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周伟焜:40年修炼“赢的哲学”



周伟焜职业的40年,经历四朝、三次转型、一次放弃,破解其不败的“长赢哲学”的特殊密码

 

“我自己比较幸运,否则的话八年前就被换了。”62岁的周伟焜已经过了“耳顺”之年,带着浓厚香港口音、有条不紊、不怒而威的讲话风格成为周氏标签,当年那个初入IBM才22岁的毛头青年,现在已经是一位满脸沟壑的IT教父级人物。在《中国企业家》的独家访问中,周伟焜如此总结自己身为IBM中国董事长的13年征战史。

 

这不是客套话,“幸运”一词的背后是跨国CEO们征战中国的铁血定律:各领风骚两三年。在周伟焜看来,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选择不同的领导人:早期是做开荒牛,关键是把事情做好;中期是能否管好一个大团队、大组织;后期是能否成为总部最信任的人。很少有人能过这三关,而周伟焜经历四朝——小沃森、约翰·奥贝尔、郭士纳、彭明盛,三次大的转型,一次大的放弃——卖掉一手带入中国的PC部门,周伟焜是惟一一个打破这一定律的人,事实上,他也诠释了韦尔奇对CEO们的一个终极拷问“怎样才能赢?”

 

“赢”也是IBM领导人的首要修炼,郭士纳的“IBM领导模式”中第一条就是“必胜”。周伟焜向《中国企业家》透露了自己的赢的秘诀,最重要是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你要建立在老板心中是怎么样一个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在他们心中是一个最懂得中国市场的人。第二件事,我说过的事情,我一定做到。

 

我们问他:这40年你最相信的一句话是什么?周伟焜微微扬起头,闭了闭眼睛,似乎在回顾他初入职场的岁月,沉默了一会。他说:“I care(我在乎),我对我自己做的事情很在乎,我对事情的执着和激情在乎。前段时间在曼谷开销售大会,公司突然给我十分钟做演讲,那天晚上我睡不着觉,因为我在乎我讲得好不好。我把自己对本身的要求、对别人的要求、对公司的感情、对周边的感情,都存在于‘在乎’这两个字里面。”

 

领导力2.0:跑在变化的前面

《中国企业家》:这几年,环境在剧烈变化,IBM也在剧烈变化,你是一名IT老将了,有否感到不适应或者大的改变?

周伟焜:我常常和美国朋友开玩笑,这个行业应该是比较年轻的,为什么我一大把年纪还是在打拼?实际上我太太也这样说,为什么你还在做?但是我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年龄问题,我觉得年龄不是一个问题,体力也不是一个问题,我认为每个在行业里工作的人,都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态改变,不断地把自己的角色弄清楚,怎么样一直保持一个好奇心?因为在这个行业里要有好奇心,要对新鲜的事情感兴趣。另外,怎么样去继续推动自己,让自己不断有新的东西,保持对整个世界有更积极的贡献。不会因为自己变成了一个不相关的人,而是因为我有经验、智慧,我可以对这个行业、公司贡献得更多。

 

《中国企业家》:领导力是否也要升级为2.0,要停止什么,开始什么?

周伟焜:领导力2.0,我认为这是很必要的。过去,特别是在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可以说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天下,要有拼劲把事情做出来,这是创业的阶段。第二阶段,就要有办法、有组织地把事情做出来。现在面临的是第三个阶段,是怎么样能够创造互动和协作工作,现在公司已经复杂到没有办法去管,有管服务的人、管软件的人、管硬件的人,要怎么样想办法融合起来,让他们去协作,同时怎么样和外面更多的人一起协作,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大的个人领导力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IBM历过几次痛苦的转型,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如何找到转型中的最大敌人?

周伟焜:有人把转型和革命放在一起,有人说革命一定是血腥的,我个人认为痛苦的转型反而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你知道你需要改革。这种情况下,取得公司里所有人的共识、认同,是比较容易的。相当于我们都在海上石油平台上一样,突然之间有火喷出来,那时候实际上选择不多,有人领头说跳,大家一起跟着跳。我认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将会和IBM在过去五年里转型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怎么在一个成功的基础上提前做出改变。当一家企业、一个人在成功期间,要改变是最困难的事情。比如,我们要把PC做处理,和联想成为伙伴,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一些IBM的同事很不赞同,但是一个领导者要能够坚持、能够劝服底下的人。

 

《中国企业家》:改革或者转型,实际上一种是有火烧的情况,另外一种可能是没有火烧的情况,不少中国企业都是在有火烧时才去变?

