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一般大众观念上对“投资”的概念认知比较简单,概括起来有两大特征:一是投资即“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投入资金”,二是“投资”有风险,相对于“融资”有更大的风险。在“融投资”概念里,投资不仅仅是投入资金货币,而是投入资源。 作为投资(融资)主体的人,其体力、智慧、关系、知识、经验等等,作为人类差异化的技能,作为进行现代经营活动所必须的社会资源,都可以是“投资”的形式和内容,也当然可以成为“融资”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商务策划的基本原理,商务是指一切以利益为目标、以交换为过程、以货币为表现的个人或组织行为;谭小芳老师认为商务策划是以获得社会交换中的更多优势和利益为目标,通过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整合,形成完整执行方案的过程。基于这一基本原理,商务策划中的“融投资策划”所阐述的广义“融投资”理念,在人类古今中外的人生经营、商务活动中,成功的例证比比皆是。 三国时的刘备文武两不行,人力、物力、财力都极度匮乏,为了经营恢复汉室的宏大事业,三顾茅庐邀请身无分文也无家世背景的诸葛孔明,融取的就是诸葛亮的智慧和能力,使他成为刘蜀与曹魏和孙吴三家竞争谋利的最重要资本。 而刘备用来交换诸葛亮这一“稀缺资源”的代价,也并非“货币金钱”,而是“梦想、尊重、情感、信任”等非物质因素,换句话说,是刘备特有的社会资源、人际资源;至于诸葛亮愿意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全部自我资源来交换,又是受到了双方共同的社会环境背景资源、彼此认同的文化传承资源的影响。
![融资策划方案范本 融资策划的高深学问!](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180479650455.jpeg)
当代的海南航空公司1995年去华尔街融资,虽然只融入了量子基金旗下“美国航空投资公司”的2500万美元的投资,这对于一家新建航空公司而言明显偏少,甚至可以称为“杯水车薪”,但此“资源”的真正价值却在于其美资背景和当时威振世界金融市场的大鳄索罗斯后台。 这个“融资”策划带来了超强的对其他的新资本的吸引力和市场信服力。其后,1997年6月发行7100万股B股,募集到3337万美元;1999年发行20500万股A股,募集资金9.43亿人民币,使海航成为国内第四大航空集团,之后一系列的融资策划直到发展成为“大新华航空集团”。 而了解这个著名的融资策划过程和细节,谭老师表示我们可以发现,海航当年的总裁陈峰个人独特的“社会资源”,也是获取这一“稀缺资源”的重要交换因素。策划的成功就是企业的成功。企业策划在企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融资策划是一个包括资源发现、识别、开发、利用、处理等环节的操作系统。融资一般分三个层面展开,即资本、品牌、产品。融资要以以资本为代表的资金、以品牌为代表的无形资产、以产品为代表的有形资产为手段,融入的资源也无外乎资本类、品牌类、产品类资源。 谭老师表示融资策划是企业战略过程中规模扩张的基本保证:融资策划是组织生态价值的外在实现的主要方面,不能融入资源的生态是不良生态,反之,没有良好的资源融入,企业生态也难以优化:融资策划也为管理策划提出了任务。 对于很多发展中或谋求更大发展的民营企业来说,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或面临在管理上、资源上的发展瓶颈,由于缺乏可抵押资产,进行债务融资的困难重重.民营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要有融姿战略意识,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企业的价值,令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对一个成长型民营企业而言,融资不是一次性的,它应该是持续的。融资不是目的,但也是有必要的。但所谓融资安排,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复杂过程.所以,融资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战术问题,有时也是战略问题。 为什么要融资?融资干什么?是企业融资前要反复思考的问题。谭老师认为要想成功融资,首先,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和企业价值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企业要想真正长期持续实现融资的需要,最重要不是就融资而论融资,而是要专业并且独到,要全盘顾及到企业短、中、长期的利益。 其次,良好的融资策划和财务包装,是企业融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专业的融资服务是一定有价值的。如何合理而准确的为成长性企业进行价值定位,发现企业自身的亮点及潜在价值,以获得机构投资者广泛认同;如何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股权结构、财务结构等进行合理的重组,整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渠道及强化品牌价值;都是融资过程的关键内容。 从整个市场来看,尤其是近一两年我国企业的资本运作状况大为改善,实质性重组取代报表性重组、战略性并购取代投机性并购必将成为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资本运营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大部分企业已经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了适用于本企业的资本运营理念。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融投资新理念的形成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密不可分。但我国商品市场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也于九十年代初期才成立,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我国企业目前在融投资管理中也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面对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企业如何完善自己的融投资理念,借助各种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手段,寻求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仍是我国企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