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专职做咨询培训的时候,培训了几百家大中小型企业。给我的感受是这些企业依然如旧在走他们自己的路,学习完渠道的课程,渠道开发依旧不成体系,学习完品牌课程,可依然不那么注重服务。总之给我的感觉是,每次课程不管是哪位老师讲授的,他们的员工都表示受益非浅,高层也感觉大有裨益。可为何学到了不少知识,对很多培训知识和案例也感同身受,但实际效果却一眼就能看出来没有什么大用呢?
琢磨了很久,终于我顿悟出了这其中的奥秘。原来企业老板和员工听完各种培训课后,发出的各种感慨和看法都是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这些感受来的直接,刺激强烈,使得他们感觉到了这样的信息:
品牌太重要了,可乐没有工厂都会很快建设起来,而且不愁资金;
渠道确实需要重金打造,没有渠道,产品再好也难有用武之地;
经销商串货确实不能光靠重罚,找到内奸是最重要的。
企业要发展,确实需要不断的学习。
可是这样的感受发出来之后,很快会被日常的工作所湮没,来也匆匆,去也轻盈!到时需要打造品牌时,舍不得资金;需要改造渠道时没有资源投放;该处罚经销商串货时,下不了手,找到内奸又有人说情;培训需要成本时,往往买个盗版光盘了事,偶尔请次讲师也象向员工作秀和展示一样:我们需要打造有学习力的队伍,我们的思维不落伍。
所以这种“感受”一直停留在感受阶段,没有继续升华和研磨,导致剖析引申和举一反三的“感悟”迟迟无法到来。
偶有聪明睿智的老板,感受之后不断沉吟,最后渐悟顿悟乃至大彻大悟,“感悟”时代似乎雪崩来临。于是上述的困惑和做法与感受型老板截然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筚路蓝缕起家的老板,有的早早首场;有的却如日中天。有人奋斗过但不免落魄,而有的人运筹帷幄快意商场,不枉此生!
这就是“感受”和“感悟”的最大区别吧!前者是感性的,直观的,后者是理性的,睿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