周伟焜:实际上我们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是郭士纳前的时代,我们希望自己不改,也希望人家不改;第二阶段是郭士纳时代,他说我们要改变,因为市场在改变,我们希望追上去,我们也搭上了几个便车,重新得到领导地位;第三阶段,我们改变的推动力完全变成从另外一个思考的角度,我们了解世界是在变,我们要跑在前面。所以我认为转型有不同的手法,当要救命的时候,要和大家说我们快死了,大家一起跳;当你在成功的时候,开始要做转型,你要描述一个美好的未来,让大家跟着你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但是美好的未来里是不是还有痛苦?还是有的,还是要有不同的做事方法,但是有痛苦的快乐总比只有痛苦好。

 对话周伟焜:40年修炼“赢的哲学”

 

赢的哲学:要做民主的君王

《中国企业家》:跨国公司的中国CEO,似乎有一个“三年法则”,你打破这一规则的秘诀是什么?

周伟焜:首先我不评论其他的公司,很多公司在中国的成长都有几个阶段,而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中国领导人,我运气比较好一点,才能留下来。在早期,要找一个拓荒牛,就是一个冒险者,甚至得到总部、得到全球CEO的默许,尽一切可能把事情做好、把事情做出来。第二阶段,加大投资,把组织扩大,这个人有没有能力管理大的团队,通常这是一个关卡。第三阶段,扩大之后,中国和总部的关系越来越微妙,就像中国大的省份或大城市与中央的关系,就需要有人能协调,把中国所做的事情和世界同步,要成为总部最信任的人,总部愿意把这些事情交给他。所以你能够过这三关的话,在不同的阶段,放不同的人进来,就可以进行运作。我自己也比较幸运,否则的话八年前就被换了。

 

《中国企业家》:如何赢得国外老板的心?

周伟焜:最重要是两件事,第一件事,你要建立在他们心中是怎么样一个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在他们心中是一个最懂得中国市场的人。你做的每件事,你做区域领导也好,做销售人员也好,目标是要变成在这个领域里最优秀的人。第二件事,我说过的事情,我一定做到,我说我能够做的事情,我也一定做到。这不只是数字上、业绩上的信息,还包括其他的信息。这两件事,将会是在跨国公司中国CEO和总部建立关系的方法。大家一起在公司里成长,大家都是从林子里长起来的,我自己是努力的。

 

《中国企业家》:经历过这么多转折和风雨,你最大的敌人是谁?

周伟焜:我认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相信整个队伍的互动、整个队伍的协调,将会是最大的挑战,如果没有办法把事情做得好,你自己的实力就消弱了。在中国,过去是帝王式的领导,后来到家长式的领导,未来的领导模式将会怎么样,还没有定型。我个人还是在家长式的领导里,特别对年纪大一点的领导,像我这种,大家都很客气。但是未来怎么样做好大家庭的家长?你要慢慢地调整,人家尊敬你是大家长,人家知道什么事情你是可以管、什么事情你是劝、什么事情你是开导、什么事情你最好不理,你自己要把这些事情弄得很清楚。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是停留在不是家长就是君王的领导模式上,怎么样慢慢调整,变成一个民主式的君王或者现代家庭里的大家长,我认为可能是未来10年中国企业里可行的领导模式。

是现代家庭的家长,还是民主的君王模式?你要选择,如果你是职业经理人,有可能要选择现代家庭的家长模式,前提是你的公司比较复杂。如果是自己的企业,可能选择民主式的君王模式。但是要把定位定得很清楚,同时要有多元化的手法,对不同的事情要有不同的手法来处理,虽然世界还是有对和错,但是不能用单一的手法。像打球一样,不能永远都是进攻,要有防守。

 

《中国企业家》:在中国,完全的民主不一定带来高效率?

周伟焜:中国人还是喜欢尊敬一个人,这个人是他们的灵魂也好、精神领导也好,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凝聚力比较高。如果完全分杈,有可能一下子跳不过去,有中间这一步还是比较好。

 

《中国企业家》:在你的很多演讲里,第一条都是绩效管理,这让我很惊讶,为什么你如此看重这个看起来很小的策略?

