权的高档酒店,而四星级乃至更低星级的酒店预订率甚至没有过半。但是假如从更长的时间判断,市场似乎过于注重一时的盈亏,有一叶障目之嫌。计算旅游收入,除了奥运会期间,还要计算奥运会前后。2000年悉尼奥运会带来的不仅是16天的运动会,而且是10年的发展机遇。当时澳大利亚旅游局aihuau.com就预测,1994到2000年再延伸到2004年,海外游客增加132万人,本地游客将增加17.4万人,新增加的旅游生意将为澳大利亚赚取30亿澳元的外汇。 从这个角度再观察,另一只奥运概念股——北京旅游,给出的就是颇为正面的答案。景点旅游为主业的北京旅游几年前股价还不足3元,虽经历了奥运概念股退潮后的大跌,股价仍达到16元,给长线投资者以不菲的回报。长期看,在门头沟区拥有“两寺两山”(灵山、妙峰山、潭柘寺和戒台寺)经营权的北京旅游是北京市旅游股中表现最好的。除了拥有垄断性资源,北京旅游显然更能反映出北京旅游业的大势,毕竟,游客可以自由选择酒店,选择景点的自由度却小得多。|!---page split---| 奥运会期间普通旅客减少并非没有先例,实际上,从洛杉矶到汉城到巴塞罗那到亚特兰大,历届奥运会都因为大兴土木,酒店激增,使得参赛期间旅馆入住率呈下降趋势。洛杉矶奥运会入住率最高,达75%,巴塞罗那奥运会入住率只有65%,但这也没有阻止巴塞罗那成为历史上最赚钱的奥运会。相对于奥运会前一年,奥运会年的入住率也无一例外地下降,巴塞罗那是4届奥运会中降幅最大的,降幅达5%。比赛期间旅行费用提高和住宿紧张等因素可能会使很多游客望而却步,这种情况在韩国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就发生过,雅典奥运会更是如此。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三星级酒店价格从前一年每晚70欧元左右上涨到200~300欧元,五星级酒店由100~300欧元上涨到1000~1500欧元。暴涨的房价令很多游客打消了观看奥运会和到奥运会举办城市旅游的想法,造成雅典奥运会当年入境游客出现负增长。 奥运会对旅游业的推动表现在奥运会前主办城市酒店行业的投资和客房数量的大幅增长。奥运会过后,酒店业会出现短暂的供需失衡的现象,酒店数、客房数和入住率开始下滑,酒店行业通常进入调整期。但通常,只经过一年的调整,入住率在奥运会后的第二年便开始回升。会后,随着酒店价格下降,游客人数逐渐恢复。奥运会的巨大宣传作用吸引来更多的游客,举办国在奥运会之后迎来持续增长的旅游高峰。新一轮的旅游高峰中,高档酒店是最大的获益者。五星级酒店经过调整期后,复苏力度大于举办城市的酒店业平均水平,比如悉尼的酒店业,2002年6月,酒店行业平均入住率同比增长3.8%,而五星级酒店的入住率同比增长达到了12.4%。资本市场上,酒店业的走势也反映了奥运会从投资拉动到需求拉动的规律。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到1997年9月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美国酒店行业走势较弱,远低于世界酒店业指数和道-琼斯指数。但在经过一年的调整后,行业指数开始超过世界行业指数。无论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旅游行业指数在奥运会后两年走势均强于世界旅游业股指,其中澳大利亚旅游行业指数强于大盘走势。长线的角度,这正是趁低投资后奥运概念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