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微软
文/左右 刘鹄玮 图/海喻
微软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有目共睹,一个软件系统独步天下,几乎没有什么对手可以与他分庭抗礼。而如今,微软又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其下属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技术委员的批准,使其OOXML(Office Open XML)成为国际标准。这一垄断,预示着世界文档系统的使用者,都要向微软低头并且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消息一出,欧盟委员会反垄断机构发言人就证实,他们正在调查微软是否滥用其桌面市场的垄断地位操纵OOXML 投票。在挪威奥斯陆约有60 位数据专家走上街头举行和平示威,抗议挪威支持微软OOXML 文档格式成为国际标准。 一股独大,在市场上不是什么好的现象。微软在美国,在全世界,都遭遇了反垄断的起诉。但是,这个巨人依然我行我素,开出天价要将雅虎拿下。 世界是平的。没有竞争的市场是畸形的,并且企业也会利用垄断来压榨他人,为所欲为。 我们渴望一些企业能够站起来,与微软对抗,这样,世界才会不断地前进,新技术才能有效地被人们所利用,才能更大化地创造财富。 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垄断的微软吞噬掉更多的市场利益。 2008 年5 月4 日,世界都应该记住的一天: 在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对峙后,微软宣布,放弃收购雅虎。这场狙击微软之战以雅虎成功击退对手而告一段落。 今天,我们研究和探讨微软,就是想让这个市场更加理性,而不是成为财富巨头们无情占有市场的独家盛宴。
垄断的阴谋
微软很大,大得有些不可一世的霸道。只要微软的手伸到哪里,哪里就要为之腾出一片山河。无所不在的Windows 和Office,无所不在的IE 浏览器和MSN,这些资源都可以变成互联网事业的巨大基础。
但是,微软虽然是互联网“大国”,却不是互联网“强国”。互联网江山目前最具战略意义的制高点——搜索和基于搜索的在线广告,被谷歌牢牢地盘踞着。 微软的压力不仅来自谷歌这样生猛的互联网企业,也来自对互联网业务增长的热切期待。在网络应用越来越深入的时代,一切可以想象到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实现,都变得越来越简单。微软跟在谷歌后面的滋味并不好受。 收购雅虎有助于微软从一个传统的软件帝国向互联网业务转型。而微软狂飙突进的计划,给了业界一个冲击波。谷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德拉姆蒙德在博客中愤然写道:“难道微软想在互联网上继续它对PC 行业霸道的垄断地位?”
老大的野心
2008 年年初,微软宣布已经向雅虎董事会提交收购报价,交易总价值约为446亿美元。这一出价高出雅虎当时股价的62%。 谷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戴维·多姆德随后在谷歌官方博客中称,微软图谋将其对计算机软件的垄断地位延伸至互联网领域。 的确,微软的大手笔,表明了它向互联网转型的决心,暗含对抗谷歌的权谋,亦透露出其控制数字生活方式的野心。 几个月来,雅虎吊足了人们的胃口。446 亿美元!当微软在2 月1 日报出洽购雅虎的价格时,全世界都睁大了眼睛。 随着“雅虎倒计时”的大戏华丽上演,看客们有说微软蛮横强买的,有说雅虎坐地起价的,也有的说谷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而美国媒体给出了如下评价:这是一次显而易见、精妙绝伦、攻击凶猛、防守严密的并购战。5 月4 日,微软宣布放弃收购雅虎,而尽管目前收购已告一段落,但路透社的调查结果显示,8 名研究微软股票的分析师全部认为微软会在下一回合成功并购雅虎。而在15 名研究雅虎股票的分析师中,有14 名看好这笔交易的最后结局。
