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青葬礼车队 张祥青报恩



系列专题:《商界评论》2008年7月刊

    捐赠亿元的不止荣程钢铁,但其董事长张祥青却获得了最多的情感认同。张祥青的捐赠,满足了中国人传统上对慈善的期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作为唐山大地震的孤儿,他的捐赠就像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一样,自然而又经得起推敲。他的致富传奇则比任何外界的心理干预都更能激发灾民们的潜能与斗志。

张祥青报恩

 

文/本刊记者 陈建光

央视的舞台一向中规中矩,所有的节目都经过彩排,但张祥青却创造了一个意外:

  在5月18号“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本来高举着3000万元捐赠牌子的张祥青,在简短的致辞后,主持人将话筒移向下一位捐赠者时,他抢过话筒补充了一句:“再追加捐款7000万元”。

  这一戏剧性的场面将捐赠的气氛渲染得异常热烈。而随后张祥青传奇身世的揭晓又使得公众的捐赠有了另一番精神的寄托。

地震孤儿的回报

  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捐赠中,争议不少。有跨国企业的铁公鸡榜,有王石的“捐赠门”,即使王老吉的亿元捐赠也有人质疑是一场公关秀,但对于张祥青的捐赠,却没有任何争议,所有人都倾向于一种解释,那就是“地震孤儿对社会的回报”。

  与那些备受争议的企业家一样,张祥青也是一个企业家——荣程钢铁的董事长,为何却被如此厚爱?

  原因只有一个:所有的公众都认为他是在“报恩”。他唐山大地震孤儿的身份就像“亲生儿子”的血统一样纯正。那么,既然是“亲生儿子”为回报国家社会这个“父母”的养育之恩,1个亿的捐赠,即使再多的捐赠,都显得理所当然,无可质疑。

  时光倒回到32年前,那次死亡高达24万多人的大地震令唐山成为一座空城,很多家庭家破人亡,张祥青就是这不幸中的万幸。

  当时的张祥青还只有7岁,与父母和6个兄弟姐妹幸福地生活在唐山丰南区胥各庄,但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把一切都掩埋在了废墟之中。

  当哥哥姐姐从瓦砾中将还不谙世事的张祥青扒出来时,他显然被吓坏了,放眼望去,四周竟然没有任何屹立的房屋,没有声音,只有零星的一些人,半裸着呆立在屋顶上,黑暗的天空中开始下起了雨。

  张祥青哭着找妈妈,但他的母亲和五哥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被砸成重伤的父亲也没有挺过来,年幼的张祥青和幸存下来的其他-爱华网-哥哥姐姐都成了没有父母的孤儿。

  对于张祥青来说,幼年的那段经历在他记忆里烙下太深的记忆,那恐怖的场景让他不敢去回忆。

  所以,捐赠仪式上,张祥青说:“唐山大地震,我的父母和一个哥哥都没了,我对那种惨状感同身受。从废墟中站起来的唐山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的心!”没有人会认为他是在矫情,所有的人都相信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

|!---page split---|

感恩的传承

  1亿元的捐款对荣程钢铁是个什么概念呢?

  2007年,荣程钢铁的销售收入为245亿元,利税29.7亿元,净利润为16.2亿元。这也意味着,张祥青夫妇将公司净利润的1/16捐给了四川灾区。与其他企业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

  鲜为人知的是,与多数企业来不及反应相比,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张祥青就决定捐赠1000万元。

  5月13日早晨7:40,当时张祥青正在天津,他打开电视看早间新闻,看到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震级比唐山大地震有过之而无不及。张祥青马上用电话联系在上海出差的总经理和在天津的董事们召开了一个捐款的董事会,并通知公司财务立刻准备1000万元,他要在上午亲自捐到天津的慈善部门。上午9点多,他亲自将捐款送到了天津市红十字会,该笔捐助下午就通过中国红十字总会汇往了灾区。

  这种对地震近乎于本能的敏感为何如此强烈呢?张祥青说:“我是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至今还能回想起解放军为我们救助建房、分发救灾物资的情景,他们每天天亮来、天黑走,不吃一口我们的食物。我们现在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支援灾区建设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对解放军的感恩,对支援灾区责任的传承,张祥青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中国传统对慈善的理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在这次捐款引起媒体聚焦前,张祥青一直非常低调地表达对慈善的关注:2002年,他捐资230多万元为唐山丰南区治河修桥;2003年,非典期间,他捐款100多万元;2004年,为救一个患肾病的职工,他带头捐款为病人募集30余万元换肾;2007年,他捐款40万元定向资助天津52名自强贫困孩子;今年初,他为南方雪灾捐款300万元……多年来,他累计捐赠超过3850万元。2006年,他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并获得“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称号。

