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至磨砺出,腊梅香自苦寒来”。2007年10月9日凌晨6点,金山即将上市前,时任金山CEO的雷军睡不着觉,他内心深处是风云激荡,在他下床后写给员工的内部邮件时,他用了一句代表中国式磨难的诗词。
磨砺、苦寒。翻开由金山内部人士写的《梦想金山》,首入脑海的就是这两个词汇。金山是中国软件业的一个标本性公司,在它在20年创业史中,充满了隐忍、恶战、苦寒、磨砺、勤奋、苦痛、悲伤,它一度是国产软件的代名词,它甚至培养了一拨可以称为“金山系”的人才,以金山香港上市为机会,金山一度进入一个“山之顶点”时刻。
对金山的成功之处,没有再重复的价值。但对于金山所经历的失败,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些失败也间接造就了金山的公司精神,这些失败更提供了一个视角:谁是中国创业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真正敌人?
失败一:金山与微软的第一次PK败绩。1994年,微软Word4.0进入中国市场,而当时的金山WPS正是如日中天。《梦想金山》记录,当时微软中国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将WPS的老用户转移到Word平台上。微软与金山达成协议,双方通过自己的软件中间层RTF格式来互相读取对方的文件。多年后回头看,金山与微软交换文档格式的一纸协议,竟成为WPS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以致于雷军说,“我们上了微软的当”。
这次失败也暴露出,新兴企业面对跨国巨头的竞争所存在的软肋,微软在全球攻城略地,对付像金山这样的本土杀手,也颇有经验。而金山,一直以“中国微软”自居,但在跨国强手面前,仍然暴露出核心竞争力缺乏的软肋,甚至对自己的核心能力缺乏保护意识。
失败二:《盘古组件》的失败。自1993年开始,金山开始调动大量资源投入到基于Windows平台的WPS开发,金山甚至没有沿用WPS这个商标,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商标:盘古。1995年4月,《盘古组件》发布,但是,市场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1995年10月,盘古只售出了2000套——最早的期望值是5000套左右。而到这时,金山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的开发、宣传费用。后来,求伯君接受媒体采访时,把盘古组件的失败归结为四点:1、盘古力量太分散;2、没有沿用WPS这个很有号召力的名称;3、自身不够完善,没有做到“所见即所得”;4、刚独立的金山珠海公司没有销售经验。
最为重要的是,《盘古组件》的失败在金山经理人的心目中投下了阴影,那就是在二级品牌上的不敢逾矩。比如,1999年,金山推出杀毒软件时,列出了数个备选名字:金山杀毒王、金山毒王,最后雷军一锤定音为“金山毒霸”,在这些选择中,最不允许被修改可能就是金山二字。在金山的的产品品牌中,以金山命名的有十几个,比如,金山词霸、金山毒霸、金山影霸、金山快译、金山画王、金山打字通、金山书信通、金山单词通、金山游侠、金山网译、金山典藏等,这其中不少都是金山打游击的产品,为了快速积累品牌影响,都加上金山品牌。但是,这种混乱的二级品牌命名策略,也给金山的主品牌带来不利影响,说起百度会想到搜索,说到盛大会想起网络游戏,说到瑞星会想起杀毒。现在说到金山,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对很多用户而言,可能是一个模糊而又不清晰的印记。
失败三:低迷的1996年。在前有盗版,后又微软的情况下,金山在1996年进入一个苦寒的低谷。在《金山梦想》中,有人说,“1996年最困难时,我们在珠海的办公楼里上班的只有十几个人!”1996年11月,金山账面上只剩下一二百万。而雷军最痛苦的在于,“那年,我失去了理想。”最后,求伯君、雷军做了一个决定:不去做房地产、保健品,继续做WPS。这一年,雷军给金山制定了战略:阵地战加游击战,坚持WPS旗帜,坚持以战养战的风格,以稳健的方式开始推进。
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金山基本上坚持了这一战略。对于金山的这种执着和坚定,我每每看看到此都会产生由衷的敬意。但是,从战略上,金山的这一战略却在以后的岁月遇到尴尬和冲突。比如,金山自己的定位是主做通用软件,但在金山的香港上市说明中,它却被定位为网络游戏公司。
在新兴市场国家,那些伟大的新兴挑战者都采取了适应本土的创新商业模式,避免跟跨国巨头直面竞争,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在盗版猖獗的中国,盛大利用防盗版的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创造利润。而腾讯则通过高度定制的数字形象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回报,它创造了一种适应中国的商业模式。反观金山,大多情况下,它是一个厉害的追随者,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加营销”,而非战略领先。
颇为有趣的是,在金山的几大游击战领域中,却孕育出了不少大的新兴公司,比如网络游戏。看看金山的市值,大概是38.9亿元港币。而盛大的市值则是22.4亿美元,巨人的市值则高达31.9亿美元。
金山的磨难对后来者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