每个高手都希望有一件趁手的兵器。 而雅虎正是微软看中的“倚天剑”。 信息产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微软可以说居功至伟,也因此成为赢家之一。但微软似乎没有更多享受到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好处。作为不可一世的软件帝国,微软在经营互联网市场方面却是新手。资料显示,整个2007 年,谷歌的网络业务年收入递增了50%,而微软不仅没有增长,还出现了高达5.1 亿美元的亏损。 正因如此, 微软敲定了“ 双S”(Soft+Service)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将其主要软件业务互联网化。然而,这个新战略的推进却遭遇到谷歌的强大阻力。 谷歌的最大冲击力在于其对微软商业模式的无情颠覆。有业内人士认为,微软销售软件的模式,较之谷歌免费提供软件赚广告的模式来讲已经过时。不仅如此,谷歌正将免费软件的触角从有线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扩展,2007 年开放的手机系统软件就让微软胆寒。更致命的是,谷歌的收入来源并不靠软件本身,而是基于软件应用所获得的网络广告,而微软一旦没有了软件的收益,将无法继续生存。 面对新秀谷歌咄咄逼人的“屠龙刀”,微软需要一柄利剑。而雅虎正是不二之选。 可以说,能够收购雅虎对微软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是可以通过雅虎获得和掌握在线广告三分之一的天下,虽然与谷歌仍有距离,但却让微软站到了非常有竞争力的位置上;二是合并雅虎后,微软将在电子邮件和财经新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可借雅虎在互联网领域形成一个平台,以蚕食更大的市场份额;三是为微软引入互联网文化基因。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微软携技术、资金优势却无所作为,这与微软在企业文化上的不适应有关。要实施文化变革,使微软互联网化,引入雅虎这样的网络公司不失为一种选择。遭遇反垄断 美国高等法院不久前驳回了微软要求暂停审理Novell 提交的反垄断诉讼的上诉请求。 2004 年Novell 在诉讼书中指控微软有意损坏其WordPerfect 和QuattroPro 软件,以维护其Windows 的垄断地位。Novell 声称,微软之所以瞄准这两个软件,是因为它们可运行在其他操作系统上,从而可帮助其他操作系统与Windows 争夺市场。但微软在法庭文件中反驳到,Novell 没有参与到操作系统市场的竞争,因此不能以微软在该市场存在反竞争行为为由提起诉讼。 美国一家联邦法院和位于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美国第四巡回上诉法庭支持Novell 并允许此案继续审理。对此,微软的律师团表示,该裁决远远超过了反垄断法律本身的适用范围。依照美国法律,反垄断诉讼中的原告方可获得3 倍于实际损失的赔偿。软也曾滥用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垄断为浏览器争取市场份额,与美国联邦政府打了三年官司,最后微软与联邦政府和17 个州达成和解协议。按照该和解协议,微软同意法庭对其商业行为进行监管。今年1 月一位联邦法官将监管期限延长至2012 年11 月。
假如微软CEO 鲍尔默知道中国有个叫《窦娥冤》的话,他现在一定希望老天在微软门口下一场漫天的大雪。 2008 年2 月27 日,欧盟委员会(下称欧盟)宣布对微软处以8.99 亿欧元(折合约13.4 亿美元)的罚款。 这一数额创下了欧盟对单个公司处罚的新纪录。 据了解,欧盟做出这一创纪录的处罚决定,是因为微软是唯一一家拒不执行欧盟反垄断裁决的公司。欧盟垄断专员尼利·克罗斯表示,在欧洲竞争政策出台后的50 年中,微软是第一家由于未执行反垄断裁决而被罚款的公司。而微软声称,罚款涉及的问题已经是过去时,并且已得到解决。 对于欧盟委员会的处罚,微软充满了委屈。微软在声明中称:“我们正在评估欧盟的最新决定。欧盟2007 年10 月宣布,微软已经完全执行2004 年公布的反垄断裁决。因此,欧盟的最新罚款主要是与过去已经解决的问题有关。” 这段背景的潜台词是,欧盟在其发布反垄断相关策略后的50 年之内,微软是唯一一家被欧盟委员会裁定为未遵守反垄断裁决而遭受罚款的公司,而前后数次罚款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6.8 亿欧元。 一次次的罚款,一次次的加码,不禁让人感叹,微软与欧盟之间到底结下了什么不共戴天之仇?微软为何屡屡遭遇欧盟如此“毒手”而又无力反抗呢? 欧盟与微软结怨还要追溯到2004 年。 当年3 月,经过长达数年的调查,欧盟委员会裁定微软垄断罪名成立,对微软处以4.97 亿欧元的巨额罚款,同时要求微软在欧洲推出没有捆绑媒体播放器的Windows操作系统,并同竞争对手共享通信协议相关技术信息。尽管微软提起了上诉,但欧洲初审法院最终支持了这一反垄断裁决。 据美联社报道,微软公司此后3 年内一直拒绝执行欧盟在2004 年做出的裁决。 仅决定从2007 年10 月开始改以收取专利费用的形式,授权相关的软件开发商使用其产品信息。微软最初向这些软件公司收取授权产品销售收入的3.87% 作为专利使用费。对于要求微软提供机密通信信息的公司,微软则收取它们产品销售收入的2.98%。 