不服输的生命意志

  对感恩的传承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正如央视川籍主持人李佳明在赈灾晚会上说的:“我们四川人不服输,我们懂得感恩。”

 张祥青葬礼车队 张祥青报恩

  感恩是对捐助者的心理补偿,不服输则是对灾难的一种自我疗伤!这比任何一种外界的心理干预都更能激发人的潜能与斗志,是最大的慈善。张祥青的财富历程无疑使他成为这样的楷模。

  从废墟中被扒出来后,张祥青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为了生计,只能跟着大哥大姐捡破烂、打猪草、卖冰棍,自己挣钱上学,但初中毕业后他还是辍学了。受政府照顾,他进入当地一家铁厂,成为厂里年龄最小的学徒工,那年他只有15岁。

  1991年,张祥青夫妇把卖早点攒来的和借来的钱都投入到废旧钢铁,但由于不懂市场,第一笔生意赔得血本无归。朋友劝他赶紧收手,要不越赔越多,而债主也担心他没有偿还能力不断地来要账。

  可从小经历苦难的张祥青却并不气馁,他一直在给自己打气,“废旧钢铁有市场,坚持下去我一定能成功”。也许是这种乐观的精神感染了周边的人,短短几个月后,在同行朋友的热心帮助下,夫妻俩的废钢铁生意有了起色,当年就盈利几十万元。

  张祥青真正的飞跃是在于一次国企并购的“豪赌”:当年张祥青听说天津津南有家钢铁厂濒临倒闭,于是带着他们公司7个骨干到天津考察办厂。

  当他们来到天津的厂子,抬眼望去,厂区内到处都是芦苇和水坑,众多设备都已锈迹斑斑不能使用,一些村民在厂子里抓野兔,放牲畜。花2.8亿元投资这样一个地方,团队的人都难以理解。

  但张祥青却有更深远的战略:虽然这个厂条件差些,但天津市是港口城市,运输便利,从长远考虑投资环境比在唐山好。而且天津有天钢和大无缝厂,需要大量铁,但天津铁厂远在涉县,这种有钢无铁的局面给企业提供了潜在市场。

  最终,2001年4月28日,张祥青将自己唐山两个钢铁厂的全部利润6000万元投入对天津厂区的改造,并成立荣程钢铁公司。后来,他果然拿下了天钢和大无缝厂的大额订单,并且远赴澳大利亚签订铁矿石的长期合约。

  经过在天津7年多的创业发展,2007年,张祥青登上胡润钢铁财富榜,以个人资产130亿元在民营钢铁行业中排全国第二位。

  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是值得呵护的,一个传承责任的民族是值得依托的,一个不服输的民族是值得付出的。在地震灾难的肆虐中,张祥青俨然成了“中国式慈善”的化身,寄托了国人对捐赠的传统感情与美好期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1650.html

更多阅读

张祥青女儿 退后三步 读懂一个真实的张祥青

 文8226;图/《商界》记者 樊 力  一米八的大个头,黑色大衣,坐到记者面前,没有客套和寒暄,张祥青一上来就要号脉。这多少让我们有些惊讶。身边人说,董事长近年来自学中医,号了千余人的脉,且最爱给医生看病。他的越野车上三分之二的地方

张祥青女儿 追踪张祥青

一份涉嫌向力拓原员工行贿的中国企业名单将他置于风波中心。2010年4月,当记者赶赴天津对话这位在汶川地震中捐款亿元的低调企业家时,收获的却是另一种心情。 ——或许退后三步,才能看懂一个真实的张祥青。 一米八的大个头,黑色大衣,坐到

追踪张祥青:荣程钢铁没有秘密

 一份涉嫌向力拓原员工行贿的中国企业名单将他置于风波中心。2010年4月,当记者赶赴天津对话这位在汶川地震中捐款亿元的低调企业家时,收获的却是另一种心情。   ——或许退后三步,才能看懂一个真实的张祥青。   一米八的大个头,黑

声明:《张祥青葬礼车队 张祥青报恩》为网友片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