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PE梦正酣
本刊记者 何晓春 金少策进入5月份,温州亚龙教学仪器公司董事长陈继权几乎每周都要接待一家PE(私募股权投资)。创建于1985年的亚龙教仪,正寻找财务投资者,谋求上市。
“他们对好项目的渴求很明显。” 5月8日,陈继权对前来采访的《浙商》记者说。在此之前,亚龙教仪进入上市辅导期的消息刚刚宣布。
找到陈继权的PE有很多,其中本土PE占绝大部分。他们的目的明确,获取股权待上市后套现盈利。如此方式的投资正日渐受到浙江民资的关注和热捧,并伊然已成为继房地产、股市二级市场之后资本流向的新一轮热点。民资、外资、券商自有资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政府引导基金,怀着各种目的,各路资本都瞄准了股权投资领域。
一个写字楼里就有30多家PE
有人说现在的PE已经与前几年的房地产一样火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或许是雅戈尔无心插柳造就的资本神话,让无数浙商无法入眠。它靠7亿的原始投入赢得了200多亿市值的金融资产,令无数中国企业羡慕。由此,“实业+PE”成为不少浙商在精心搭建的模式。
在杭州的公元大厦,写字楼里就有30多家PE(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这些机构所掌握的资金从数千万到10多亿不等,最大的PE机构号称可以动用30个亿资金,而10亿左右的机构比比皆是。据业内人士介绍,资金来源主要是在实业制造中已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横店集团、万向集团和传化集团等浙江传统大型企业,都已成立了自己的创业投资公司,逐渐成为创投行业的重要力量。
“浙商运作股权投资的方式很多样化,有在母公司内设立投资部的,也有直接出资成立合伙制公司的。”浙江华睿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宗佩民表示,过去的两年里,浙江本土PE在募资方面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07年底,浙江省已经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已经超过30家,但由于很多机构没有备案,按照宗佩民的估计,浙江本土拥有各种股权投资机构实际上已经超过200家,总资本在200亿左右,几乎占了全国PE行业总资本1000亿元的1/5,并且正在按照年增幅50%的速度在增长。
对这个数据,神力集团董事长郑胜涛吃惊之余却未停止进军PE界的步伐。2008年的春末,神力集团携手温州飘蕾服饰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成立温州国瑞创投股份有限公司,设办公室于温州财富中心18楼。在他们的楼下,是通泰投资和环亚创投,而环亚创投的创始人正是去年一度备受瞩目的东海创投合伙人。
|!---page split---|
本土民营PE在夹缝中突破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就纷纷以VC的名义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干的多数是PE。中国资本规模最大的国有控股创投机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同时期成立的有江苏创投、上海创投、浙江省科投与浙江天堂硅谷等创投机构。
据悉,最近浙江省政府准备推动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条件的市县都要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在国有资本大量进入的同时,民间资本开始独立进入PE领域。国内A股市场大门的洞开、深圳创业板即将正式推出和持续的IPO热潮,乃至流动性的丰裕,成为滋养民间PE的最好土壤。
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急于参与到PE中来,不愿错过“PE大跃进”的蛋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境外PE机构在外资基金退出渠道受限后(爱华网)也急于在国内募集成立人民币基金,而浙江显然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虽然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本土创投行业发展很快,但多数创业投资人认为,由于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创业板推出在即等因素,目前中国创投业恰恰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好机遇。
可以想见,大浪淘沙之下,那些规范运作、专业管理、适合本土企业的PE机构终将最终取胜。也许有一天,中国创业板也能走出中国自己的微软、谷歌、雅虎。作为本土创投的“浙商梦之队”,将会承载起更多的光荣与梦想。
在当前民营企业参与和引进股权投资都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本地民营企业最能理解并接受的独特制度,探索出一条得到广泛认同的PE发展之道,迅速成长为浙江本土PE“领头雁”之一。
“浙江本土PE机构的最大优势是,他们代表中国民营企业最彻底最务实的理念。在出资人初涉PE的情况下,必须按照中国特色去做,而不能照搬照抄国际PE管理惯例。” 华睿投资董事长宗佩民告诉《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