欧盟在2007 年3 月表示,微软收取的专利收费过高,并表示将对其处以重罚。 微软随即于两个月后,将专利授权收费下调至0.7%,信息许可收费削减至0.5%。但这一削减决定仅仅适用于欧洲,全球其他地区则保持不变。此后,在欧盟重压之下,微软于当年10 月再次改变策略,决定将每提供一个新共享信息的许可收费,统一调整为1 万欧元(折合约1.5 万美元),同时,全球专利许可生产收费比率调低为0.4%。 对于新的处罚,微软辩解称,公司已经在努力使其产品信息更加公开。就在2月21 日,微软在一项声明中宣布将开放部分源代码,让竞争对手能够更好地与Windows、Office 等软件兼容。这项声明还表示,微软已经公布了3 万页Windows 系统的文件资料,它还承诺,将以较低费用授权其他公司,使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并将采取更多后续行动。但是欧盟对微软的这一声明态度冷淡,并表示微软的声明并不能完全改变其垄断行为。 到目前为止,欧盟对微软的反垄断罚款累计已经达到16.8 亿欧元。然而,罚款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独大的危机
几十年来,硅谷一直是并购的乐土,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不断上演。2008 年,这一幕再次出现,微软抛出了近450 亿美元的收购方案,对雅虎伸出了橄榄枝。
对于硅谷里众多更小的“小鱼”而言,微软并购雅虎并不是个好消息。在硅谷,一条快速致富的途径就是用创意打造一个企业,尽可能地做大,然后卖给IT 业的三巨头微软、谷歌、雅虎中的一个。如果微软成功收购了雅虎,潜在的收购方就少了一个,能够吃掉小鱼的大鱼就只剩下了两条,这显然会让小鱼们变得不再那么诱人。 Ooyala CEO 比斯马克·勒佩(BismarckLepe) 表示:“站在小企业的角度上看,大鱼越多,小鱼就越吃香。如果三个潜在的收购方变成了两个,小企业的吸引力无疑会下降。” 微软收购雅虎完全是从自身的发展考虑,是因为无法与谷歌竞争才出此计策,因此这笔收购交易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太大的影响,更不会引发新一轮并购狂潮,这显然对众多小企业不利。 另外,美国的经济已经出现衰退的征兆,这将进一步打击企业并购的热情。随着股市的日渐低迷,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有可能不断恶化。自今年初以来,谷歌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近20%。另一家热门企业苹果的股价今年的累计跌幅更是高达33%。 公司股价的下跌直接削弱了他们的并购能力。 有分析师认为,虽然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不直接对高技术企业产生影响,但如果认为技术企业能够独善其身的话,那就太天真了。Crosslink Capital 的合伙人皮特·里普(Peter Rip) 表示,“所有的市场都是相互关联的。经济衰退可能最先对上市公司造成打击,然后影响到非上市的私营企业,最后影响到规模更小的新创立企业。不管传导的路径怎样,小企业都会受到波及,他们的生存将更加艰难。” Hummer Winblad 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威尔·普莱斯(Will Price) 认为,那些业务模式不太清晰,盈利手段相对薄弱的企业很可能会被一场大浪淘掉。以前,很多新创立企业认为,只要能够打造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广告客户就会源源不断。 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未必正确。 目前,许多互联网广告公司的高管们仍对互联网广告市场信心十足。他们认为,即使经济衰退、企业削减广告开支,最先受到影响的也是传统媒体,比如电视和杂志,而不是互联网。他们的理由是,目前美国民众21% 的媒体消费时间花在互联网上,而只有7% 的媒体广告是互联网广告,这意味着互联网广告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至少,互联网在媒体广告的市场份额应与其地位相当,即达到21%。 不过,即便态度乐观的互联网小企业现在也开始未雨绸缪了,曾经历过创业失败的弗兰克·阿丹特(Frank Addante)本月初为他的互联网广告公司RubiconProject 进行了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达2100 万美元。