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欧盟与中国



中欧关系因双边贸易的增加和全球变暖政治的升温而在发生变化。吴昌华在此谈到了这一双边关系发展将面临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全球变暖首先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次也是发展问题。 2007年以来气候变化问题更是引人注目,联合国气候变化小组四次评估报告的相继推出,包括八国峰会、达沃斯年会等在内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领域的磋商和讨论,外加各国在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方面的进展,都为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围绕着这场事关人类未来命运的谈判,包括欧盟和中国在内的全球各方都积极开展了行动。欧盟是这场谈判以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控制未来全球变暖的进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无疑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一大看点。

欧盟为什么成为急先锋?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欧盟一直占据着国际谈判中的主导地位。在《京都议定书》的谈判过程中,欧盟积极主张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主动承担了减排义务,同时极力推动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促成了首个有法律效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具体协议《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而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开启之后,欧盟继续在这一议题上扮演国际舞台的领导角色,制定宏伟且激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通过各国具体的能源环境经济战略加以实施。与此同时,欧盟还继续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议程,努力通过各种外交渠道和手段进行沟通、游说和拉拢,以使其激进的气候变化应对战略能够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并上升为环境保护的国际机制。

欧盟的态度有其必然性。欧盟国家作为成熟的工业经济体系,在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经济活力和竞争优势有所削弱,从而影响到欧盟所谓的软实力和外交影响力。而在欧盟内部,德、法、英三大国的领导人相继更迭之后,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欧盟大国领导集体。默克尔、萨科奇和布朗相比各自的前任更加务实并且都具有扎实的经济工作背景。他们在欧盟内外政策上也有不少相似点,如主张欧盟各国开展社会、市场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提高经济活力,重视全球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并关注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等。主要成员国的政策趋同有利于欧盟形成清晰有力的外交政策。

 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欧盟与中国

尤其是在能源和气候变化这一重要议题上,一向依赖外部能源供给的欧盟迫切需要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与此同时,欧盟国家自身受到全球变暖的巨大负面影响以及欧盟国家对于世界未来经济竞争趋势的构建,使得应对气候变化也成为欧盟各个成员国密切关注的问题。欧盟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激进,不仅可以迎合民众对气候变暖和能源安全的担心,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寻找新动力,同时也是欧盟扩大其国际政治和外交影响力的有利契机,避免欧盟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下滑。

中欧经贸政治局势的变化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在为中欧双方带来新的合作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中欧关系面临更多的挑战。随着中欧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欧盟已经不愿再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或者至少不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而是倾向于认为中国是一个逐渐强大并且已对欧盟构成挑战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竞争对手。从1995年欧盟首份对华政策中强调中国的经济奇迹及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到2006年欧盟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扩大的责任》中单独发布的贸易投资文件——《竞争和伙伴关系》,经贸问题已由双边关系的稳固基础开始转化为欧盟对华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挑战”。其中,环境、社会保障、货币、自然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政策成为欧盟指责中国对欧形成不公平竞争的重点。欧盟强烈地要求中欧之间建立互惠的自由、开放和公正的市场,并且强调“实力持续增长的”中国应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建设性和负责任的角色,承担超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WTO框架下所应承担的责任。

除此之外,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欧盟对于中国的负面认知也在加强,迫切期望中国趋同于欧洲各国“自由、民主与法治”的价值观,对中国人权状况问题的关注也在加强。此外,欧盟对于中国的国际发展援助政策也表示极大关注,指责中国未能以合理和透明的标准开展国际援助,并且认为中国资源和能源导向型的外交政策有悖于欧盟倡导的“良治”政策,不利于欧盟价值观体系的全球推广。

在上述背景下,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就很自然地成为欧盟对华政策中的关键因素。欧盟面对日益凸现的能源安全和全球变暖问题,一方面大幅度提升其在欧盟总体外交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努力整合欧盟能源政策与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在欧盟共同政策支持下说服美国重启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变化问题谈判之后,欧盟将继续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试图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接受欧盟的能源、环保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和经贸标准。

中欧关系往何处去?

可以预见,气候变化问题在中欧政治外交舞台上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欧盟更趋保守、更具防卫性和保护性的对华经贸政策将有可能影响包括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在内的磋商和谈判,中国“压低能源和环境价格”所造成的“环境倾销”和“气候倾销”将可能成为欧盟批评的对象,而由此引发的能源环境标准争端和解决措施将成为双边经贸问题的新焦点。在技术转让方面更保守,更坚定地利用反倾销手段以及WTO争端解决机制等,都可能成为欧盟应对中国竞争的贸易壁垒。

除此之外,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议题上,欧盟的对华政策将会逐渐丰富并且强化“中国责任论”,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欧盟国家在制定激进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同时,温升控制的“2度目标”以及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50%(相比1990年)的目标,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

欧盟是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先行者,目前掌握着全球大量的相关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联动中,欧盟大力倡导的全球目标和行动,构建出未来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基本蓝图,并且在由此引发的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中,也即在低碳经济技术革命中保持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技术优势,获取新产品和技术转让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公开要求中国不要将气候变化问题置于经济增长之后,其倡导的气候和环保标准及义务还将相应地增加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本,有利于压制其经济增长势头和政治外交进展,并且有利于欧盟价值观的全球推广。

作者:吴昌华,气候集团climategroup中国区总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214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人消费观念的变化 消费环境变化下的企业路径

     2013年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2013年第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同比增长7.5%。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缓增长阶段。受大环境影响,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二季度增长也随波逐流,没有显现出发力迹象。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洞察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 气候资源国有的荒谬与危害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信息网6月15日发布消息称,“《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已于2012年6月14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顺利通过,将于2012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估计当事者没有想到

全球视野下的银行保险 全球视野下的信任与责任

  田薇:过去改革开放30年很多人有机会了解中国,并和中国一起发展,这其中当然包括我们跨国公司,他们和中国一起成长,成为中国经济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跨国公司这些年来的发展,他们的角色有什么样的变化?

声明:《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欧盟与中国》为网友脚踏实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