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渠道霸主》
传统意义上的经销商,基本上被定义为实现厂家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桥梁,付出的是资金、网络和力气,而收获的则是进(货价)批(发价)剪刀差(价),90%以上的厂家寻找经销商的标准是资金、网络,当然还有一部分美其名曰的“思路”以及“信用”。如果前两者是选择经销商看中的“硬件”,那么后两者则是选择经销商所注重的“软件”。
近期一本名为《渠道霸主》,内容关于渠道商(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及零售商等的总称)品牌的书上市热销,则完全颠覆了资金与网络为经销商之本的观念。国内很多快速成长期来的优秀渠道商,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从微不足道的小不点,成为控制整个流通环节的巨无霸,除了在经营中资金投入与网络开发的积累之外,最根本的是逐步导入了品牌战略,把自身的资金及网络的优势转变为了品牌的领先和优势,从而获得了更多的优势资源,无论是厂方的支持还是零售环节的让步等等。
资金和网络确实为经销商里也之本,但《渠道霸主》强调,渠道商实施品牌战略,仅仅资金和网络的强势并不足以支撑渠道巨无霸的存在和成长,无论是在家电业,还是快消业,还是连锁业,餐饮业,资金与网络并不缺乏,然而最终走向了灭亡的渠道商比比皆是。流通业有名的郑百文,后面的家电巨子济南三联,还有红极一时,声称力拼家乐福、沃尔玛的北京华联超市等等,都几乎沦落为被挂牌出售的下场。很多人将他们的陨落归结为体制、管理,然而《渠道霸主》一书却认为,归根结底是这些渠道商的品牌战略出了问题,品牌对渠道商而言,既是战略,同时也是策略,简单的用所谓体制、管理等分析无疑已经是老眼光看问题,除了责怪有限的客观原因和个别领导的主观原因之外,我们已经很少去运用品牌工具去分析正确的目标和路径是什么了。
《渠道霸主》的观点引起了国内不少营销专家的质疑,北京的一位曾著名营销人反对说,资金与网络是渠道商的生命,无论是大范围覆盖的经销商,还是在全国迅速圈地扩张的零售连锁,没有资金和网络根本无法扩张,甚至保持现状都难,品牌对他们而言,远不如资金和网络重要的多。
广州一位姓沈的渠道专家也对《渠道霸主》的观点表示了异议,品牌为王确实不错,然而囿于国内的80%以上的经销商的观念和素质根本无法理解渠道商品牌这一概念,再加上经销商的人力资源的匮乏,更谈不上如何实施品牌策略了,脱离现实的对经销商拔苗助长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效果。
一部分经销商则有不同的看法,山东某著名小家电品牌的经销商认真阅读过《渠道霸主》之后,欣喜地表示,80%的经销商之所以做不到,本身的机会并不缺少,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很好的利用并且整合现实中的资源,包括来自厂家的,零售渠道的,还有社会的,《渠道霸主》这本书,不但对经销商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几种预测,并且还对渠道霸主的品牌策略进行了分别的论证,经销商学习的目的不是再简单的去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而是解决分析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的能力,恰恰这本书给出了这样的方法,因此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有资金有网络的经销商瞬间倒掉的也很多。我们需要把代理做成百年老店,即使很多制造商品牌的寿命有限。
虽然争论还在继续,但是正如中国的发展一样,当硬实力壮大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软实力的提升更加迫在眉睫,所隐藏的潜在创造力就更大。经销商是中国流通业的核心,相信通过提升经销商的素质及运作水平,势必会促进中国流通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也会提升中国国家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