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指南针 找寻中国白酒卖点的指南针



   现今的中国市场有38000多家白酒企业,其中5400多家属于白酒行业的骨干企业。这5400多家白酒企业里,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有一本厚厚的酒历史,酒文化,酒传说,酒故事。很多白酒企业在痛苦地寻找酒的新卖点,恨不得把祖宗的坟墓都给挖出来----只要能够搭上文化的快车,只要能够有一个诉求点。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文化不可谓不多。陶文化、字文化、石文化、食文化等等,大凡一个实物,都有其历史渊源,文化传承。是不是非得把酒装进文化的篓子才能显得更加高雅,更象品牌呢?我们不必非议许多白酒企业在寻找卖点上的幼稚,但是寻找酒的卖点无疑将对白酒的品牌定位、品牌价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把白酒的卖点浓缩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品牌价值才是白酒业界同仁苦苦追求的目标。 

  由此看来,白酒的卖点首先是要"聚焦"。"聚焦"就是瞄准白酒的某一个动人的利益点,集中所有的资源深入诉求。卖点要"靓",不"靓"就吸引不了消费者的注意;卖点要"美",不"美"就引不起消费者的憧憬。卖点也不能太笼统,太笼统了,消费者看着模糊,竞争对手也会学着将就着用。其次,白酒的卖点必须和高科技企业一样,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包括了酒的酿造条件,酒的历史传承,特有的技术和特别的香型。我们在说卖点时,总是一再提及"独特"或者"特别",因为只有独特或者特别才能成为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焦点,也就是白酒的核心价值。再次,白酒的卖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消费者的品评。这是一个难题,也是寻找白酒卖点最重要的环节。白酒的卖点需要品牌内涵的强力支撑,白酒的卖点需要品牌的外延刻意表现。比如你想卖文化,那么你的价格和别人一样,包装和普通白酒没有什么两样,文化何在?价值何在?总之,白酒的卖点其实就是品牌价值的高度浓缩,集中表现。 

  白酒,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体,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的。你说白酒一不能解渴,二不能充饥,不小心喝醉了还要惹祸,为什么消费大众还那么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呢?你说那些葡萄酒价值万金,可是为什么富豪们趋之若骛?从中国范围看,帝王君子,文人雅士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哪一个不是酒中豪杰,那是酒的阳春白雪;武夫侠客、凡夫俗子的悲伤忧郁欢乐激愤都少不了酒的陪伴,那是酒的下里巴人。于是,我们就可以找到白酒的存在意义------酒是情感,酒是情绪,酒是发泄,酒是表现活力,张扬个性,彰显身份的东西!从这里出发,我们就有了确切把握卖点的方向。现在不讲究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消费者喝酒图的就是精神享受!这种享受不是可乐、果汁、功夫茶或者其他产品可以替代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唯有酒才让人超脱,让人忘却生活的压力,情感的困扰,使人达到飘飘欲仙的境界。我们的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作为世界的主宰,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了,人们生存的压力也就大了。于是人们返璞归真,重归本性。人们把对生活的困惑、对世界的疑问和对自身的调节融进酒中。只有酒才善解人意,只有酒才舒缓压力,只有酒才化解矛盾。于是我们可以从消费者的精神感受层面来突出酒的卖点,消费者的精神感受是酒的卖点所在。 

  对于食品行业,绿色环保是一个大卖点,因为食品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假如酒类也刻意在突出绿色、环保,无污染,效果如何?能不能成为酒的卖点呢?答案是否定的。酒是传统工艺的精华,良好的酿造环境是酿造好酒的基本条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花大力气去诉求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卖点"是毫无意义的。有的白酒或者红酒强调保健功能,把酒当作保健品来卖,说什么"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酒补";有的则大肆宣扬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好象是"矿泉水"。这类偏离主题、偏离酒类特性的卖点对酒类品牌造成(爱华网)怎样的伤害!世间万物,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比如抽烟,比如喝酒。几年前见过一种补肾的烟,号称抽了会让男人更加男人!市场的遭遇可以想象,一定是昙花一现。从去年开始,茅台正在着力营造"健康茅台","绿色茅台",中央电视台每天还在播放茅台酒的"健康、环保"诉求。这样的卖点能激起消费者多大的共鸣呢?我们认为,酒就是酒,只有真正地把酒当作酒来卖,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好感,任何"隔靴搔痒"或者"风马牛不相及"的卖点对品牌价值只会造成伤害。 

