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 文化差异 功夫熊猫,谁在中国文化中掘金?



功夫与熊猫

 

功夫与熊猫,这是再中国不过的中国符号了。正是这样的中国符号,被一个外来的“洋人”演绎为一场电影盛宴,而且是附加着高票房的大餐:

片名:功夫熊猫 Kung Fu Panda

导演:约翰·斯蒂文森

   马克·奥斯伯恩

配音:杰克·布莱克  成龙

   安吉丽娜·朱莉 刘玉玲

   达斯汀·霍夫曼

上映日期:6月7日(美国)

     6月20日(中国)

上海。

上海电影节,《功夫熊猫》作为非展影片获得最多掌声。

 功夫熊猫 文化差异 功夫熊猫,谁在中国文化中掘金?

影城二厅排起长龙,全场爆满。“功夫熊猫”预热从可爱而庞大的“熊猫玩偶”开始,观众的反映与在戛纳电影节的一样热烈,看来文化从来无国界。熊猫“阿宝”打了100分钟内,影厅中充满了欢笑,更重要的是,他的确是适合全家人一同观赏的影片。放映结束时,观众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影片的喜爱,“实在太好看了,太牛了!”。

南京。

工人影城第一次对一部动画片做零点引爆,而且首映的效果热烈非常,仍旧充满欢笑与好评。

长春。

借助长春电影节的鼓动,万达影城已经在报纸上打了几天广告,充分预热了市场,年轻人成为长春观影的主力。

而早在十几天之前,《功夫熊猫》成为梦工厂有史以来首映周末票房最好的非续集动画片,周末3日在美、加影院以60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超过了梦工厂动画大片《怪物史莱克》和《马达加斯加》当年上映时的票房收入,仅次于《怪物史莱克2》《怪物史莱克3》。|!---page split---|

商业与文化,二者得兼

 

一件事物的失败,我们可以找到一万种理由,就好像中国足球一样。但是件事物的成功,我们只要寻找一种思维轨迹,因为成功不可模仿。

《功夫熊猫》的成功与《变形金刚》不同,因为前者不仅在商业上,同时也在文化上取得了成功,或者前者的成功中有着更多的文化痕迹,甚至是一次充满重大意义的文化交流。下面从文化到商业,让我们一一道来:

文化的成功,更是对文化理解的成功

 

《功夫熊猫》的成功,不论在中国或者是在美国、加拿大首先是一次文化上的成功。笔者有两个方面的理由:

一,宏观角度,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的舆论的风口浪尖。从改革开放开始,港澳的相继回归,亚洲经济危机,中国GDP的高速增长,申奥成功。普通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趣。而中国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全世界传媒的版面中,中国的一举一动也越来越受世界的关注——2008年,更是如此,稍后再论其对国外市场的影响与文化交流方面的意义。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论东方西方,了解另一个国度往往从认同其文化开始。对于大多数西方人,中国就意味着长城、熊猫、乒乓球、中餐、中医、功夫这些符号,而《功夫熊猫》的出现就占据了两条。加之莱坞当红谐星杰克·布莱克为片中肥胖笨拙的熊猫波配音外,达斯廷·霍夫曼、安吉丽娜·朱莉、成龙和刘玉玲等著名影星也为该片配音。也起到了拉升北美票房的作用。

二,微观角度,电影中不可缺乏的功夫元素。最好的电影早已被总结为:美国的科技,中国的功夫,日本的恐怖,非洲的风景…… 而且美国的电影中不乏中国功夫的传统,从李小龙这个传奇开始,到成龙与袁八爷指导的《骇客帝国》、《杀死比尔》等等,可以说功夫已经成为美国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功夫熊猫》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把熊猫、功夫以一种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加之剧情简单有趣,更是减少了观看限制——据负责《功夫熊猫》一片发行的派拉蒙电影公司介绍,《功夫熊猫》不仅受到儿童和家庭观众的追捧,也相当受青少年观众欢迎。