阿丹特表示,美国经济前景不是很乐观,如果现在不融资,也许以后就融不到了,“未来市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谁也不知道。”并购的阳谋 据微软在今年1 月24 日发布的2008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微软公司的利润达到47.1 亿美元,每股净收益为0.50 美元,销售收入则达到163.7 亿美元。 而且公司没有长期债务,并拥有210 亿美元现金,在未来几个季度中还将从长期许可证交易中获得122 亿美元的收入。 在关于2008 年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的说明会上,微软公司首席财务官Liddell 表示,微软2008 财年的销售收入将在599 亿美元到605 亿美元之间,每股收益将在1.85 美元到1.88 美元之间。 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互联网帝国的子民有多少? 若按19.1% 的互联网全球平均普及率计算,这是一个拥有约11 亿5000 万人口并且其版图仍在迅速扩大之中的壮阔江山。而且,它终将会达到更惊人的规模,其背后意味着的财富也不可估量。正是这些在强烈地刺激着互联网企业的霸权野心。用手中充裕的资金收购中小企业成了微软扩张的不二法门。
买下对手
微软不久前表示,它已经同意收购移动软件和服务提供商Danger 公司,该公司还和无线运营商T-Mobile 共同推出了面向青年用户的Sidekick 智能手机。但没有披露交易的财务条款。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Danger 公司是 Andy Rubin在1999 年联合创建的,但目前 Andy Rubin 已经加盟谷歌,负责公司的移动平台运作。去年九月底Danger的用户已经达到92.3 万。摩托罗拉和T-Mobile 在Danger 公司进行了投资。 微软表示,Danger 公司开发了与消费者更加友好的手机软件平台。这一平台提供的数据服务包括网络浏览器、电子邮件、IM、移动游戏和多媒体应用,可以轻松地访问包括MySpace 在内的在线社交网站。日本夏普和摩托罗拉与Danger 公司进行合作,曾推出了预装Danger 操作系统的手机。 收购后微软将把Danger 的业务整合到公司Robbie Bach 负责的娱乐和装置部门,这一部门包括Xbox 游戏、Zune 媒体播放器、 Windows Live 在线服务和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移动平台。 Bach 表示,收购Danger 公司是对我们现有软件和服务完美的补充,同时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移动体验。微软声称全球超过50 家硬件制造商在160款手机中采用了它的Windows 移动平台。全球采用Windows 移动平台手机的运营商超过160 家。但去年四季度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除了RIM 的黑莓手机获得41% 的份额排名第一外,苹果iPhone 手机也以28%的份额夺取了第二的位置,Windows 移动平台智能手机获得的市场份额仅21% 被排在第三名。 据市场调查公司Canalys 提供的数据显示,微软的移动平台手机仍然落后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与2006 年相比,去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发货量增长了60%。智能手机是全球高科技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 SpringSource(译注:原Interface21,Spring框架背后的公司)的CEO RodJohnson 发表了一则令人震惊的声明,他宣称SpringSource 已经同意接受微软收购的请求。据了解,购并价格已经赶超Sun 在一月份对MySQL 10 亿美元的收购价格。据透露,微软和SpringSource 开发团队之间的整合战役已经打响。 微软花12 亿美元成功收购挪威搜索公司Fast,保留原基于Linux 和Unix 操作系统下软件,继续为使用这些系统的客户服务。在上周五微软成功收购挪威搜索公司Fast 之后,这一可能成为了现实。微软在花12 亿美元把Fast 归并于其下子公司,并任命原Fast 的CEO 约翰·马库斯·勒维克(John MarkusLervik)为掌握微软的企业搜索业务副总裁。 据微软有关人士称,公司作出决定,保留Fast公司基于Linux 和Unix 下的软件,继续为选择这两种操作系统的客户提供服务,这也将会有很大市场。