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亚洲财富论坛》2008年8月刊
重组后的中国电信业格局为:新移动由中移动和铁通组成。
根据方案,王建宙继续担任新移动集团总经理,并同时担任党组副书记;原网通董事长张春江任新移动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新电信总经理仍由王晓初担任,原联通总裁尚冰担任新电信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原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则担任新联通筹备小组组长。
可问题是张春江是网通的董事长,怎么跑中移动去了呢?尚冰是联通的总裁,怎么能跑到中电信去呢?都是在市场上相互竞争的企业,而且又都是在海外上市,高管们却互相跑到竞争对手那边任职。
竞争也好,融合也罢,每次的重组无非都是利益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进行的,同样,只要是变革就会引起争议。
有人说电信重组就是烂土豆重分配;有人说这是个可以跟哈佛版抗衡的“本土版教材”——如果比谁的反面案例更精彩的话;有人说如此的资源整合、业务整合才是最高境界;也有人说这是“三国演义,联合抗移”的新版本。
电信重组:三国演义,联合抗移
文/果戈里
1995年,为了方便跟远在洛阳上学的弟弟联系,家里花了4500元钱初装费装了一部固定电话,其中不包括200元的电话机。为了不排队,爸爸联系了在电信上班的同学,否则,从申请到安装没有俩月下不来,如果加上请安装电话的4个人吃饭的钱,这部电话5000块钱打不住。当年,北京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是5868元。
随着电信业的重组和改革,初装费逐渐由4000多元直降到2000多元,没过多久,电信取消了初装费。那年是1999年,电信和移动分营。
2002年,中国联通的CDMA登场,消费者初次享受到了存话费送手机的优惠活动。不久,中国电信南北拆分成5+1格局,这五大电信巨头包括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以及中国卫星通信。从那时候起,消费者用上了宽带包月的服务。
时隔6年,电信业再度变革。这次重组是中国电信业格局继1999年、2002年两次变化后的第三次改革。
移动通讯 移动依然是老大
重组后,中国电信业形成了新移动、新电信、新联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在市场份额方面,根据新方案,未来在移动通信领域,新移动将占据69%份额,新电信占8%,新联通将占23%。在固话与互联网业务方面,电信将占60%份额,新联通占30%,其他运营商占10%。
从数据上看,在移动通讯市场,移动依然是老大。
对于此次重组方案,业内人士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人说电信重组就是烂土豆重分配;有人说这是个可以跟哈佛版抗衡的“本土版教材”——如果比谁的反面案例更精彩的话;有人说如此的资源整合、业务整合才是最高境界;也有人说这是“三国演义,联合抗移”的新版本????
众所周知,这次的电信重组就是为打破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因此,重组后的中国移动相较之下将比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但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的郑工程师告诉记者,“在初期,监管部门不会采取激进的措施,更多的可能是出台一些较为温和的做法,例如强制性要求中国移动开放网络以实现网间漫游等。”
很明显,此类措施不会直接导致中国移动在新增市场上的份额下降,不过,既然国家已经提出非对称监管,作为中国移动来说,在新增用户市场上一定会有所收敛,如此一来,中国移动有可能降低在新增用户市场上的份额。不过,这对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已经拥有高达5.6亿户的中国移动来讲,并未动摇其在移动通讯领域的霸主地位。
“多运营商环境下,必然引起竞争,对电信环境一定有好处。但是,相对其他的电信运营商来讲,中国移动的网络太大了,竞争环境不对等。”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戴晓慧举例说明,“让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赛跑,竞争环境没法形成公平竞争。如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都差不多,市场上才能形成公平的竞争。”
“号码携带”不解决 公平竞争难实现
“电信重组,国家愿望是好的,在多运营商环境下引起竞争。但是,中国移动已经占据了相当数量的基础客户,对于新的运营商来讲,就算给它移动牌照,它能否干大干强,这也很难说。当务之急是必须解决号码携带问题。”可以听出,戴晓慧有些焦急。
号码携带,顾名思义就是用户能够携带电话号码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切换或转换,仍能保持原有号码。目前,全球实现了移动号码携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部分北欧国家。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竞争。
如果实现了号码携带,用户就可以针对服务和价格随意地选择网络平台,不用因怕更换号码而一个网忍受十几年,即便这个网服务差、价格高。这么好的一个业务,为什么迟迟不能上马?