三,2008,中国年与美妙6月。达赖事件,地震中中国政府与人民的表现,加上奥运火炬的全球传递都在向世界释放一个信号:中国来了,真的来了!全世界的聚光灯和闪光灯纷纷向中国聚拢。

从传播学的角度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大量信息的广泛传播起着两方面的作用:1,人们对加深对于中国的理解;2,会对与中国相关的信息符号更为敏感。各国的媒体也在事件的往复中,习惯了把与中国相关的信息发布出来,各类媒体对于《功夫熊猫》的报道就有这方面的潜在因素:

《多伦多明星报》Toronto Star:既不像《料理鼠王》(Ratatouille)那样有原创性,也不如《怪物史莱克》(Shrek)滑稽搞笑。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这部梦工场出品的电脑动画片极富感染力而且激励人心,哪怕你竭尽全力去抵御它的魅力。

《纽约每日新闻报》 New York Daily News:一部坦白的老式儿童影片,可预见的故事是它的使命之一,但是影片还不错,就是缺少意外。

comingsoon.net:梦工场终于为“史莱克”找到了继任者——功夫熊猫。

《洛杉矶每日新闻报》Los Angeles Daily News:梦工场动画自《怪物史莱克》之后出品的最好影片。

美联社:夏季大片耗资越来越多,却经常令观众感觉越来越无趣。简单而风格轻松的《功夫熊猫》是个例外。

《好莱坞报道者》Hollywood Reporter:尽管影片主要面向的是儿童观众,但《功夫熊猫》的幽默却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

《拉斯维加斯周刊》Las Vegas Weekly:对孩子而言有充分的娱乐性,对成年观众只能算稍有乐趣。

《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s:杰克·布莱克(Jack Black)、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和伊安·麦克肖恩(Ian McShane)三个人的配音为影片增添了强劲的推动力。

《底特律新闻报》Detroit News:非常好莱坞化、为迎合市场的老套影片,达不到本该有的灵感高度。

对于《底特律新闻报》“灵敏高度”的说法,我想与笔者对宏观传播环境的分析不谋而合。

再看影片选择的暑期档,实在是定位精准。这个时候北半球的多数国家进入了暑假,孩子们结束了一学期的学习,中国等国家的高中结束了高考,正是对于轻松心态的渴求高峰期。

四,导演对文化理解的成功。这一点可谓是电影成功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最值得中国文化产业工作者反思的一点。诚如导演所说,《功夫熊猫》是献给中国的“一封情书”,这部电影的一切都具备中国元素。功夫、熊猫、山水、太极、庙会、毛笔字、针灸、面条,筷子,唐装、猴子、毒蛇、丹顶鹤、老虎、螳螂则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套路,甚至是称呼也都采用了中文发音。

种种电影中的细节再加上中国国际形象在2008年的一次转变,我们不得不说电影占尽天时,又兼备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一场地震的灾难,逝者已去,生者永伤。世界看到了中国开放的态度,积极的作为。很多媒体也逐渐把中国的形象由西方人不能很好理解的“龙”,比喻为“一直强壮有力乐于助人的大熊猫”。《功夫熊猫》的剧情如果能加以改动,甚至可以成为塑造中国形象,加强中国软实力的“模范影片”了。|!---page split---|

商业的成功,在于对运作方式的掌握

 

首先,文化要素。这一点前面说得比较多,不再赘述。

其次,名人背书。配音演员中,星光熠熠,杰克的热片《橘子郡男孩》,安吉丽娜更是灿烂,主演《毕业生》的霍夫曼,成龙与刘玉玲都是大牌。这种配音阵容,本身就会被娱乐新闻的记者们所关注,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都是很好的娱乐新闻。

这种名人品牌背书的方式,不但为影片的宣传节省了费用,也使得影片吸引了这些明星的大量影迷,甚至也将影片当作是这些明星联合主演的一部大片。所以可以吸引大批的观众。

其三,三大电影节互动造势。6月初,戛纳;其后的上海与长春,三个不同的电影节,三个不同的时间,随着电影节制造的电影话题的时间的延续性,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更加关注电影,或者应应景也要看场电影,这就可能增加观看《功夫熊猫》的电影的单场人数或是延长放映时间。

其四,精准院线定位与网络的二元传播。中国的电影市场在2006年底逐渐复苏,各大城市中的院线建设和影院规模与品味的升级就是明证。电影作为一种“古老”的休闲方式,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原因何在?