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也可以在改进到Windows 里面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希望将看到客户用会把基于.NET的平台作为首选。”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在今年四月已收购主营旅游信息搜索业务的美国科技创业公司Farecast,微软这次收购出价为1.15 亿美元。 微软称,已完成对Farecast 的收购。Farecast主要向用户提供天气预报、机票打折、宾馆预订等旅游信息,并为用户制定最为合理的旅游方案。在收购Farecast 之前,微软去年曾同该公司达成过一项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是Farecast 向微软自家MSN 旅游网站提供后部分后台技术支持。 微软发言人惠特尼·布克(Whitney Burk) 表示,Facebook 前并入微软旗下相关业务部门,但她拒绝透露具体业务整合详情。Farecast 创建于2004 年,此前曾使用“哈姆雷特”(Hamlet) 作为企业名称。在被微软收购之前,该公司所获风险投资额超过2000 万美元,风险投资商包括SutterHill、 Greylock Partners 和Madrona 等。 微软收购邮件服务商Xobni 的交易已经取得进展,微软早些时候已经与Xobni草签合约。 这一收购的价格目前仍然不明,不过Xobni 否认了不到2000 万美元的微软出价。 比尔·盖茨曾公开对Xobni 的服务表示赞赏,称其为“下一代社会性网络”。 Xobni 向Outlook 的用户提供插件,能够显著改善桌面电子邮件工具的用户体验。该公司近日雇佣了雅虎前高管JeffBonforte 为首席执行官。 由于《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公司正致力于改善电子邮件系统的问题,因此微软收购Xobni 的时机非常合适。Xboni 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做得最好的创业型企业之一。 为了和谷歌叫板,微软拿出大量资金开始了疯狂的收购,将一系列互联网公司纳入旗下。
雅虎狙击
微软的互联网收购之战一路高歌,旌旗漫卷,所向披靡,大有荡平疆场的气势。但天下没有常胜将军,微软终于在楚河汉界边止住了军威,挫其兵锋的对手就是一直要除之而后快的雅虎。 当微软5 月4 日“放弃收购雅虎”的“停战声明”一经宣布,这场还未散尽硝烟的恶战经典就已经载入了互联网史册。 微软此次以有史以来446 亿美元的最高价格收购Yaho ,无非是看中了Yahoo的品牌、庞大的用户群等优势。而Yahoo的殊死抵抗,只是为资金吗?按照业内人士普遍看法,Yahoo的抗争是为未来的生存而战。 对微软的并购提案,雅虎董事会从一开始就予以了坚决的回绝。在致全体员工的邮件中,首席执行官杨致远这样写道:“微软收购请求极大地低估了雅虎价值。”鲍尔默则在致雅虎董事会的信中称:“在这交易陷入停滞的这一段时间里,股票市场和美国经济出现了相当幅度的衰退,对互联网公司的影响尤其明显。而我们提供的溢价会吸引雅虎大部分股东的。” 杨致远回击微软说:到2010 年,全球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由2007 年的450 亿美元增至750 亿美元。而雅虎是全球认知度最高和最受尊敬的品牌之一,全球范围内每两名网民就有一名为雅虎用户。看得出,杨致远认为自己还有足够的谈判筹码。 为了阻止微软的收购步伐,雅虎一直在寻找其他替代方案,包括与谷歌、新闻集团和时代华纳探讨开展某种形式合作的可行性,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与微软的收购方案相比,雅虎与谷歌联盟的计划会有更大的反垄断麻烦;时代华纳本身在网络广告方面也是自身难保;新闻集团先寻求将旗下MySpace 与雅虎合并,但默多克知道“微软拥有的资金远多于我们”,于是与微软密谋联合收购,但微软的首选当然是独自收购雅虎。 杨致远的强硬似乎刺激了微软本已勃发的收购雄心。微软终于对雅虎下了最后通牒,明言4 月26 日之前,如果善意收购不成,就恶意收购。这就是微软的美式脾气:胡萝卜加大棒。 即便是走到命悬一线的险境,杨致远也没忘记YAHOO 将“未来发展前景”列在第四位的董事会规划。为了YAHOO 的未来,必须得把微软挤出血来。“没有530 亿美元,不要惦记收购雅虎”。杨致远下定决心死扛微软。 对这场收购案,BMO 资本市场公司分析师李8226; 韦斯特维德(Lee Westerfield)表示:“雅虎无疑在拖延时间,等待监管环境朝着不利于微软收购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导致交易失败。”除美国、欧盟和中国之外,其他可能会审查微软收购雅虎交易的国家还包括韩国。在此之前,韩国已经针对微软展开了反垄断调查。 时间似乎真的停在了杨致远手里,微软在历经三个多月攻击无果后,终于宣布放弃收购雅虎,杨致远为雅虎赢得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正如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这场互联网收购的攻防战还未结束,微软决不会罢手,而雅虎目前已经因收购交易影响到其股价下跌,董事会如果再各怀主张,雅虎又将何去何从呢? 微软亡雅虎之心不会死。