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信业人士告诉记者,“号码携带没有谁愿意干。大的运营商认为,我凭什么把我的号码给你们?小的运营商又没有能力干。比如,中国移动同意号码携带,但是,它会同意把自己的用户资料给网通吗?不可能!每家的用户资料都是企业秘密,那么,由谁来承担这个携带责任就是个问题。”号码携带会牵扯多个运营商。本运营商内的号码携带问题好解决,但是,跨运营商之间的号码携带不是一个运营商能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由政府认证的第三方机构来做号码携带。所有运营商把资料给第三方机构,由它来承担号码携带的义务。第三方机构根据运营商的用户量等信息,向运营商进行利润分成。”
除了运营商之间的协调问题,号码携带政策所引发的网络成本和应用技术都是需要考量的问题。运营商的规模越大,用户越多,所承受的成本负担也就越重。|!---page split---|
“降”字当头 消费者受益
电信业的第一次重组成立了中国移动,从此一代“霸主”诞生;第二次是拆分了中国电信为南北格局,从此中国有了6个运营商;这一次,则是把其中5个并回3个,坐等分派3G牌照。
同前两次改革一样,消费者最关注的依然是资费问题。其实,这跟此次重组的目标并不冲突,电信业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电信市场运营商之间的失衡局面,意在打破垄断,而资费问题正是评判垄断的最佳标准。
不难判断,由于竞争格局调整,进入新的业务领域的电信运营商很可能发起“价格战”,毕竟,这是争夺市场最直接、高效的方法。而原有的运营商也会通过降低价格,应对新运营商的挑战。而基本月租费、基本通话费、长途话费、漫游费、手机上网费等,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竞争。
记者由中国移动的客户服务热线10086获悉,北京移动已经开始着手降低旗下神州行用户的短信资费,正式推出其神州行短信套餐业务,新的神州行短信套餐中的短信资费,将比原北京移动神州行短信资费下降超过三成,最大降幅超过44%。
但是,作为一个10年期的老移动用户来讲,戴晓慧表示,“短信资费优惠来优惠去也没有多少钱,漫游费和长途费应该是主要调整的对象。”
资费优惠,是当下运营商在复杂的竞争格局下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的最普遍方法。
链接:“后妈”和“后娃”
当每个利益集团在进行重组的时候,员工扮演的大都是不知所措的角色。记者从几个电信业的朋友口中得知,虽然他们都没有得到重组后裁员的消息,但是,每个人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都很迷茫,“无论是联通的、移动的,还是电信的,每个人都不会再有分营前的企业主人翁意识了!企业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会回到从前!”这是一个经历过邮电分营、寻呼剥离、移动分拆、南北分拆,工作单位的名称一换再换的老网通人的无奈。
而对于铁通的员工而言,听闻被并入移动后,他没有记者想象中的兴奋,有的只是麻木和悲凉,“对于我们而言,只是找了一个后妈。”
电信重组之观点纵论
信产部电子科技委委员李进良表示:“重组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不能改变中国电信业竞争格局失衡的局面。 重组之后中国移动组织架构不变,拥有3.9亿GSM用户,仍然是每天2亿元以上的利润。五合三方案(铁通并入移动、联通被拆分)不是个好事情,不能解决问题。中移动依然一家独大。中国电信分家重组,走向正常运营少说也得半年,估计也就是保持原来的经济效益。而新中国联通(暂名)拥有约1.6亿GSM用户、约2000多万PHS用户、约1.4亿网用户;由于要重组,走向正常运营也得一年半载,因此,估计其效益比原联通好不了多少。中国移动仍然独占鳌头。”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认为:“要使重组能够实现优化市场结构的目的,对电信公司全业务经营的规划与准备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而现实情况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大固定运营商,对全业务的运营尚缺乏最基本的准备,对固网与移动业务的融合,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议论阶段,固网运营商的本地网老总们每天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保收入保用户不流失上,对重组后干什么、怎么干根本无从考虑。因此,现在实施重组,事实上会使运营商面对全业务不知所措,在公司融合、资本融合、业务融合及战略目标上陷入混乱。”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表示:“在能预测的两年内,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量会继续增长,新联通及新电信的用户会继续流失,新的重组方案并没有纠正以前的错误,只是把联通的C网及G网分给不同的运营商,如果是在2003年分拆或许还有希望,但现在为时已晚。与重组对应的其他的政策措施都没有配套,所以最后确定的方案只是将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并不能改变市场竞争失衡的问题。”
中国网通CEO田溯宁表示:“中国电信产业的不确定性导致国外投资者在购买网通股份时逡巡不前。目前西班牙的Telefónica公司是唯一一家有‘勇气’投资网通的国际电信公司。网通是中国第二大固话运营商,在同Telefónica公司达成协议之前,网通还曾经同新加坡电信、韩国电信以及日本的NTT等多家公司进行过谈判,但并没有达成一致。这些厂商对于中国电信产业重组带来的不确定性心存顾虑,因此没有足够的‘勇气’投资网通。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但我想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投资之前,投资者必须仔细衡量自身能否承担风险。”
(以上内容据网络资料整理,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