第一, 豪华的电影院提供了家庭放映无法比拟的视觉享受。电视的出现,曾经有人以为会取代电影,加之中国老院线的陈旧的市场理念与陈旧的影院环境,逐渐让中国人远离了电影。在视觉享受上,不论电视或者电脑都无法取(爱华网)代电影的共鸣性观看与大银幕/强音效所提供的服务,新院线的规范的服务与良好的环境唤起了中国人的需求记忆。

第二, 多数影院的选址都在商业中心以及大型商场之中,这是双方互利的。商场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如果1星期没有逛商场会让很多人产生“与世隔绝”的错觉。北京的新天地,长春的欧亚卖场等等全国性的大型零售机构,都在增加自己服务的多元化,与院线合作成为不二选择。

这样一来,很多具备消费能力的大城市就形成了一大部分的影院消费群体——他们喜欢在电影院看电影,甚至定期了解什么影片的上映信息。碰巧的是,这个消费群体正好是各个电影的受众。所以《功夫熊猫》的预告片首先在各个院线中播放就起到了良好的广告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这一部分精准的消费者进行宣传,在通过其口碑效应传达给更多充满市场需求的消费群体中。

网络多媒体的特性,让他成为宣传电影的最好平台:文字,声音,视频(片段),网址复制性简直是为电影这个商品量身打造的宣传器具。网络的互动性与信息的自由流动的特性也为《功夫熊猫》的传播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

明星八卦新闻,特别是成龙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号召力,让其网络传播如虎添翼。很多门户网站,如腾讯、新浪甚至开辟了《功夫熊猫》的专题网页,而一场失败的“抵制风波”更是把《功夫熊猫》的传播推向一个另一个风口浪尖。

可见,《功夫熊猫》的营销传播策略中,充分体现了“营而优则销”的营销理念。

商业与文化的双重反思

 

以往西方的文化产品,如果涉及中国符号,难免会戴上一顶“误读”的帽子,但是这次的“武读”看来是十分成功的。这不由得让笔者发发牢骚,我们的文化产业工作者不应把文化鸿沟当作我们的武器,嘲笑对手。而想起李宁广告的“水墨”“弓”“桥”心中又是一痛,那为什么不是国产广告公司的作品呢?

我们不能太注重商业,这样反而会在商业上有所损失,舍本逐末。如果吃透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国的文化中实在有大量的财富在,我们不应“视而不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2366.html

更多阅读

中美日,到底谁在利用钓鱼岛 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日本首相访美之前,大放厥词,污蔑中国在利用钓鱼岛实现国内政治目的。这真是恶人先告状,恶狗先咬人。愤怒之余,我们不得不问,中美日到底谁在利用钓鱼岛?一,美国凭什么控制日本几十、上百年?很多不明事理的人,也许觉得,凭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

谁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 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它们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那么,有第五大佛教名山吗?如果有,谁是第五大佛教名山呢?“第五大佛教名山”,本来是没有这个说法的。

爱因斯坦和牛顿,谁对物理学的贡献大啊? 牛顿与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和牛顿,谁对物理学的贡献大啊?爱因斯坦的贡献: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虽然这两条伟大的定律相继被人们发现了,但是人们以为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关的定律,各自说明了不同的自然规律。

声明:《功夫熊猫 文化差异 功夫熊猫,谁在中国文化中掘金?》为网友但凭傲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