标准一个霸权主义者的脉门
两年来,微软一直寻求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其下属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技术委员的批准,以使其OOXML(Office Open XML)成为国际标准。
4 月2 日,微软的愿望终于达成。来自37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为期5 天的会议中,最终对微软亮出绿灯,从而在文档格式标准上 OOXML 与ODF 并驾齐驱,成为一个新国际标准。 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一些组织和个人也对微软OOXML 本次的过关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欧盟委会反垄断机构发言人日前证实, 他们正在调查微软是否滥用其桌面市场的垄断地位操纵OOXML 投票。在挪威奥斯陆约有60 位数据专家走上街头举行和平示威, 抗议挪威支持微软OOXML 文档格式成为国际标准。 而这对于中国的本土办公软件厂商来说,OOXML 还是成为国际文档标准的消息也让他们百味杂陈:以前微软的文档格式是封闭的状态,他们吃过一味走兼容微软文档格式路子的苦头。如今面对OOXML,他们不愿意、也不敢再过分相信微软。而在ODF 与OOXLM 两大国际标准的冲击下,才诞生不久的中国版文档标准—UOF 国家标准, 又该何去何从? 一直坚持抵制微软OOXML 格式的倪光南院士此前一直非常担忧这一结果,并为之多次呼吁反对微软0OXML 成为国际标准。 最近,倪光南公开发表署名文章,就文档标准的使用与推广再度公开建言。倪光南表示,在wps 败北后,国产Office 软件厂商一直在做和微软事实标准的兼容,经过了六、七年的努力,国产Office 软件终于能做到和微软格式“精确兼容”了。在这一教训面前,不同文档标准之间的转换器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他认为,如果现在同时采纳UOF 和OOXML,实际上仍会被微软取代。 而北京红旗中文贰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才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由于微软并没有公布OOXML 相应的实现指南,特别是版面算法,因此,OOXML 的初衷,即通过OOXML 让众多的实现人员能够忠实地再现以前的所有办公文档将成为空话。 从本质来看,OOXML具有明显的事实封闭性、兼容排他性和平台依赖性。该标准的决定权牢牢把握在微软手中,对于相关领域的开发者来说仍然没有发言权。 也有专家认为,既然OOXML 成为ISO国际标准已是事实,那么应该摒弃其他的想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应对上来,积极地让OOXML 标准向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转化。不过,这样的想法是否有些天真呢? 实际上,这次OOXML 标准的过关,很大程度上是微软的垄断力量的再一次胜利。 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垄断的力量竟是如此的强大,打破垄断的道路是如此的艰难。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开源运动在这十年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开源软件和开源技术都飞速地成长着,使微软日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一味地悲观,不如积极地去面对。一时的强大,也无法掩饰垄断所带来的弊端,所以走向开放是一种趋势,也许现在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让文档标准更稳更快地迈向真正的开放……
微软品牌步入“中年危机”?
