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果真如此,一场凌厉的房价下跌风暴的到来,就更有必要了。
房价下跌真会死人?
文/东方愚
作者简介:东方愚,原名张华,本刊特约财经评论员2007年末,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场有关“拐点”的争论闹得满城风雨,王石、任志强、潘石屹等多位“地产红人”参与其中,在传媒的放大效应中,争论升级,但结论难明。
1月1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了2007年最后四周北京房价走势:第一周北京房价下跌10.09%,第二周下跌0.75%,第三周上涨12.88%,第四周下跌20.25%。 然而,2007年最后一周,老潘的SOHO北京公馆开盘,平均售价4.2万元/平方米。市民哗然,传媒大惊,有关部门甚至有些“不满”。 房价跌不下来是客观事实,但令笔者诧异的是,最近,将房价难跌的理由归结于“房价下跌会死人”的苗头再次蹿升,犹如野火烧不尽,振振有词,气势汹汹。 不错,李嘉诚“房价上涨的时候未必会死人,房价下跌的时候却一定会死人”的观点曾被奉为名言,假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彻底殃及内地房地产市场,用哀鸿遍野来形容金融机构一点也不夸张。 但现在的境况不同。 虽然现在我国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来自银行贷款,个人按揭贷款保守估计也占银行贷款的20%,创下近年来新高。但是,银行也是市场主体,如果房价跌幅在20%~30%以内,如果资金着实吃紧,下策之一至少可以通过出售放贷当初地产商抵押的楼盘或土地。事实上,从银行也可能“做多股价”,特别是股指期货推出来后,大的银行股离反映经济起伏的功能非近而远,相反更是一种套利工具。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去填补现实业务的呆坏账,这是金融和地产业乐此不疲的游戏。 而如果危机爆发、房价大幅下挫呢?我们拿一个人和一家银行为例,来看看美国市场。一个人是格林斯潘。2005年任美联储主席的他表示“房价下跌在降低消费支出的同时会提高储蓄率,并有助于缓解贸易赤字”,而当时美国次贷危机已在潜伏。 一家银行是美国花旗银行。2008年1月14日,受次贷危机和急增逾54亿美元信贷成本影响,花旗公布财报显示,2007年第四季,花旗净亏98.3亿美元,比市场预期高出1倍。行政总裁潘迪特随即声明,花旗正改善风险管理手法和成本效益,计划再发行145亿美元优先股,并削减41%的股息,裁员4200人,即全体员工1%。 格老支持下跌,以及花旗直面危机的姿态颇值得玩味。美国把房价下跌视为宏调的手段之一,而次贷危机不但没使花旗等名誉扫地,反而成为一次风险历练,有人戏称,“上帝的归上帝,市场的归市场”。 反观我国内地,如果危机四伏,除了央行注资将与欧美“接轨”外,裁员会被视为有悖社会稳定,而“房价下跌会死人”,自然而然也会成为一些有关部门救市的理由,父爱主义再抬头,市场调控再一次可望而不可及。 持“房价下跌会死人”观点者的“草根理由”是:房价下跌,会使有房一族或个人按揭贷款者蒙受无形损失。其实,对于我国只有一套自有住房的城市居民来说,表面看起来房价下跌“让人郁闷”,但正可谓“无论上涨下跌,最可怜的仍是没有房的人”,他们并不会感到切肤之痛;受伤的是炒房的投机客,他们炒房动机是攫取市场蛰伏的高利润,那么就得有为房价大幅下跌埋单的风险意识。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市场情形,还是从心理元素,“房价下跌会死人”都是危言耸听的言论。持这种言论的一般是三种人,一种是“泛市场主义者”,认为房地产市场牵一动百,一毁俱毁;第二种是政府保守主义者,其理念是自我认为的“稳定压倒一切”,第三种是一些只有几个甚至一两个项目、“捞一把就走”、担忧自身利益受损的小地产商,他们放风之意在于让人帮其“抬轿”,继续为高房价埋单。 相反,我们看到,大地产商像王石,他敢说“拐点”出现,他敢建议市民几年后再买房;中型地产商像冯仑、潘石屹、任志强等,他们很客观地讲,“拐点”出没出现不能想当然,要看市场。这三种情形反映出中国地产市场垄断寡头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众生态。中国房地产企业将大洗牌、几年后大多数地产商将淘汰出局,已基本被公认为一大趋势;策划人王志纲、经济学家郎咸平、地产商冯仑等,都曾公开表示过这一看法。 2008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又将是稳中有升、择机大幅反弹。如果果真如此,一场凌厉的房价下跌风暴的到来,就更有必要了,其“破坏性”并不像“房价下跌会死人”之耸听危言一样可怕,反而可能是一次整固中国宏观经济的契机。次贷危机后,经济学家Lawrence Yun说:美国房地产市场正朝合理的方向健康发展。