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尔正处于“临门一脚”状态,一脚在世界名牌的门里,一脚在世界名牌的门外。
海尔现在正着力培育高利润产品,这样的调整再坚持两年,相信海一定能跨入国际知名品牌行列。这个时候去竞购GE白电,原本稳健的发展战略将平添变数。无论从美国家电业发展轨迹,还是从海尔有无收购可能,都能找到海尔不必竞购GE白电业务的理由。
理由一:并购风险与企业现实需要
实际上,海尔并购GE家电可能极小,这里的原因至少包含以下三点。
首先是资金问题——海尔用于并购的资金从哪里来?以保守计算,收购GE白电最低也要50亿美元,这无疑是个相当现实的问题。
2005年,海尔提出并购美泰,十多亿美元的要价最终让海尔功亏一篑;现在,面对50多亿美元的要价,岂非难度更大?
退一步说,即便并购资金不存在问题,可以通过股市及财务战略合作伙伴筹措,那么,海尔拿下GE白电业务后,怎么办?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中,TCL并购汤姆逊最具有代表性,几年下来,可以说得分不及格。并购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但并购之后的整合却是特别难的。
在医学上有种现象叫“溶血反应”,就是说,新输入体内的血液,如果和原有血型不匹配,将导致血液凝固,进而导致受血个体死亡。同样的道理,收购失败,往往是文化整合难度大。联想十多亿美元并购IBM,相对来说还算成功,但要看到,联想的整合能力远强于海尔。也就是说,海尔的并购金额更高,整合难度更大,风险更高。
再次,即便前述两点问题都不存在,海尔有无并购GE白电之必要?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从海尔目前发展态势看,我个人认为无此必要。
目前,海尔正处于整顿期。2005年底时,海尔集团销售额已经达到1060亿元;到了2007年底,这个数字是1180亿元。发展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海尔已经进入调整期。
张瑞敏曾在不同场合说过两句话,可以验证海尔进行调整发展的深刻内因。其一是,海尔白电出身,家底薄、专利少、利润率低、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在创新能力上与索尼、三星等国际品牌还很大差距;其二是,海尔品牌目前仍处于“中国名牌”向“世界名牌”跨越中,这跟其产品创新能力直接相关。
确实,海尔小冰箱业务在美国极其成功。但要看到,美国市场是一个以大冰箱为主,小冰箱为辅的市场,海尔在美国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品牌,无法与西门子等大品牌平起平坐。
同样,从海尔广告投放角度看,海尔要成为世界品牌的努力一直未放弃。在国外,我们常常可以在莫斯科、日本银座等地方看到海尔广告,这是海尔在为培育世界品牌做不懈努力。
杨绵绵在今年两会期间曾经接受媒体采访,认为海尔过去存在重数量轻效益现象,现在要培育高利润产品,要在产品档次和技术专利上下工夫。
|!---page split---|
理由二:技术无突破与家电业迁移规律
从家电业整个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目前正在退出这个领域。
全球范围来看,家电产业布局和转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家电业的制造中心是在美国,包括惠而浦、GE、美泰等知名品牌纷纷崛起;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本开始成为全球知名的家电制造大国,索尼、松下等品牌蜚声世界;等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的崛起,家电业制造的中心进一步转移到了我国。
家电业的制造中心之所以会发生如上转移,跟这个行业的产业属性息息相关。在家电业众多产品中,除了电视机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突破外,其他像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并没有发生革命性技术发生,这实际上意味着家电行业已经成为完全成熟的行业,附加值越来越小。与电视机从显像管发射技术到点阵扫描技术的巨大变革不同,白电领域的冰箱虽然实现了从有氟到无氟,但其制冷机能并没有改变;空调即便出现了变频,但只是不同温度下运行功率的不同和调节;洗衣机出现了不需要洗衣粉的技术,是因为厂商在产品出厂时已经预先置入浓缩液。
从这些角度说,家电业整体上属于技术附加值不高、更依赖劳动力成本的行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家电制造业往往要迁移出这个国家的原因,因为新迁入的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
目前,我国也正在逐步向外推出一些家电制造领域。2005年,LG将曾将布局于我国的微波炉生产转移到菲律宾;现在,越来越多的家电制造企业,开始向越南、印度等快速成长发展中国家转移。
我们知道,日本、韩国等大部分家电制造企业的生产都在我国进行。因此,GE的白电业务行将出售,不是GE经营不下去了,而是要实现转移的规律使然。2005年,海尔曾试图收购美泰,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美泰作为美国第四大家电巨头,其要出售的内在原因,同GE今日的卖出是一样的。
理由三:TCL前车之鉴
当家电企业技术研发没有根本性、革命性重大创新突破时,家电企业和行业的格局是很难改变的。以电视为例,在平板技术出现以前,长虹、TCL、康佳、创维并称中国彩电“四大家族”;但因为平板技术的突破性变革,抓住这一机遇的海信,迅速成长为国内彩电领军企业。
海尔一直倡导的“信息家电”,目前看,还是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尚未真正落地。提前启动家里的空调预冷或预热、通过电视上网、通过电脑看电视,未来的信息或网络家电的这些功能有无必要?本身就值得怀疑。当我们预测家电产品走向融合的时候,我们也必须看到专业化与细分化,也是大势所趋。
TCL早年曾推出能上网的电视,市场反应并不积极。这个一方面跟当时的宽带接入等硬环境不足有关,但电视上网的不专业、不方便,恐怕是更重要内因。当然,从营销战略上说,作为概念和未来方向,提前布局“信息家电”并没有错。
由此,在没有获得突破性技术变革创新之前,即便是参考TCL并购汤姆逊的前者之鉴,我们也至少可以得到四点教训。
首先,即将收购的产业是否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如果不是,即便收购价格再便宜,也不能要。2003年,TCL并购汤姆逊时,收购价格低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李东生认为CRT电视还有数年发展机会,恐怕才是最大错误。
其次,收购需量力而行。TCL之所以会陷入后来的困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太野,一下子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两个包袱,很难一起背。
再次,企业并购时,要考虑你的国际化人才准备到位没有。在并购汤姆逊之前,TCL团队基本都是在国内打拼出来的,对国际企业管理所知甚少;并购之后,发现自己根本适应不了。
最后,还要对并购企业彻底摸底,不可操之过急。TCL并购汤姆逊之后,使用汤姆逊CRT专利技术,还是要交纳专利费。京东方购买韩国液晶面板生产线也有类似情况。
(本文原发于中国经营报,由记者王永强先生整理而成)
作者系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联系电话:037169352860、13523033066,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