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外资品牌彩电在中国涉嫌倾销的质疑声高起来,一些国产彩电企业希望政府能够听到它们的呼声,对外资彩电开展反倾销调查。有意思的是,面对国产彩电的大声疾呼,外资品牌表现得相当漠然,甚至某些外资品牌还在策划更大力度的降价动作。
外资品牌彩电到底有无倾销嫌疑?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倾销?
目前,国产品牌认为外资品牌有倾销嫌疑,理由之一是外资品牌彩电比国产彩电卖得还便宜。这一理由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2006年下半年以来,外资品牌彩电确实有很大幅度降价,但是,你到商场转一圈看看,你会发现,外资品牌彩电价格仍然比国产品牌高出不少。以目前最为畅销的42英寸液晶电视为例,外资品牌最低价在8000元左右,而国产品牌最低价是7500元。47英寸液晶电视最低价,外资品牌大约在9500元,国产品牌是7700元。以上数据,都是国美、苏宁、永乐大幅广告上刊登出来的价格,大家可以看看。
实际上,确有外资品牌以超低价机冲击市场情况,但是多发生在节假日期间,而且数量有限,并非敞开供应,这部分机器节假日过后大多恢复原价。
所以,说外资品牌销售价格比国产品牌低,实际上是不成立的,至少理由是不充分的。
今年上半年,国产彩电阵营搞了一个所谓的“国家队”,并发布宣言称:“确保国产彩电价格不高于外资品牌”。现在说外资品牌涉嫌倾销,实际上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国产彩电的理由之二是:“外资彩电业务基本上都是亏损的”,比如索尼。应该说,这一条理由也很勉强。
首先,我们至今并无确凿证据证明外资品牌彩电都是亏损的。即是有,也很难说是倾销原因造成的。我们看到的是外资品牌全集团盈利状况,而它们的彩电都是全球布局,我们很难说亏损是中国市场带来的。
实际上,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外资品牌的成本构成,我们就不会轻易下“外资品牌卖得这么低一定亏”的结论。我们知道,面板和模组是平板电视成本构成中最大一块,约占总成本的60—80%,而这一块,国产彩电全部靠进口,外资品牌大多是自产自用。因此,在成本构成上,国产品牌并没有和外资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国产品牌成本要高不少。
我们知道,外资品牌大多数在中国生产,人力成本都差不多,这样下来,我们的总成本就远远高于外资品牌。从这一点上说,外资品牌大降价,实际上是暴利回吐。我相信消费者都认为全球外资品牌应该降价,没有理由继续暴利下去。
|!---page split---|这么看来,国产品牌凭什么说外资品牌是亏的呢?
我当然不是为外资品牌张目,我很赞成如果国产品牌认为外资涉嫌倾销,就应该向有关政府机构以书面方式提请立案侦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抱怨和发牢骚上,那是没用的。
我一直认为,国产彩电走到今天,有很多做法需要反省和检讨。2006年初,我发表文章提请国产彩电企业注意,尽快架构国(爱华网)产平板产业链优势,不要让国产手机的错误在彩电上重演。遗憾的是,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国产彩电企业,不喜欢听到不舒服的声音。今天,国产彩电终于上演国产手机一幕,可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不止在一个场合讲过,国产彩电在品质和应用技术上一点不比外资品牌差,甚至很多方面优于外资品牌。但是,为什么我们的销量和人家相差甚远?是“因为消费者不爱国”?我看我们不能把责任推到消费者身上。外资品牌价格高还卖得好,我们的价格低却卖得不好,这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品牌不如人家,我们败在了品牌上。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品牌建设,让消费者以买国货为荣,是所有国产品牌应该努力的。遗憾的是,“国产彩电国家队”的成立,实际上意味着坚持达二年之久的“价值战”战略已经放弃。
某彩电企业老总在反思国产彩电遭遇尴尬处境时竟这样说:国产彩电曾寄希望于平板电视上游产业链的起步,然而从整体战略上进入了外资品牌设计的圈套。如果这个解释是成立的,为什么这个企业还要花费巨大代价进入等离子面板领域?实际上,人们更愿意认为,国产彩电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上游话语权,而不是相反。
当多数国产彩电质疑外资品牌倾销的时候,海信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它认为,说国产彩电集体陷于困境理由并不充分,这实际上间接表达了不支持反倾销的想法。
一些消费者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是不是国产彩电应该多在自身修炼上下些功夫?我建议国产彩电企业好好听取消费者意见。
作者系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联系电话:037169352860、13523033066,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