除了有钱,一不留神就给对手开出天价的“买单”之外,微软品牌就像是步入更年期一样,需要的不仅
仅是身体上的调理,最主要的是心理上的疗伤。 有调查结果显示,苹果是对全球消费者影响力最大的品牌,而微软和USA 则被认为是最需要重塑的品牌。这项调查是由网络杂志brandchannel.com 发起的。 调查邀请读者评选出对自己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品牌,以及这些品牌如何影响了自己的行为及对世界的看法。 微软在此次活动获得的奖项是“最需要重塑的品牌”,说明微软还有很多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正如读者评价微软时表示:“微软已经度过了创新期,现在日趋平凡,成为了一名跟随者。” 微软品牌有走软迹象,恐怕与其创始人比尔·盖茨的褪色与即将退去不无关系。 美国《福布斯》杂志最近公布2008 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凭借620 亿美元个人财富,超过连续13 年蝉联全球首富的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身家580 亿美元),成为全球新首富。这种全球首富的变迁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微软公司的走软。更为有趣的是,在此次品牌评比中,被评为“全球消费者影响力最大的品牌”的苹果公司有意邀请将会在今年夏天离开微软的比尔·盖茨加盟。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也是比尔·盖茨的老对手乔布斯表示:“苹果这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正在不断壮大。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找个帮手的原因,比尔·盖茨是最合适的人选”。令人惊讶的是,盖茨日前在接受BBC TV 的采访时表示,他目前仍然在考虑是否同意,但是不排除接受的可能性。 微软品牌“微软”,折射出微软仍未摆脱“中年危机”。 三年前,微软员工的士气出现了问题。由于公司股价上涨乏力,对于谷歌等科技行业新宠的羡慕情绪迅速在微软蔓延。与此同时,由于新一代操作系统Vista屡次推迟发布,微软的发展前景一度变得黯淡无光。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微软陷入了“中年危机”,正在逐渐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致于美国的《福布斯》杂志惊呼“微软正面临其中年危机!” 为应对危机,微软当年实施了微软历史上少有的企业重组计划——原先的7 个事业部被整合成3 个: 平台产品及服务事业部、商业产品事业部、娱乐和移动设备事业部。微软的重组行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业绩下滑的颓势,2006 年、2007 年度销售利润均有所上升,股价也出现了反弹,然而其在线业务仍为短板。众所周知,微软近年来对在线业务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近来,微软先是砸下60 亿美元重金完成了对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 的收购,后又宣布收购在线购物网站Jellyfish,最近更是战胜Google 成功入股社交网站新贵Facebook。希望在线服务将是微软未来的业务核心,正在努力向互联网转型的微软,其在线服务业务部门却一直在亏损。有预测表明,微软2008 年财年一季度在线服务业务部门亏损将达到2.64 亿美元。 微软品牌的“微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缘于微软的傲慢与偏见。微软的垄断一直被各国所诟病,欧盟近年来多次向微软开出天价罚单,傲慢的微软并没有理会人们对其垄断的不满,不但不收敛其垄断行为,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近日微软OOXML 文档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之事就是这种傲慢与偏见的生动反应。微软开放部分OXXML 技术,主要是基于去年9 月份因OOXML 标准的开放性不够、私有性太多导致冲刺国际标准失利而被迫做出的选择。我们不否认微软产品有其独特之处,我们也不否认有部分消费者对微软产品的情有独钟,然而,我们更需要看到一个国际化企业在带动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富于理智的企业。最近,就微软收购雅虎一事,让我们再次领教了微软的傲慢与偏见或者说是霸道。来源:财智领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