  白酒的香型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浓香、酱香、凤香、清香、兼香。近年来,由于川酒雄起,浓香酒一统天下,其他香型渐渐从市场上淡出。38000多家白酒企业,90%挤在浓香上争斗,你说还能找到什么卖点?酒的口味有绵甜、醇厚、净爽等等,假如一窝蜂似的都把口味当作卖点,那些我们四处可见的绵、甜、净、爽还是卖点吗?我们的酒其实不仅仅具有这些特性。同样是酒,老外们玩得鬼精鬼精。苏格兰威士忌,俄罗斯的伏特加,西班牙的金酒,一样是蒸馏酒,可是为什么别人把风格、品位和个性融合得那么完美,那么和谐?而我们老是在炫耀中国的酒历史如何如何悠久,中国的酒文化是怎样怎样灿烂,却不能为我们的酒说服消费者,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寻找一个理直气壮、荡气回肠的理由!寻找一个冠冕堂皇、令人仰慕的卖点! 

 中国古代指南针 找寻中国白酒卖点的指南针

  白酒乃谷物酿成琼浆玉液,那么能不能以原料作为白酒的卖点?谁都知道,几乎所有的白酒都是以谷物为原料酿制,而非某家独有。因此什么"五粮""六粮""纯粮"就压根儿谈不上卖点。最多只能作为工艺区分、品质区分的标准,消费者才不会在乎你是几粮几轮几液。真正的好酒,无论是在香型、口感和度数都是和谐的结合体,也唯有如此,才能相得益彰,形成强劲的卖点。白酒的卖点不是企业说了算,而是存在于消费者的心中。只有深入到市场,深入到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中去,才能找到白酒好的卖点。 

  白酒的卖点在哪里?白酒的卖点还躺在白酒企业的资源里,白酒的卖点还丢弃在消费大众的心坎里!

      郭野,生于乐陵,实战派新锐策划人,醉心于中国的传统智慧。近十年来一直专注于中国的酒水行业,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实效的营销工具,现已服务了多家著名的酒水企业,善用借势的方式进行市场爆破,实现企业的突破式成长。E-mail:[email protected]QQ:350794359 电话:1396918253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2536.html

更多阅读

帅印根培青素骗局 中国白酒产区的帅印更迭史

要问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么答案肯定是层出不穷,就算是行业专家或是酒企资深人士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要问中国白酒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么答案肯定是上世纪80年代。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全国掀起

传承与变革:经济低迷状态下中国白酒企业的经营之道

一、既然经济低迷了,那么中国经济究竟低迷到了什么样的状态?中国白酒行业的真实处境又是什么样的呢? 所谓的经济低迷,就是经济增速快速的降下来了,现在国家叫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不管怎么个叫法,但是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七年来发展速

2015中国白酒市场容量 中国白酒市场的未来看80后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美国知名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最近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虽然中国的白酒行业短期内受挫,尤其是高端白酒品牌受到政策压制,但就长期而言仍然存在较大潜力。随着白酒传统文化的传承,80后将逐渐成为白酒消费的

白酒产业政策 中国白酒产业的拐点已经来临

     2001-2011是中国白酒黄金的10年,在是十年里,中国白酒产业从低谷一路高歌猛进,不仅低档住被汹涌而来的洋酒、葡萄酒,而且也把具有庞大市场基础的啤酒踩在了脚下,文化的力量在白酒产业的高歌发展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具有悠久传统和

中国白酒行业协会 中国白酒行业的深水江湖

    郭野认为,在目前中国白酒市场的江湖地位竞争中,有四种处于不同地位的企业: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追随者、市场补缺者。显然,不同的市场地位决定了他们应该采取不同的品牌竞争策略。但是在白酒行业,这条规则好象没有任何意

声明:《中国古代指南针 找寻中国白酒卖点的指南针》为网友难入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