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92%的美国人使用多种平台获取新闻。其中,互联网已经占据老三的位置,次于地方性和全国性的电视新闻,但领先于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报纸以及广播。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互联网已然成为新闻消费模式的一部分:59%的美国人在典型的一天当中,既从线上也从线下的新闻源获取信息。
人们与新闻的关系在发生变化,而处于变化中心的是互联网与移动技术。在今天的多平台媒介环境中,新闻演进为“3P”状态:新闻是可携带的(Portable):33% 的手机用户现在通过手机获取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手机在变成有力的新闻采集工具;新闻成为可定制的(Personalized):28%的互联网用户会进行页面定制,混合不同的新闻源,设定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我的日报”(The “Daily Me”)开始成形;新闻成为可参与的(Participatory):37%的互联网用户对新闻的生成有所贡献,比如发表自己的评论,或是在像Facebook、Twitter这样的社会性媒介中加以分享传播。人们还使用社会性网络对新闻予以过滤、评估和回应。
人们为什么要跟紧新闻
对于网络用户来说,新闻几乎成为生活中持续不断的一部分,仿佛是一种循环播放。因此,还可以再加一个“P”:新闻正变得无所不在(Pervasive)。高度互联移动互联网设备和可能嵌入在各种物品当中的显示屏,将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汪洋大海。
在这一点上,用户的心理是矛盾的。调查中的一个问题是:“与5年前相比,你感觉是更容易跟上新闻和信息,还是更难了?”有55%的用户认为更容易了,仅有18%的人认为更难了。1/4的用户认为没有区别。然而,即便超过一半的用户声称跟上新闻更容易,他们也还是感受到信息超载的巨大压力。70%的用户同意下述说法: “从不同来源所获得的新闻和信息是压倒性的。”
人们为何需要紧跟新闻呢?这是因为新闻满足了人们生活中混杂的社会的、公民的、个人的以及职场的需求。也许你不会想到的是,要跟上新闻的最普遍理由与个人娱乐和职场动机的关系都不大,而是同社会交往和公民责任感密切相关。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的新闻体验,特别是网上的新闻体验,正在变成共享的社会经验:人们在电子邮件中互相交换links,在社交网站的feeds中张贴新闻,在Twitter的tweets中传播故事,在论坛中讨论新闻事件的意义。值得今日的新闻工作者高度关注的是,新闻消费现在演变为社会参与和社会驱动的活动。公众毫无悬念地已然成为新闻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观察得足够仔细,我们可以说,获取新闻一向就是一种社会行为。例如,很多人关心新闻是因为他们喜欢和别人一起议论天下大事。当然,有一部分人会更自觉地把紧跟新闻看作公民的一项义务。而且,从来都不乏这样的情形:有的人依赖身边的人告诉自己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在网上,所有这些行为都变得更加普及了。有位网友在新浪微博上感叹:“不上微博觉得社会多美好,上了微博觉得社会太黑暗了,没有安全感!”其实,社会还是那个社会,只不过他关注了此前没有关注的人,读到了此前没有发现过的links/feeds/tweets。
人们获取新闻的过程现在变得更加机会主义了。他们似乎是在随性阅读新闻。事实上,如果用户拥有好的信息组合方法,新闻会发现自己的读者,而不是读者满世界去找新闻。80%的用户称自己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撞上了新闻,这可以叫做“偶然性”的新闻消费。但也有71%的用户称他们一周至少有几次会上网去寻找特定新闻。与此同时,44%的用户表示,不是他们找新闻,而是新闻来找他们——通过电子邮件、自动更新和提醒、社交网站等等。
如此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人们对特定的在线新闻来源的忠诚度趋向降低。在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当用户被问道,他们是否拥有自己喜爱的在线新闻源时,高达65%的用户说没有。
而偶然性的新闻消费——发现你自己所不知道但却可能感兴趣的东西——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形成公共舆论的根本,缺少了它,人们难以达成知情后的共识,从而也无法产生协调的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