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青岛啤酒步入了一个低速增长的徘徊期,是什么导致了青啤的这种低速增长之殇呢?
从赞助青岛足球到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青岛啤酒品牌宣传不可谓不响亮。然而是什么使青岛啤酒“激情成就梦想”,激情满怀,却无法造就青岛啤酒的成功?笔者认为,青岛啤酒的问题不是出在品牌身上,青啤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不仅在国内,即使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品牌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青啤把精力在用在品牌建设上,不仅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大量的投入相反是一种资本的浪费。
为什么作为一个全国性品牌,青啤在同雪花、哈啤等其它全国性品牌的较量中屡屡败下阵来?为什么在山东市场一支独秀的青啤,一直无法打开更为广阔的东北市场和南方市场?是营销不得力?还是产品风味问题?笔者认为,好的产品、好的团队、好的营销,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就好的品牌。真正好的营销应该存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中。
通过对青啤品牌定位的把脉,笔者认为,导致青啤近年低速增长的真正杀手,不该是品牌、团队以致营销。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青啤自身品牌定位出现了误区。
大家都知道,在消费者的心智中,青啤一直以一种高端产品的面孔示人,青啤的高端定位也是消费者所认可的。然而近年青啤在发展中却走出了一条违背自身品牌定位的品规延伸之路,以致出现现在“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乱局。
近年,青啤过份看重品牌的力量,认为做好品牌宣传就能做好品牌建设,过多的看重广告效应,而忽视了品牌其实真正存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中这一根本性现象,因此大量的广告投入却没有换来预期的回报。同时,青啤盯着中、底端市场,从企业自身出发,一厢情愿进行了所谓的品类延伸,也是青啤的一大败笔。一时间,市场上青岛山水、简装青啤等一系列中、低端青啤子品类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产品不仅没有为青岛啤酒占领中低端市场,相反,在青啤-爱华网-投入过多的精力与一些地方品牌的竞争中,不仅元气大伤,而且在高端市场上也是丢城失地,甚至严重混淆了消费者对青啤品牌的定位。笔者认为,无论是精装、简装,罐装、瓶装,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算是品类的延伸,充其量不过是简单的品规开发。所以,青啤之殇,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品牌定位的不清晰!
无独有偶,国内另一知名啤酒品牌品类延伸的失败,也从反面印证了青啤定位的失败。曾经在国内取得辉煌业绩的蓝带啤酒,由于近年同样围绕中低端市场开发出了蓝宝、蓝尊等一系列子品牌,这些子品牌不仅没有使蓝带扩展自己的消费群体,反而使消费者对蓝带品牌的认知越来越模糊,最终导致了蓝带啤酒今天“四不像”的局面。
幸而,青啤掌门人金志国及时地对企业发展进行了反思,通过对品牌定位进行重新调整,砍掉一些市场反应差的品规,并且开发山水啤酒这一新品牌,以山水啤酒抵御低端品牌的冲击,巩固青啤的高端形象。笔者认为,青啤如果能够按照这条路走下去,那么重塑辉煌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