周伟焜:我认为绩效管理是一家公司最核心的事情,否则没有办法把事情做起来,就没有办法把人管好。不用绩效管理的话,那用什么管理?绩效管理是把人和公司的关系基础分清楚,人在公司的基础并不是你是哪家大学毕业,也不是你和CEO是好朋友,而是你在公司给你定下的目标里,你做得怎么样。这样的话,优秀的人就会得到更优秀的待遇,优秀的人会得到提拔。

 

《中国企业家》:你也强调精细分权的管理,是否因为在中国遇到过这类问题?

周伟焜:我为什么提精细分权?这是中国企业最可以学习西方企业的。有这样一种人,我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我儿子都不相信,这种人会做得很辛苦。如果你是走这种模式,当你所做的决定是错的时候,没有人会提醒你。西方有个寓言,前面的人吹着笛子,后面跟着的老鼠一起跑进深渊。而精细分权就是一方面在战略决策上分权于各个分公司,另一方面建立一套垂直及横向兼顾的管理体系。中国企业最普遍的就是企业生了个儿子企业,儿子企业再有个孙子企业,开了很多自己的子公司,但是要明确: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做,有什么事情你不能做。从财务系统里、审计系统里,有办法看出他们有没有规避、违规的信息,从而加以处理。

 

《中国企业家》:假如任正非跟你请教领导力的问题,你给他最重要的忠告是什么?

周伟焜: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在领导力、人事管理上,我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攻城三月未破就先退兵山里,所有的事情是不是协调、一致,是不是有办法达到高效率。现在首先要做的不是更多的行动,而是退一步。就像作曲家能够把很多的音符放在一起变成音乐,现在你画了很多音符,能否把他们变成连贯性的音乐?所以退兵三里,重新评估一下,然后再出发,我认为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遇到一个难题:千亿级公司的管理,你如何看?

周伟焜:对企业家而言,一定要改变,要强调创新整合、绩效管理等。

 

 

周伟焜“赢在中国”的7大个人哲学

1、I care(我在乎),我对我自己做的事情很在乎。我把自己对本身的要求、对别人的要求、对公司的感情、对周边的感情,都存在于‘在乎’这两个字里面。

2、赢得国外老板的心。有两件重要的事:一是我在他们心中是一个最懂得中国市场的人;二是我说过的事情,我一定做到。

3、坚持和放弃。什么事情你是可以管、什么事情你是劝、什么事情你是开导、什么事情你最好不理,你自己要把这些事情弄得很清楚。

4、未来10年,中国式领导要么是一个民主的君王模式,要么是现代家庭的大家长模式。

5、跑在变化的前面。领导者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态改变,不断地把自己的角色弄清楚,保持一个好奇心。

6、绩效管理。人在公司的基础并不是你是哪家大学毕业、不是你和CEO是好朋友,而是你完成目标的情况。

7、攻城三月未破,就先退兵三里。像打球一样,不能永远都是进攻,要有防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3572.html

更多阅读

听其言观其行 周伟焜:企业核心价值观 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认为企业价值观不是写在墙上的口号,而是融合在员工行为中的一点一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BM正在经历平稳的增长,看起来似乎一切良好,此时IBM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价值观的变革,那么,对于IBM来说

周伟焜:“做CEO很孤独”

   周伟焜与柳传志以及宏碁创始人施正荣被并称为中国IT教父。在外界对自己的尊重与客气背后,他也常常感觉一丝无奈。  来源《英才》杂志  “做CEO很孤独。”周伟焜斜靠在

周伟焜:我的世界也是平的

在周伟焜的眼中,不仅世界是平的,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平的,只要掌握了应对平坦化的规则,剩下的事情自然顺理成章。这无疑是一个最值得学习的榜样!对职场人来说,绝对没有疑问!

周伟焜:从IBM中国到中国IBM

 41年前,周伟焜从香港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进入IBM,便再也没有离开;而最后在中国任职工作的14年,成为他职业生涯的顶点。   IBM与中国的业务联系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70多年以前。早在1934年,IBM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它的第一台商用

周伟焜:IBM终极经理人历程

与IBM其他员工的名片不同的是,周伟焜的名片左上角更多了一个碧蓝色的标志,它似乎比IBM的LOGO本身更有视觉冲击力。“我是为数不多的IBM Quarter Century Club的成员。”周伟焜轻松的话语中露出成就感。这个碧蓝色的标志仅出现于在IBM

声明:《对话周伟焜:40年修炼“赢的哲学”》为网友空谷幽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