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汶川地震反思
5.12原本是个平凡的数字,自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以来,这个数字便被笼盖上了惨烈和悲壮的色彩,但正如同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这场举世瞩目的灾难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同时它也使全国人民的心更加团结,它增强了全球华人的凝聚力。
大灾让大家变得更加团结,因为中华儿女有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救助灾区,救助同胞!对于企业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团结企业员工,加强企业凝聚力的时刻。
企业凝聚力丧失是现在诸多企业的通病
企业管理人员都深知凝聚力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心齐、泰山移”的公理我完全不必浪费笔墨去阐述。但随着企业所有制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员工尤其是私营企业从业者把工作看作是挣钱养家的途径,“齐心协力、共创未来”成为一句冠冕堂皇却毫无行动力的空谈,公司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变得层出不穷,不求企业发展壮大,只求个人财源滚滚,开始成为多数企业人员普遍的想法。
如何去扭转企业上述状态?这就用到了我们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个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一纸空谈,它不是同事们坐在一起吃吃饭,唱唱歌就可以实现的,也不像有些企业要求的穿上同样的衣服,微笑时露出同样数量的牙齿,拉着手喊两句口号那么简单的事情。文化要抓住的是人的心,是人的感情,是人性最脆弱的东西。企业文化就是和员工谈恋爱,让他钟情于你,就算作不到肝脑涂地,海枯石烂也要让他以身相许,不离不弃。
那么怎么才能凝聚员工,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员工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不是口号,也不是只有管理层才知道的“机密”,它需要公司里每一个员工理解且认同。
现代人更加务实,更多数恋爱中的女人喜欢看到的是货真价实的钻戒,被感动的言语是“你嫁给我吧”,如果你还再说永远相爱、海枯石烂,想必得到的回答是“永远到底有多远?”。企业也是一样,大家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会给每个人带来可以预见的利益,或者这个目标足以感动每一个员工,这个目标最好是短期的、可以预见的,而不能是虚幻缥缈、遥不可及的。一个不满20人的小型制药企业,要是每天喊着在3年内做到行业老大,大家都认为那是天方夜谭,不会有人为他卖命。
大灾富于我们共同的目标,让企业凝聚
灾难当前,它凝聚了每一名中国人,为国人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洗礼,这也是凝聚企业很好的时机。以下的方法我们可以研究和借鉴。
尊重员工感情,组织募捐活动
国有殇,民相望,在这个举国悲痛的时期,全体华人的心中都降下了半旗,企业向灾区进行捐赠不但能树立起公司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也同样树立了企业在员工心(爱华网)目中的美好形象,培养了员工对公司的自豪感。当然,此时为员工提供一个捐助平台,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参与到奉献爱心的公益氛围中去,同样可以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
但是在组织募捐活动时需要注意不要让募捐给员工带来压力。很多员工已经通过其它方式表达了对灾区的爱心,如果重复的捐赠会给员工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压力。这时就应该在组织捐赠活动前对员工明确,“公司只是给大家一个献爱心的平台,大家的捐赠行为是完全自愿的,我们清楚很多人通过其它方式表达了爱心,我们并不建议大家重复捐赠,请大家不要有压力,我们也不希望部门之间有所攀比,因此公司对内只会公布爱心者名单和捐款总额,不会公布个人捐赠金额。”
企业的捐赠数量要与企业的实力成正比,年销售数十亿的企业捐赠200万给灾区,会让员工觉得企业冷漠,但年销售不到一个亿的企业,非要捐5000万给灾区,也会让员工感到太大压力。
另外,个人认为当前已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年代,做了好事宣传出去号召大家一起做善事,只要不是作秀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主流媒体对公司善举的宣传往往可以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
化悲痛为力量 积极投入生产为灾区作出贡献
这一时期要配合政府新闻宣传,积极培养员工为灾区的服务意识,响应政府的号召,组织好员工的默哀活动,倡议员工素装上班,让“为灾区做出更大贡献”成为企业上下当前的共同目标。
积极开展企业向灾区的捐赠活动,并通过照片、文字在内网、内刊、公告栏的公示及时向员工汇报捐赠进展情况。在行动上教育员工,让员工明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多贡献,就是为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宣传再加之向灾区捐赠的义举,在大环境的感染下,在小环境的驱使下,大家自然而然就拧成了一股绳。
给予公司四川重灾区籍员工以必要帮助
灾后给予内企业内四川重灾区籍员工以必要的帮助也很重要。在第aihuau.com一时间统计公司内部重灾区籍员工的数量,号召大家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此时,公司领导要带头给予这部分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患难之时能得到关心,不但能让来自灾区的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同时也让其它员工认识到在困难的时候企业和同事将会是自己坚强的后盾,从而树立起对企业的信任,建立对同事的感情。
构建企业凝聚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希望我们的企业如同我们的国家一样面对灾难,更加团结,更加凝聚!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